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典型施工工艺条件下,地铁车站与下穿桥结构一体化施工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合肥地铁一号线某地铁站的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采用分段明挖顺作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将地表沉降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长条形地铁车站明挖+局部盖挖+分段分层对称的复合开挖方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较小,且开挖面的转移会使地表沉降产生突变。该结论可为今后合肥类似的地铁车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污水处理厂管道的施工质量决定了投入运营后管道的日常维护.为了优化污水处理厂厂区污水管道的施工,以提高污水管道的施工质量,以郑州市南三环污水处理厂厂区污水管道施工为例,进行了污水管道的布设、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明挖深基坑施工防护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结果表明:在明挖深基坑管道施工过程中,采取踏勘施工现场、合理确定工艺流程、及早采取防护措施等,对污水处理厂厂区管网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依托某高速铁路明挖隧道黄土深基坑工程土钉墙支护结构,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基坑侧壁深层水平位移、基坑坑底隆起进行监测,根据变形监测结果分析了基坑随施工进行和时间变化产生的变形情况,总结了深基坑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基坑周围地面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加,现场监测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最大值为7.43 mm;随着基坑开挖施工进行,土钉墙支护对基坑整体变形约束较小,呈现整体向基坑内部的倾斜变形,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基坑顶部附近深度约0.5 m处,变形值为10.84 mm;基坑整体变形较小,安全储备大,但考虑到湿陷性黄土遇水强度会显著降低的特性,为了保证基坑安全,选取的基坑设计参数是合理的;施工中须做好坑外防渗、排水。研究结果可为同类条件的基坑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地铁建设迅速发展,深基坑开挖日益频繁,施工场地日趋复杂,当采取坑内抽水时,坑(槽)下面的土在动水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变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一起涌进坑内,出现边挖边冒,无法挖深的现象。发生流砂时,土体失去承载力,不但使施工条件恶化,还会影响基坑工程的稳定性,严重时会引起基坑边坡塌方,土坡侧向位移与沉降急剧增大,附近建筑物会因地基被掏挖而下沉、倾斜,甚至倒塌,危及工程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在某些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流砂进行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将小波分析与径向基函数(简称RBF)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了基于智能算法的深基坑沉降预测模型(简称WRPM)。根据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特点,借助WRPM分析了影响沉降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基坑沉降机理,提取了沉降的真实信号并对沉降变形进行了预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WRPM模型用于深基坑沉降预测,具有精度高、泛化能力强等特点,能够为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赵磊 《宁夏工程技术》2009,8(2):149-152
采用沉井法施工深地坑具有施工场地小、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结合铍铜板带材车间熔铸地坑施工实例详细介绍沉井制作方法,质量控制,下沉过程中的速度控制、偏差原因和纠正方法以及下沉到位后的封底技术.为一些无法采用大开挖施工的深基坑工程提供一种可行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半逆作法基坑施工可以综合明挖顺作法与盖挖逆作法的各自优势,节约造价且便于施工.天津某交通枢纽广场基坑采用环形盖挖逆作、中心明挖顺作的半逆作法施工,通过对结构柱隆沉变化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结构柱的竖向变形基本表现为开挖阶段隆起现象显著,层板施工阶段隆起稳定甚至发生轻微沉降.当基坑开挖深度较浅时,结构柱的隆起变形量相对较小,随着开挖深度增加隆起量急剧增大.半逆作法基坑的结构柱的最终隆起量为(0.19%~0.35%)D(D为基坑开挖深度),数值更接近于顺作法基坑,明显大于盖挖逆作法施工的基坑,这对地下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也更加严重.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徐州某市政重点工程明挖开挖对下穿的既有地铁项目为研究背景,探讨两个存在交叉点的临近工程施工影响规律,选取典型工程断面,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明挖隧道开挖、支护、回填过程中,既有地铁隧道典型位置的位移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地铁隧道深度的减小,明挖隧道基坑开挖对其下方地铁隧道的影响敏感性逐渐增大,应做好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控措施.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提供了设计和施工依据.  相似文献   

9.
依托实际工程,对某高速铁路明挖隧道黄土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桩顶及桩身水平位移、钢筋混凝土内支撑轴力以及基坑周边山体边坡的沉降开展实时监测,研究基坑的变形规律,阐释发生机理。结果表明:钻孔灌注桩桩顶的水平位移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加;整个桩身的水平位移最终大致呈“倒S”形曲线变化,最大水平位移为8.87 mm;内支撑轴力随基坑的开挖逐渐增大而后趋于稳定;距离基坑越近,基坑周边山体边坡的沉降越大,最大沉降量为9.63 mm;利用“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结构可有效的控制基坑变形,但安全储备较大,设计上存在可优化空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厂铁水倒罐坑及厂房柱基础结构特点及支护方案的选择,着重阐述了施工中对于人工挖孔桩进行深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过程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大型坑基的施工中,坑基支护的设计和施工与常规坑基有明显的区别,不恰当的施工方法会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次研究中通过分析一些工程案例对大型坑基支护中的技术优化,分别从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大型坑基的支护中分块施工经常用到,着重探讨分块施工的技术要点,综合考虑坑基的变形和周边环境的变化等安全要素.  相似文献   

12.
结合郑州某隧道工程基坑监测实例,阐述了基坑监测的重要作用,着重分析了K2+ 160-K2+ 520段基坑的监测结果.结果表明,桩顶水平位移、锚索应力、深层水平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同步变化,但是变化特征各不相同.利用反馈的监测信息指导施工,排除工程隐患,保证了工程质量,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施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于桥梁水中基础施工,选用何种围堰是经常遇到的问题.针对新建甬台温铁路桐树中桥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对基坑进行施工,保证了施工安全和施工工期,取得了水中大基坑施工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铁某车站明挖基坑施工监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对北京地铁某车站明挖基坑施工跟踪监测,及时掌握基坑变形、支撑内力的变化动态,分析了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位移与内力的变化特征,并指导施工确保基坑稳定。测试表明:a)围护结构水平位移随工期的延续而增加,基坑开挖完成后逐渐趋于稳定,位移在第2道支撑处最大,围护结构底部位移较小;b)第1道钢支撑的轴力明显大于第2道和第3道支撑的轴力,c)在基坑阳角处斜钢支撑的轴力比其他位置钢支撑的轴力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5.
论述当前企业班组建设和管理模式创新的内容,分析班组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职工队伍技能和整体素质提升,为企业发展打造坚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海南东环铁路美兰机场明挖隧道试验段施工跟踪监测,获得了围护结构变形与内力变化的一些规律.监测表明:1)围护结构水平位移随工期的延续而增加,基坑开挖完成后逐渐趋于稳定,最大位移值大约出现在开挖深度的三分之一处;2)锚索拉力随基坑施工工况不同而变化,基坑开挖中漏水、涌砂等情况对锚索拉力也有较大影响;3)钢支撑轴力控制标准较为严格,承载能力还有一定潜力,轴力变化平稳,略有波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型深基坑基础回填机械化施工中经常遇到的断柱问题,运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出单位宽度土压力作用下的M-z关系曲线,并与基础柱的抵抗弯矩作了比较.结合相应的工程实例,对深基坑中独立基础柱在回填土的土压力作用下所能承受水平压力的大小和回填土高度的临界值作了探讨;计算出该工程一次回填土的临界高度为5.85 m;采用分层回填土的方法,可有效的避免在大面积深基坑回填土时土压力对柱身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结合朔黄铁路沧东工业区南北主干道下穿朔黄铁路顶进涵施工经验,从方案比选、施工关键技术等方面较详尽的介绍了长大箱涵的施工工艺和安全.特别是软地基处理、营运线加固、整体箱体顶进纠偏的重点技术做了详细阐述,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对基础的整体性要求较高,往往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承台,但也带来施工及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热聚集不易散出,导致混凝土产生极大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结合青岛开发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实例,从材料选用、施工现场准备、施工工艺技术及异常情况应急预案等方面,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出了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岭澳二期核岛土建3、4号机组筏基工程,筏基厚度约3 m和5.5 m,混凝土总量约12 000 m3,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范围.设计施工图中筏基施工工艺为分层分段浇注,一次混凝土浇注量约400 m3,3号机组筏基按施工图施工,其施工工艺与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核岛土建筏基施工工艺基本一致.随着时代的进步,混凝土施工工艺不断改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在国内大型项目中普遍应用.为在中国广东核电工程项目建设领域实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岭澳二期核岛土建在4号机组筏基局部进行了改进并实施.从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方面与3号机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核电领域是可行有效的,对其他核电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