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贵州区高芥酸酸油资源十分丰富,但缺乏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根据提取芥酸的相关工艺方法,结合本地实际,总结了适合油厂提取芥酸的生产工艺,为油厂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食用油脂中芥酸的测定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有许多关于食用油脂中芥酸测定的各种方法的报道,这些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纸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浊度法和这些方法联用。给出了这些方法的重要操作条件和特点,并叙述了脂肪酸甲酯的快速制备方法。引用参考文献32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菜籽油的芥酸含量对其降脂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花生油饲喂高脂模型组、不同芥酸含量(0.2%,10.25%和50.06%)菜籽油饲喂高脂模型组,共6个组别。饲喂6周后分别测定生长性能指标、脂质成分、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结果:与高脂对照组比较,0.2%和10.25%芥酸含量的菜籽油能显著抑制大鼠体重和肝脏系数增加,降低血清和肝脏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增加血清超氧化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水平,促进胆固醇等中性固醇的分泌,其中0.2%芥酸含量的菜籽油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而50.06%芥酸含量的菜籽油能刺激肝脏肥大,对高脂模型大鼠的脂质水平没有改善作用,甚至有促进作用。结论:菜籽油的芥酸含量对高脂模型大鼠血脂和抗氧化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推荐摄入低芥酸菜籽油。 相似文献
4.
芥酸是工业上制造、合成润滑油及制造香料、增塑剂、高级润滑油等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准确地测定菜籽中芥酸含量 ,对菜籽油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1 测定原理芥酸碳链长 ,不饱和度低 ,其铝盐具有与饱和酸金属盐相似的性质 ,微溶于有机溶剂。利用这一特性 ,可将芥酸与其它不饱和脂肪酸分离将芥酸铝溶解后 ,再用碘量法测定其芥酸的含量。2 试验材料2 .1 仪器和设备恒温烘箱、研钵、电热恒温水浴器、索氏脂肪抽提器、高温电炉、滴定管、2 50 ml烧杯、2 50 ml三角烧瓶、量筒等。2 .2 试剂2 .2 .1 石油醚 (沸程 30~ 60℃ )、… 相似文献
5.
6.
7.
为了研究不同炒籽工艺对低芥酸浓香菜籽油风味的影响,以低芥酸油菜籽为原料,研究入炒水分、炒籽温度、炒籽时间对低芥酸浓香菜籽油风味物质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低芥酸浓香菜籽油中共鉴定出6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随炒籽温度上升、炒籽时间延长,低芥酸浓香菜籽油中呈现烤香味的杂环类物质总含量逐渐增加;随炒籽温度上升和入炒水分的增加,呈现刺激味的硫苷降解产物(含硫类化合物、腈类化合物)总含量逐渐增加;在感官上,低芥酸浓香菜籽油主要体现为烤香味、焦糊味,还能感知到腌菜味和刺激味;随炒籽温度升高,低芥酸浓香菜籽油中烤香味感官属性得分先上升后降低,150℃时得分最高,而焦糊味、腌菜味等感官属性得分逐渐升高;随炒籽时间延长,烤香味感官属性得分逐渐降低,焦糊味感官属性得分逐渐升高;随入炒水分增加,烤香味、焦糊味感官属性得分在一定范围内稳定波动。炒籽过程中一定的炒籽温度及增加水分能够明显提升消费者喜好度。 相似文献
8.
食用油脂安全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食用油脂中出现的未精炼的机榨毛油、反复使用的煎炸油以及酸败油脂,分析了它们中所含有的各种有害物质以及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以此说明食用油脂的卫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10.
11.
通过分析不同品种菜籽原料的成分,结合浓香菜籽油22种关键风味化合物和6种风味属性强度差异,建立菜籽原料差异与浓香菜籽油风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菜籽原料中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与浓香菜籽油中硫代降解产物(主要为3-丁烯基异硫氰酸酯、3-苯基丙腈等)及含硫化合物(主要为二甲基三硫化物等)含量具有一定相关性,对浓香菜籽油“刺激味”、“腌菜味”风味属性有积极贡献。同样,菜籽原料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影响浓香菜籽油中杂环类化合物(主要为2,5-二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等)含量,对浓香菜籽油的“烤香味”、“焦糊味”风味属性有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13.
Md Golam Mortuza Paresh C Dutta Manik L Das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06,86(1):135-139
Seed samples of 21 indigenous and developed rapeseed/mustard cultivars (Brassica campestris, B. juncea and B. napus) were characterized for their fatty acid composition. Erucic acid was one of the main fatty acids, in proportions ranging from 21.59 to 51.57% followed by oleic acid ranging from 7.03 to 25.21%. The other major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was gadoleic acid, which accounted for 4.12–12.06%. The major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were linoleic and linolenic acid, ranging from 11.79 to 16.89% and 6.29 to 11.15%, respectively. Among the saturated fatty acids, palmitic acid accounted for 1.20–3.36%. Erucic acid conten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all other major fatty acids. The cultivars Binasarisha‐3, Binasarisha‐4, Binasarisha‐5, MM 22‐12‐98, MM 2‐16‐98, MM 36‐6‐98, MM 49‐3‐98, MM 34‐7‐98 and Barisarisha‐8 of B. napus had significantly (P < 0.001) low levels of erucic acid and high levels of oleic, linoleic and linolenic acids among all the cultivars. These four cultivars and five advanced generation mutant lines may be exploited in breeding programm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utritionally better‐quality locally adaptive cultivars. Copyright © 2005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4.
荠蓝油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荠蓝油进行急性毒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和30天喂养试验,研究荠蓝油的食品安全性毒理。荠蓝油对两种性别的SPF级昆明种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累计三次灌胃总量为56.4g/kg.bw,连续观察两周,动物未发现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按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判定,该受试物属无毒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天喂养试验结果表明:该受试物3.5,7.0,14.1g/kg.bw剂量对wistar大鼠连续灌胃给予30天,动物未见明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受试物各剂量组大鼠体重、食物利用率、血液学、生化学、脏器重量和脏/体比值以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与食用植物油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荠蓝油既无毒也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实现油菜籽含油率快速无损检测,采用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遗传算法(GA)、连续投影算法(SPA)、无信息变量消除法(UVE)、向后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IPLS)、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等方法优选油菜籽含油率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定量分析模型,同时对LS-SVM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对PLSR模型,BIPLS+GA优选的26个特征波长建模效果最好,其预测相关系数(R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330和0.0075,对LS-SVM模型,SIPLS+GA优选的13个特征波长建模效果最好,预测相关系数(R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0.9192和0.0055。证明了波长优选和参数优化可有效简化油菜籽含油率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为进一步拓展微型近红外光谱仪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以固定化脂肪酶TLIM作为催化剂,以文冠果油为原料进行水解反应制备低芥酸文冠果甘油酯。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水油摩尔比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对酶水解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固定化脂肪酶TLIM催化制备低芥酸文冠果甘油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酶添加量(质量分数)5%、反应温度45 ℃、反应时间5 h、水油摩尔比30∶1,在该条件下文冠果甘油酯中的芥酸含量达到4.86%。证明了文冠果油的芥酸分布在甘油三酯1,3位上,神经酸含量保持在1%左右。 相似文献
20.
对油菜籽壳粕和脱壳后的菜籽肉粕中提取液的总酚含量、对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RAP 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并采用液质联用法对提取液中的主要成分进行鉴定,对其中的芥子酸和芥子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菜籽肉粕提取液中的总酚含量、对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RAP 抗氧化能力约为菜籽壳粕中的两倍,芥子酸和芥子碱的含量分别为菜籽壳粕中的约2.5 倍和1.5 倍。通过对实验室溶剂除油的菜籽粕与工业高温粕比较发现,高温榨油过程会使菜籽的总酚含量、抗氧化性、芥子酸和芥子碱含量有所下降,其中总酚含量下降了12.06%,DPPH 自由基和FRAP 抗氧化值分别降低10.0% 和5.6%,芥子酸和芥子碱含量分别下降了5.6% 和21.1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