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丙烯腈在木薯淀粉上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木薯淀粉经糊化后,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酸性介质中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糊化温度和不同淀粉等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推导并验证了反应初期的动力学模型,结合实验事实,地接枝共聚机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木薯淀粉经糊化后,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在酸性介质中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糊化温度和不同淀粉等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推导并验证了反应初期的动力学模型,结合实验事实,探讨了接枝共聚机理。  相似文献   

3.
甲基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引发剂浓度为4.5mmol/L,单体浓度为1.1mol/L,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55℃时,接枝率较高.通过红外光谱对合成的接枝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生成了淀粉/甲基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在实验的基础上,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平方米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探讨了不同聚合条件和水解条件等因素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树脂的吸水率,保水性和热稳性,其吸水率可达480水(g)/树脂(g)。  相似文献   

5.
在交联剂存在下,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玉米淀粉(St)与甲基丙烯酸乙醋(EMA)和丙烯酸丁酯(BA)进行自交联接枝共聚合成反应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引发剂浓度为9.0×10-3mol/L、单体浓度为1.75mol/L、反应温度为64℃、反应时间为3.5h时,自交联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较高.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以硝酸铈接为引发剂,使壳聚糖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对引发剂的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的影响、接枝共聚物及其磺化后产物的吸水性能等问题作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淀粉系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硝酸铈铵,过硫酸铵,过硫酸铵一亚硫酸氢钠等三种引发剂,对淀粉接枝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共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引发剂是过硫酸铵一亚硫酸氢钠。研究其他重要影响因素,优化条件下,丙烯酸(g)/丙烯酰胺(g)为30%,引发剂用量为3mL,单体中和度为80%,吸蒸馏水倍率为520g/g。  相似文献   

8.
微波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微波辐射为辅助引发条件和反应的热源,利用纸浆纤维与单体丙烯酸在复合引发剂(硝酸铈铵和过硫酸铵)引发下进行非均相接枝共聚反应,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经过选择和优化得其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单体体积与纸浆干重比为10∶1,引发剂硝酸铈铵与过硫酸铵的用量为0.04mL和0.08mL,中和度为85%,在微波炉内引发(3min+3min)后,反应3min,所得树脂吸水率为1204g/g,吸盐水(0.9%NaCl)率为99g/g.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接枝共聚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硝酸铈铵引发纤维素与AM及AN的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单体种类,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和聚合温度对转化率,聚合速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单体浓度和聚合温度的增大,初始聚合速率和最终转化率增大,随单体浓度的增大,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先增大后减小,随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温度的增大,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均增大,在纤维素大分子上AN比AM更容易进行接枝链增长。  相似文献   

10.
淀粉基可降解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了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聚合物的聚合成功。研究了共聚物的反应温度、单体的配比、引发剂种类与用量、交联剂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在40℃时,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2;引发剂硝酸铈铵与乙二胺的用量与丙烯酰胺的摩尔比分别为1.10×10-1和2.18×10-3时,聚合物的吸水率为自身质量的716倍。对吸水性树脂进行了降解测试,在自然条件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自然分解。  相似文献   

11.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AE)为单体,以水为溶剂,为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AM/AA/AE共聚物,研究了聚合体系单体浓主和反应温度对共聚物特必粘数的影响;讨论了共聚物含量对含蜡原油流动性(凝点、表观粘度)的影响及其聚物溶液的耐盐、耐硬性能,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AM/AA/AE共聚物可使含蜡原油的流动性有明显改善,共聚物水溶液有良好的耐盐,耐硬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树脂的吸水率、抗盐性和重复吸水后的凝胶强度,本研究将预处理后的小麦秸秆,通过水溶液聚合法与丙烯酸、丙烯酰胺、 改性膨润土共聚合成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质量比、丙烯酸中和度、预处理后的小麦秸秆和膨润土用量等单因素对树脂吸水率和吸盐水率的影响,并确定了合成的适宜条件。通过红外光谱对预处理后的小麦秸秆和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比了最佳条件下添加和不添加改性膨润土所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液率、重复吸液率和重复吸液后的凝胶强度。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得的树脂在蒸馏水和0.9 %盐水中的吸液率分别为195.7g?g-1和24.2g?g-1,且最佳条件下添加改性膨润土比没有添加所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在吸液率、重复吸液率和重复吸液后的凝胶强度方面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AM/AE/A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合成了丙烯酸酯活性大单体(AE),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了AM/AE/AA(丙烯酸酯/活性单体/丙烯酸)的共聚物表面活性剂,并讨论了反应条件对共聚物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AM/AE/AA共聚物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4.
反相悬浮法合成AA/AM/AMPS耐盐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液性能,实验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向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二元体系中引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作为第三种聚合单体合成高吸水性树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四个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显示产物为AA/AM/AMPS三元共聚物,粒子呈球形,球表面为褶皱状.最佳实验条件:单体摩尔配比(AA/AM/AMPS)为1.25∶1∶0.7,丙烯酸中和度为90%,交联剂用量(占单体总量)为0.08%,引发剂用量为0.7%.此条件下产品的吸蒸馏水率可达1 720 mL/g,吸盐水率达165 mL/g.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合成丙烯酸/丙烯酰胺/马来酸酐(AA/AM/MA)三元共聚物阻垢剂,开发出一种具有优良阻垢性能的新型聚天冬氨酸复配物.采用静态阻垢实验对聚天冬氨酸(PASP)与三元共聚物复配的阻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和三元共聚物在一定配比下产生协同阻垢效应,其最佳配比浓度为:聚天冬氨酸1mg/L,三元共聚物0.5mg/L;复配物的阻垢性能较单纯的聚天冬氨酸有一定的提高,适用于高钙、高碱、高温的水系统中,并可在其中长时间停留.将复配阻垢剂应用于火电厂循环冷却水水样,其对碳酸钙的阻垢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6.
在水溶液中实施了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的共聚合,制备了含有阴离子性基团(—COO?),以及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多元共聚物;测定了共聚物的特性黏数、共聚物纯水溶液、盐水溶液以及不同温度下的表观黏度,考察了交联剂对共聚物水溶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AA的摩尔分数35%时,共聚物表观`黏度最大;MBAA(质量分数=0.06%)的加入使共聚物的表观黏度提高了1倍,耐温及耐盐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后水解法制备AM/AA/AMPS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M)单体为主要原料,引入辅助共聚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AMPS),采用胶束聚合技术和后加碱水解法,制备了AM/丙烯酸(AA)/AMPS耐温抗盐驱油聚合物。考察了水解剂、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水解剂用量等因素在后水解过程中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证明最佳合成条件为:水解剂为质量分数8%的NaOH,水解温度85℃,水解时间3 h。  相似文献   

18.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耐温型降滤失剂。通过正交试验和条件试验确定了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引发温度40℃,引发剂质量分数0.010%,pH=4.0,m(AMPS)∶m(AM)∶m(AA)=10∶26∶4,在此条件下得到产物特性黏数为7.52 dL.g-1。对其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在淡水基浆中对产品的降滤失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结果表明产物具有良好的耐温和降滤失能力。  相似文献   

19.
A super absorbent material was prepared with the super absorbent resin ( SAR ) and inorganic gel. The SAR of the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grafting acrylic acid ( CMC-AA ) was copolymer synthesized using the method of inverse-phase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The influences of the monomer concentration, neutralization degree, the initiator, dispersion agent, cross-linking agent, reaction and drying temperature on the grafting copolymer properties were examined. Meanwhlie, its properties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model for absorption mechanism of this absorbent composite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20.
铜络合物催化体系下丙烯酰胺-丙烯酸控制聚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均相水介质中,采用铜(Ⅱ)催化体系,水溶性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丙烯酸的可控聚合。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以氯化铜与乙二胺(en)形成的络合物为催化剂,在水相中进行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控制原料配比、聚合温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催化剂与配体配比等条件,可使反应呈现一定的可控性。通过测定单体转化率、聚合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与转化率的关系,对丙烯酰胺聚合反应可控性进行了讨论。实验较佳控制条件为:原料配比为n(AM/AA)∶n(CuCl2)∶n(en)∶n(KPS)=400∶1∶2∶0.27,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8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