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四川、广西、云南、福建、海南、江西、湖南、湖北8个省市自治区的265户农村户用沼气池脱硫效果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沼气使用情况、沼气脱硫剂使用情况及脱硫效果,讨论了影响广大农户再生或更换脱硫剂的主要因素。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脱硫剂已经没有脱硫能力,脱硫器成了摆设;对沼气脱硫必要性认识不足以及脱硫剂再生或更换操作繁琐是阻碍广大沼气用户主动更换脱硫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沼气通常含有少量的H2S,在使用过程中会对金属设备和管道产生强烈的腐蚀,并产生SO2等有害气体污染环境,故须对沼气进行脱硫处理。目前工业应用较多的传统沼气脱硫技术包括干法脱硫与湿法脱硫,但却存在着脱硫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生物脱硫、原位脱硫、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工艺以及三氯化铁吸收—电化学再生脱硫等新兴的脱硫技术,因具有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沼气作为一种生物质能源,已广泛用于内燃机电站发电。但是,沼气中的H2S对内燃机的腐蚀,严重制约了内燃机的可靠使用。文章采用湿法脱硫技术对某养殖场沼气进行处理,并对脱硫前后的内燃机部件损耗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脱硫后的沼气中硫化氢浓度低于200 mg/m3,对沼气内燃机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沼气作为生物质能源中的一种,已广泛用于内燃机电站发电.但是沼气中H2S对内燃机的腐蚀,严重制约了内燃机的可靠使用.本文通过湿法脱硫技术对某淀粉厂消化沼气进行处理,并对脱硫前后的内燃机部件消耗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脱硫后的沼气中硫化氢浓度低于200mg/Nm3,对沼气内燃机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沼气脱硫技术基本上都是对沼气进行后期处理,鲜有文献报道从沼气发酵源头减少硫化氢生成。试验以马铃薯和红薯皮渣混合物为原料,添加氯化镍和氯化镁进行了厌氧发酵试验,考察金属离子对沼气发酵过程中减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镍和氯化镁添加量为0~500mg/kg时可以促进沼气发酵的进行,并减少硫化氢的生成量,但添加量增大时会导致沼气中甲烷含量降低,甚至发酵停止。  相似文献   

6.
陈融 《能源工程》1993,(3):21-23
一、前言大中型沼气工程都存在着沼气脱硫问题,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固体脱硫剂。以禽畜粪便作发酵原料所产沼气中的硫化氢含量一般在1mg/L以下,采用干法脱硫能取得较好的净化效果,但脱硫剂只能维持2~3月就需再生更换,利用率低,且脱硫设备笨重,再生更  相似文献   

7.
席铁鹏 《节能》2014,(7):61-63
沼气中含有有害气体硫化氢,其在回收利用过程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机械设备具有腐蚀性,且污染大气。由于啤酒行业污水处理产生的沼气含有有害气体硫化氢,文中介绍了一种利用生物化学脱硫法去除沼气中的硫化氢气体的技术;经过生物化学脱硫后沼气硫化氢含量低于200×10-6,有效保护了燃气内燃发电机组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8.
大型沼气工程运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德青源沼气工程和山东民和沼气工程为实例介绍采用CSTR工艺对鸡粪进行厌氧发酵,其pH为6.88~8.49、氨氮为5 000 mg/L、VFA 80 mmol/l,运行稳定良好;采用新型生物脱硫技术对沼气进行脱硫净化,H2S去除率能够达到97%以上,为大型沼气工程的调试与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沼气中硫化氢气体的生物处理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沼气中硫化氢的存在限制了沼气能源的推广。文章阐述了沼气生物脱硫法的原理、方法和可行性,介绍了该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针对牛粪沼气发酵进行了微氧法原位脱硫研究。对照组进行严格厌氧发酵,试验组每隔一段时间通入微量空气。试验采用两个容积7 L的发酵罐,各加入纯牛粪4 kg,牛粪的TS为14.96%,发酵温度为40℃,试验组每日通入空气量为18 mL。为分析微氧脱硫法对牛粪高浓度发酵的适用性,重点针对发酵前后发酵液中的含硫物质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入微量空气对纯牛粪发酵进行原位脱硫的平均脱硫率能够达到89.5%。在发酵过程中,含硫物质的转化是硫酸盐还原菌(SRB)和硫化物氧化菌(SOB)的综合作用,当通入空气量与发酵液内的菌群不匹配时,沼气中的硫化氢含量会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对发酵前后的发酵物进行硫平衡分析显示,微氧法脱硫后沼液中可计量的含硫物质量明显高于厌氧发酵,说明微氧法脱硫的脱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