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高压变电站雷电过电压现场实测与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电力系统过电压问题的研究方法:TNA具有直观性,实测具有真实性,仿真计算具有灵活性。为研究某超高压变电站雷电过电压与绝缘配合问题,用低压冲击波进行了时间比例尺、阻抗比例尺均为1的现场试验,且用ATP-EMTP仿真计算了设备上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试验结果表明,一线一变、一线两变两种运行方式下,降压实测与ATP-EMTP仿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将实测与计算结合起来是一种分析此类问题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监控系统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并对2008~2017年10年期间三明市气象局收集到一些雷击造成监控系统设备损毁事件的研究分析,总结雷击灾害原因,提出必须重视户外监控设备安装"直击雷防护"措施,因地制宜采取"线缆屏蔽与接地"与"供配电系统防雷"等雷电防御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雷击输电线路的问题,提出使用集总经验模态分解法(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对输电线路进行监测。ATP仿真雷电通过绕击与反击向高压输电线路注入雷电波的过程,并通过时频分析第一阶IMF分量瞬时频率分别确定了雷电绕击与反击时的频率特征和雷击发生时刻,结果表明:雷电绕击与反击时线路中将激发大量高频成分且最高频率可达100 k Hz;EEMD可以克服模态混叠实现输电线路信号分解;在100 Hz~1 k Hz以及10 k Hz,反击的频率成分更丰富,且其所具有的频率成分比绕击时线路中信号的频率更高;利用EEMD分解的第一阶IMF分量瞬时频率可以确定雷电波到达测站的时间,实现雷击点位置确定且误差仅为百米。所用方法及结论为雷电绕击与反击的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日益成为雷电破坏的主要对象之一。为此,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IEC(国际电工委员会)、ITU(国际电信联盟)等组织都制定了相应的防雷电及电磁脉冲的标准,如IEC1024、IEC1312、ITU的K系列等。我国的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  相似文献   

5.
智能建筑雷电防护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智能建筑防雷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研究。智能建筑融合了计算机、通信和控制技术,建筑内部应用了大量的微电子设备,容易受到雷击而损坏,建立和完善智能建筑的综合防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防雷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筑外部防护措施和内部措施,合理选择雷电防护技术以形成建筑物的雷电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6.
钟春强 《山西建筑》2012,38(18):152-153
介绍了现场监测在汕头市台商投资区濠江片区市政规划路路堤填筑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现场监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了路基土体的运动规律,从而可以指导施工,预测沉降,确保路堤施工的质量及路堤堆填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也谈雷电监测资料在雷击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监测资料运用在雷击风险评估中,使评估结果更客观、更科学。详细阐述了雷电监测资料中的地闪密度和雷电流幅值参数是如何应用于雷击风险评估中的,并以具体实例进行计算分析,为雷击损害风险评估业务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建筑行业的特点和国家要求,构建了建筑施工现场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采用“互联网+监管”模式和信息化技术,实现对人员行为、物和环境状态等的实时监测、轨迹追踪,自动捕捉和识别不安全因素,向监测人员自动发出预警信息,确保各类潜在事故风险得到及时处置。系统采用多层级管理模式,强化了监管力度和时效性。并对系统的实用性进行了试点验证。系统投入运行的一年中,采集人员“三建”信息100余条,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工作环境的不安全信息800余条,较大提升了项目的安全监管效率,减少了施工现场隐患。  相似文献   

9.
王远清 《中华民居》2013,(1):239-240
岩土工程是利用土力学、岩体力学及工程地质学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各类土建工程中涉及岩土体的利用、整治和改造问题而进行的系统工作。岩土工程现场监测就是以实际工程为对象,在施工期及工后期对整个岩土体和地下结构以及周围环境,于事先设定的点位上,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应力和变形现场观测。本文结合实例,对岩土工程施工现场及检测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通州运河核心区IX-11地块核心筒液压爬模体系进行荷载调研,将调研所得荷载值导入有限元模型中并进行计算分析。同时对爬模体系应力进行实时监测,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双重验证爬模结构安全性,为爬模体系现场施工和体系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用于有害有毒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现场实时检测技术和相应的便携式仪器开始发展起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提高的过程。目前,国际上一些著名品牌仪器的测试范围、分辨率、精确度和稳定性,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有关部门制订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水平提高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情况下,高压电气设备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了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人们越来越重视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监测。论述了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技术的优越性和工作原理,介绍了校验技术在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甚低频磁天线在闪电定位网中应用的问题,介绍了甚低频磁天线的电路设计和标定方法,通过对磁场变化测量的理论分析,设计了合理的实验。利用冲击平台模拟自然闪电发生时产生的磁场变化,来检测甚低频磁天线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采用自主研制的磁天线对南京地区产生的一次雷暴过程进行测量。得出:在南京地区2016年8月2日观测到的1004次回击波形中,其中上升沿持续时间在1~10μs,大部分主要集中在1~4μs(72.2%)之间,连续电流的平均持续时间为3.35μs;将反演运算得到的波形与实测波形、定位结果与江苏省闪电定位系统的结果分别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技术上的先进性,这对甚低频磁天线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护坡桩现场变形监测与内力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护坡桩整体测斜监测得到的桩体水平位移,使用弹性抗力有限元法进行内力反演,从而了解桩体内力状态,确定桩体材料的使用效率,为今后工程提供设计依据.并对两类设计计算方法和两种设计软件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某深基坑工程为例,利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结果,对基坑的设计和施工进行稳定性评价.考虑了地下连续墙与土体的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方法模拟深基坑开挖支护的动态过程,并与基坑变形监测数据相比较,从不同角度对深基坑的开挖支护进行稳定性评判.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实际监测结果较吻合,为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与现场监测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侯景鹏  熊杰  袁勇 《混凝土》2004,(5):56-58
本文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和温度裂缝问题,阐述了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和温度监测的必要性,介绍了工程中几种常用温度控制措施,并以某高层建筑物基础底板为实例,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温度监测,监测结果将为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控制和耐久性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海量雷电数据为对象,根据雷电网的特点讨论了数据库的开发策略及相关设计。并通过设计缓存机制保证系统的灵活处理及运行效率,然后通过分析关系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的不同,根据系统特点设计了适用于系统的数据库结构,最后通过分析系统的主要业务逻辑,设计了实现该逻辑的架构及原理。  相似文献   

18.
广州塔在454 m的露天平台设置了摩天轮和速降体验等游乐项目,这些项目在享誉海内外的同时面临着极高的雷击风险,业主方会同广东省防雷中心研发了一套雷电临近预警系统。本文介绍了广州塔雷电临近预警系统的技术方案、操作规程以及雷电临近应急救援预案,实践证明,广州塔雷电预警系统对广州塔塔顶设备及游客的安全起到了有效的预防和保护作用,为国内外同类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当人类进入信息日寸代以后,雷电防护技术出现的新特点以及现代雷电防护技术在徐州行政中心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雷电与火灾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电引发的灾害如同台风、暴雨、洪水一样残酷无情。雷害中破坏作用最严重的是雷电流引发的火灾。雷电与火灾好似一对恶魔,形影不离,所到之处无不酿成危害和灾难。 雷电引发的火灾是触目惊心的。1989年8月12日,中国石油公司青岛市黄岛油库一座万吨非金属油罐(5号),遭雷击起火爆炸,接着又引发了旁边的4号罐起火,不久又引起了附近1万吨的1、2、3号金属罐爆裂起火。大火烧了足足104个小时,14名消防战士和5名油库工人献出了生命,66名消防人员和12名油库工人烧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