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感谢刘利民、秦 然和陈如连 3位同志对“软土地基超长嵌岩桩受力性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的讨论和关注。笔者觉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讨论有利于将问题搞清楚 ,现就 3位提出的疑问 ,答复如下 : (1)首先纠正原文几处打印错误 原文图 1中“桩身沉降”应为“桩端沉降” ,图 4中横坐标单位应为“m”。(2 )顺便说明 原文 4根试桩的地质剖面如图 1。图 1 原文试桩的地质剖面示意图Fig .1Geologicsectionschematicdiagramofpileintheoriginaltext(3 )关于嵌岩桩界面的粗糙度 原文所提的泥浆护壁钻孔桩界面粗糙度差主要是指由  相似文献   

2.
张忠苗先生的“软土地基超长嵌岩桩受力性状”一文 (载于《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No .5 ,以下简称原文 ) ,以试验结果为基础 ,对软土地基中超长嵌岩桩的受力性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得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 ,深化了对嵌岩桩承载性状的认识。 针对原文中的几个问题 ,笔者不揣冒昧 ,略陈管见 ,以就教于诸位。(1)关于原文插图 4。原文“图 4 端阻比Ae 随入岩深度的变化关系”中横坐标“入岩深度”的单位“mm” ,似有误。(2 )关于嵌岩桩界面的粗糙度。原文认为“在泥浆护壁的钻孔嵌岩桩中 ,由于界面的粗糙度差 ,即使嵌入中等风化岩8d ,在高荷载水平下仍有桩端阻力的发挥”。的确 ,从  相似文献   

3.
关于“软土地基超长嵌岩桩的受力性状”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5期刊登了“软土地基超长嵌岩桩的受力性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 ,现提出以下几点与原文讨论。 (1)原文以最大加载值为极限承载力 ,原文图 1(a)Q -S曲线以及表 4~ 7,均未到极限承载力 (笔者确定 ,或按 94“桩基规范”C .O .10 .2条 )。浙江“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0 -1-90 (试行 )第 9.0 .6条四的规定是在“有条件下解决工程上的应用” ,它肯定比极限承载力小 (笔者认为 :该文 4桩再加两级荷载也不会出现Quk)。桩静载荷试验确定的Quk 比两倍设计值大 3 0 %~ 5 0 %也是常见的 (桩底沉渣  相似文献   

4.
对“桩的承载力与刚度的关系”讨论的答复潘时声(清华大学水电系,北京,100084)笔者在岩土工程学报1993年第6期发表了“桩的承载力与刚度的关系”一文(以下简称“关系”)后,李志成同志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以下简称“李”文),现将几个问题答复如下。1前...  相似文献   

5.
关于‘CASE法的实质及承载力低估的原因探析’的讨论”一文(以下简称“宋文”)的两位作者,对CASE法做了深入的有意义的研究,笔者深表感谢。笔者在认真学习这篇文章之余,思考了一些问题,现叙述如下,敬请不吝指教。1 关于总阻力公式的推导*“宋文”在推导总阻力公式的过程中,不但如作者所言,无奈地采取了拙文所提到的假设1,而且还隐含着拙文所提到的假设2和假设3。现证明如下:这里用RsC+代表沿特征线C+桩周土阻力的总和,用RsC-代表沿特征线C-桩周土阻力的总和。原式(6)和式(7)可变为F3-F1+Z(V3-V1)+RsC+=0(1)F2-F3-Z(V2-V3)+RsC-=0(2)  按“宋文”,  相似文献   

6.
<正> 笔者学习了《岩土工程学报》1992年第1期徐攸在先生的“动力测定桩承载力的方法”一文(以下简称“徐文”)和1992年第4期唐念慈先生的讨论文章(以下简称“唐文”),深受启发。这个讨论有现实意义,有学术意义,关系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设方针的贯彻,不可等闲视之。碰巧,第四届“应力波理论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国际学术会议(以下简称“四届会议”)于1992年9月21~24日在荷兰海牙举行。笔者愿结合这个讨论,介绍一点会议情况,期望有助于讨论的进行。  相似文献   

7.
研究考虑桩土间相互接触的复合地基承载机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笔者近日有幸拜读了李小青等同志的“考虑桩土接触特性的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的数值分析研究”一文(《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第4期,以下简称“原文”)。文中通过引入桩土接触面单元,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及其加强效应,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笔者针对文中的几个问题向原文作者请教和商讨。(1)原文在“1桩、土界面摩擦接触模拟”部分认为以往的桩土相互作用分析中采取了两种假定,即不考虑桩土接触及接触面光滑,同时采用了无厚度Goodman单元来模拟桩土间接触。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形式与岩体力学中岩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采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小应变”方法提供桩承载力仍处于“摸索-研究”阶段,大胆应用于工程,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现对“小应变”方法中涉及桩静载荷试验的一些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一、静载荷试验第一阶段的Ks值不能确定桩的承载力 Ks值不是定值,其与地层结构、土的性质、桩身刚度、桩径、桩长及试验方法(包括停歇时间)等因素有关,它是在不同位移条件下,各土层的摩擦力和桩端土承载力的发挥程度和条件的综合反映。同一根桩在桩顶沉降很小时,使不同的发挥程度和条件的差别缩小了,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日学习了郑刚等先生的“软土中超长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一文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6期 ,以下简称“原文”) ,获益甚丰。针对文中一些观点 ,谈谈自己的看法 ,与原文作者商榷。(1)原文在“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性状及破坏模式试验”的分析中提出“不考虑 9#桩 ,7个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加荷至破坏时沉降量 s与承压板 b之比s b 平均为 0 .0 19,考虑到桩土相互作用影响 ,复合地基破坏时桩间土反力较小 ,远未达到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 ,这个结论似乎缺乏充分的试验依据 ,至少仅从文章中提供的试验数据得不到这样确切的回答 ,如果只是凭文献中的一些资料进行推测得到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粉土中钻孔群桩的工作性能和承载力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接近于原型尺寸的现场群桩试验。通过埋设测试元件对承台土反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桩土相对位移等进行了测定。本文根据部分试验结果分析了承台、桩、土的相互作用特性,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侧阻发生“沉降硬化’和“沉降软化’现象;承台对侧阻起“削弱效应”,对端阻起“增强效应”;无论大小桩距、高低承台,群桩均不出现“整体破坏”。据此,提出了考虑承台、桩、土相互作用计算’群桩垂直极限承载力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感谢曹雪山先生对“某工程桩的可打性试验研究”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的讨论和关注 ,结合讨论稿对原文中桩的可打性问题作出几点说明。严格地说 ,桩的可打性是指在特定的地基条件下所设计的桩 ,采用相应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打桩施工的难易程度。因此桩的可打性研究包括了对地基工程地质条件、桩的设计参数以及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参数的研究。但是一般情况下 ,地基和桩都是确定的 ,只有施工设备和工艺是可以调整的。因此桩的可打性除了和桩的设计参数、地基条件有关以外 ,还和施工设备和工艺密切相关。对目前国内常用的柴油锤而言 ,主要是选择合适的锤重、档位、桩垫和锤垫以及施工顺序等 ,这也是一般工程中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第4期所载“大直径泥质软岩嵌岩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性状”一文(作者刘松玉等,以下简称“刘文”),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笔者对刘文分析整理后,取其部分绘成系数ξp与嵌岩比关系数图(图1)。ξp=qmax/fw,式中fw资料来源於文献[1]。从图1可看出ξp似与嵌岩比无关。桩基的侧阻力和端阻力在粘性土和砂性土中往往存在“深度效应”,对此各文献都有解释[2,3]。对於嵌岩桩的端阻力是否也存在“深度效应”,国内外文献没有明确报到,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嵌岩段侧阻力修正系数ξr也同样有待研究探讨。*图1 系数ξp与嵌岩比的关系Fig.1 Therelationshipbetween  相似文献   

13.
关于“桩的承载力与刚度的关系”一文的讨论李志成(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结爆研究中心,210007)1前言人们寻求各种检测方法来检查桩身质量与承载力 ̄[1],其中承载力的确定尤为重要。一般。用静载荷试验可以准确地测定桩承载力,因为静载试验的慢速加载可以模拟...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群桩基础荷载传递特性的现场测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对试验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单桩和群桩、群桩中桩数(桩距)以及端承条件不同(纯摩擦与端承摩擦)等影响因素下,不同方案所得到的桩侧阻力、桩端阻力随荷载水平、位移变化的分布特点和发挥性状,讨论了北京地区群桩基础中桩土承台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削弱”和“增强”作用性状和作用机理,并由此归纳总结了北京地区群桩基础侧阻力、端阻力的分布特点和模式。成果不仅对北京地区群桩基础应力分布计算所需的参数提供了实测数据,同时也对其它地区的桩基设计和研究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斌等同志的“嵌岩桩承载性状的有限元分析”(载于《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1期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对嵌岩桩的嵌岩深度效应和受力性状 ,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是笔者感到文章介绍不够完整 ,而且一些结论尚待商榷 ,由于笔者也做了嵌岩桩的有限元分析[1] ,所以讨论如下。 1 关于嵌岩桩的有限元建模问题原文没给出嵌岩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及相关的边界条件 ,这无疑影响原文的文献价值。原文只是假定桩身混凝土为线弹性体 (而实际上在高荷载水平下桩身砼表现为弹塑性体 ) ,岩土本构关系服从Duncan非线性弹性E -B模型且服从Mohr -Coulomb破坏准则 (嵌  相似文献   

16.
陈斌 《岩土工程学报》2002,24(3):407-407
笔者对于论文“嵌岩桩承载性状的有限元分析”(以下简称“原文”)能引起张忠苗教授的关注 ,并给予了宝贵的意见 ,表示十分感谢。现就张忠苗教授提出的问题 ,尽己所能答复如下。 实际工程中嵌岩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因素很多 ,作为原文强调的定性分析 ,为了使问题简单化 ,同时也为了便于与文献 [1]的试验成果进行对比 ,原文计算中考虑的是没有上覆土的纯嵌岩桩。计算范围为水平自桩中心延伸 40m ,垂直延伸至桩底以下 40m ,并在桩侧设 2cm厚的泥皮 ,在桩底设 5cm厚的过渡层(有沉渣时为沉渣 ,无沉渣时为岩层 )。相应的桩侧阻力则为泥皮单元的竖向剪应力 ,桩端阻力则为过渡层单元竖向应力。考虑到有关有  相似文献   

17.
结合“滇西红层”的工程地质特点,对公路桥梁桩基在不同的施工技术条件下承载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影响云南高原山区“滇西红层”桩基承载特性的相关因素;通过对桩侧压浆硬化桩侧土体和注水软化桩侧土体后的承载力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压浆明显提高了桩承载力,注水则降低了桩承载力。研究成果为“滇西红层”区域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动力测定桩承载力的方法”一文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笔者近日学习了岩土工程学报1992年第1期徐攸在同志(以下简称作者)的“动力测定桩承载力的方法”一文。综述很难写但又往往很受欢迎,因为它既要全面、准确、扼耍地反映某个方面的技术发展趋势又受篇幅的限制不易深入阐明问题。对现今繁忙的技术人员概括了解国内外迅速发展的新技术极有帮助,以便在实践中结合个人经验能正确处理生产中的新问题。笔者同意作者在文中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动力测定桩承载力的可靠性和开展学术讨论以及交流经验的建议。正如作者指出,动力测定桩承载力是土动力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一般在工程界还了解得不多,加上又有“门户之见”要消除,确需通过学术活动才能使大家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19.
对“动力测定桩承载力的方法”讨论的答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岩土工程学报》1992年第4期刊载了唐念慈先生和陈如连先生对笔者在同年第1期上发表的“动力测定桩承载力的方法”一文(以下简称“综述”)的两篇讨论文章(以下简称“唐文”和“陈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笔者读后得益匪浅。现就两文中涉及的主要问题答复如下,不妥之处,尚乞赐教。  相似文献   

20.
吴珷 《岩土工程学报》2002,24(3):405-406
感谢张忠苗先生对拙作“虎门大桥嵌岩压桩试验的分析和建议”(以下简称“原文” ,作者 :吴 王武、吴恒立、杨祖敦 )”[1] 的讨论和关注 ,也感谢讨论文认为原文“有一定的工程意义”。下面对讨论文答复如下 ,与张先生进一步交流。1 关于综合刚度法此法由吴恒立教授提出 ,先后用于广湛公路九江大桥(1986)、虎门大桥 (1993 )嵌岩压桩的试验分析[2 ] ,两处都同时分析相互有联系的两根嵌岩压桩。原文分析和建议的依据是文献 [2 ] ,该文已载于文献 [3 ]之附录一。综合刚度法与讨论文所说的方法是有一定区别的。最大的区别是综合刚度法不需要预先知道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桩的横截面面积A。其次 ,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