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程钢  宋汉蓉  叶涛  陈曦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11):162-166
四川省德阳地区110 kV电网是以一个220 kV变电站为电源中心呈辐射状向各负荷变电站供电的运行方式,通过对220 kV变电站110 kV出线采用双回线并列运行且分别运行在两段母线上,当110 kV单回线路发生故障时线路开关或线路保护拒动的分析,得出了220 kV变电站110 kV母线将发生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结论,提出了采用改变电网运行方式消除外挂母联和调整保护方案(采用事故发生后以一较短时限先跳开220 kV变电站110 kV母联开关,再跳双回线路负荷侧开关的保护时限配合原则,保证故障母线与非故障母线隔离)两种解决措施,均可避免发生220 kV变电站110 kV母线全停的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下坂地水电站220 kV升压变电站布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将220 kV升压变电站布置于地下洞室内,不仅一次性投资较低,电气设备布置比较集中,便于实现自动化,且基本上消除了恶劣气象环境条件及高边坡稳定等问题的影响,从电站长期安全运行考虑,下坂地水电站推荐采用将220 kV升压变电站布置于地下洞室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1月22日至24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智能电网规划建设技术交流会议暨第五届"金点奖"大赛颁奖典礼在广州举行。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允鹏出席颁奖礼并作《发展智能电网助推能源转型》主旨报告。中国能建广东院牵头申报的"110 kV模块化集成式户外变电站"项目获得金奖,"220kV模块化装配式户内变电站"和"220 kV模块化装配式户外变电站"项目获优秀奖。本次大赛共设置四个变电站设计命题(包括110 kV、220 kV户内、外型式),针对装配式技术在变电  相似文献   

4.
我省的电网建设配合电源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220kV网络,即将形成以南昌、新余为中心,东到上饶,酉抵萍乡,北自九江,南至龙南的骨干网架,供电范围覆盖全省城乡。随着电力工业改革的深化,我省电网的网络结构必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1江西电网"八五"基本情况1990年,江西电网拥有220kV变电站10座,主变15台,变电容量156.3万kVA。220kV线路24条,总长1756公里。到1995年底,江西电网拥有220kV变电站16座,主变25台,变电容量288万kVA。线路38条,总长2289公里。5年来,220kV降压变压器的变电容量净增131.7kVA,年平均递增率…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7日晚20时28分,海南电网重点工程-三亚大茅220kV输变电工程正式竣工运行,三亚从此告别只有单座220kV变电站供电、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偏低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国内电力系统装机容量巨大,供电服务范围广阔,电网系统需要满足各类用电需求。结合某地区某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简称此变电站为“N变电站”。在该变电站建设中,需考量多种保护装置的相互配合,增强该变电站片区电网的整体运行能力。本文以N变电站的220kV线路保护为研究主体,借助此类型的保护选型,提高220kV线路的运行可靠性。在保护技术研究中,给出了线路优化、方案选型等技术内容,根据保护装置特点,形成相互配合体系,确保线路保护可靠性,助力该片区电网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2月18日,由中国能建广东院总承包建设的220 kV知识城输变电工程正式竣工投产,标志着广州中新知识城打造供电高可靠性示范区迈出坚实的一步。220 kV中新知识城输变电工程位于中国与新加坡政府跨国合作标志性项目、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创建示范单位——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的南起步区。工程是南方电网范围内首个全面采用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的220 kV变电站,也是中新知识城首个220 kV变电站。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20年来,江西电网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首先,由以南昌电网为主,配以赣南、吉安、上饶等几年区域小网组成的分散型电网而发展为全省统一电网。第二,由过去的中低压小机组为主的中小电网发展为高参数、大容量机组为主体的全省大电网。第三,由过去以110kV线路为主体网架而发展成以220kV网络为骨干主网架。而且已建成一条黄石到南昌的500kV线路(降压220kV运行),第一座500kV南昌变电站亦已开工建设,为配合三峡电能入赣,为使我省融入全国大电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998年,江西电网统调发电设备装机容量447.17万kw…  相似文献   

9.
《能源研究与信息》2005,21(2):122-122
为彻底改变电网网架薄弱,难以确保经济快速发展的电力供应的现状,从今年开始,安徽省将以六年内投资210多亿元的规模,分重点地加大电网的建设力度。计划今年投资29.79亿元,重点建设110kV和220kV的主干电网,将投产220kv变电站10座,新增主变10台,容量144万kVA,新增220kVA路552.8km;投产110kVA电站35座,新增主变38台,容量162.45万kVA,新增110kV线路403.9km。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投入,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结合PS 6000+综合自动化系统在220 kV大渡河变电站的应用,概述了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城市变电站噪声问题日益突出,不可避免地会对附近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分析了110、220、500kV变电站的站界噪声特点、常用降噪声措施等,为降噪软件设计、降噪工艺文件编写、降噪器件研制等提供参考。对一个220kV变电站和一个500kV变电站进行了站内噪声测试和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地区先后出现4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电力设施损毁严重。全国有13个省(区、市)电力系统运行受到影响,170个县(市)停电。截至2008年2月11日,110kV及以上线路倒塔8709基,断线2.7万余条,变电站停运1497座。贵州、江西500kV电网一度基本瘫痪,电网解列运行,西电东送通道中断。湖南电网500kV和220kV变电站有1/3停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电力行业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需求,综合考虑保障北斗地基增强站点的基建、交通、供电、通信及建站征地和后续运维等因素,文章提出将站点选址在变电站内,并通过在35 kV、110 kV和220 kV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内进行电磁干扰测试和分析,论证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变电站内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站的可行性,并对现行的北斗地...  相似文献   

14.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设计中应积极贯彻执行。在220 kV变电站的设计中,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节能。文中结合新浦化学(泰兴)220 kV变电站工程实例,从优化变电站的布置、电气设备选型、提高系统功率因数、照明节能、智能监控等方面对220 kV变电站电气节能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颖  夏骏 《现代节能》2008,(3):26-27
湖南电网无人值班变电站现行采用运行、检修专业分设的管理模式。维操队人员承担变电站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及异常处理等职能,检修人员负责变电设备的检修、保护检验、高压试验等工作。运行、检修互相把关监督。这为保证安全生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中间环节多,责任主体租管理界面容易模糊,存在一定的弊端。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网迅速发展,220kV及以下无人值班站规模日益扩大后,更暴露出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深圳作为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正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电网负荷特性也在随之变化。结合深圳电网实际情况,对全网各10 kV馈线的负荷分类情况、分类负荷大小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并结合2012年夏大方式下电网拓扑结构,运用容量加权平均方法,最终确定网内各220 kV变电站110 kV侧的负荷构成特性。最后通过归纳分析,确定深圳电网分类负荷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网总规模已居于世界首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公布,目前我国电网总规模已居世界首位,电源和电网建设初步实现了协调发展。目前,我国220kV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328400km,比上年增长14.66%;220kV及以上变电容量达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8日,南方电网25MW移动式直流融冰装置现场试验在贵州电网都匀500kV福泉变电站获得成功,这标志着南方电网抗冰融冰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本次试验由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电力试验研究院和贵州电力调度通信局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试验选择了今年冰灾的重灾区福泉变电站为中心融冰站,先后安装25MW站间移动式融冰装置和60MW固定式直流融冰装置,对变电站220kVSU600kV交流线路进行融冰。  相似文献   

19.
魏珍  刘维春 《节能》2007,26(8):6-7
天津电网处于华北电网的负荷中心,具有典型城市电网的特点。通过科学和创新管理,实现了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截止2006年底,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安全调度记录超过3600天;近2年天津电网220kV电压合格率在国家电网公司同业对标中始终保持在A段水平;2006年度220 kV网损率低于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控制系统短路电流,上海电网实施500kV/220kV电网解环运行,并形成以围绕500kV变电站为中心的若干个分区电网。分析了影响分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从分区电网规模、分区电网动态无功配置和分区联络等角度,提出了提高分区电网供电安全的3条措施:一是根据上海500kV电网短路电流水平,合理控制分区电网规模以及分区电网内电源装机容量,以适应上海电网发展需要;二是加强现有设备运行管理的同时,有计划地配置动态无功电源,提高电网电压稳定水平;三是加快分区联络通道的建设,增强事故支援能力,合理安排相邻供电分区的重叠供电范围,提升上海电网的双电源供电级别,提高分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