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针对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效率低、深浓色布面黑气重等问题,采用无盐连续轧-蒸染色工艺对纯棉、天丝/棉交织物进行染色。借助稳定性分析仪表征染液的稳定性能,将专用碱应用于SNE型活性染料轧-蒸染色,并与冷轧堆染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碱剂组成和时间均会影响染液的稳定性和扩散性;含混合碱的染液放置10 min时,其稳定性指数为0.72,是含专用碱剂和色丽牢染液的2.6倍和2.1倍;专用碱剂和色丽牢能够提高染液的扩散性能;经无盐连续轧-蒸染色的军蓝色、咖啡色纯棉织物表观色深Integ值较冷轧堆染色织物分别提高2.9和2.7,染色织物的色牢度大于等于3级,符合生产要求;该染色工艺同样适用于天丝/棉交织物,其生产效率高、表观得色深。  相似文献   

2.
采用纯碱、烧碱、纯碱加稳定剂、烧碱加稳定剂及代碱剂作为M型活性染料固色碱剂,通过测试织物的色差变化,分析碱剂用量、温度、时间、浴比及电解质等因素对纤维素纤维染色的影响,比较活性染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染色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剂的加入可明显提高活性染料染色稳定性,使活性染料染色以烧碱作为固着碱剂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纺织导报》2006,(1):71-71
活性染料低碱量染色技术,是以稳定剂加烧碱作为活性染料浸染染色的固着碱剂,降低了染料的上染速率及固着速率,保证了染色的均匀和产品质量的稳定,也降低了生产和污水处理成本。这一染整新技术,在国内尚属首创。目前工厂浸染染色,以中温型活性染料染色为主,在染色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纯碱用于固着。不仅生产成本高、能源及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解决活性染料染色工艺中碱剂用量过多的问题,可用碱性更强的烧碱代替纯碱。因为烧碱碱性强,要达到同等染色效果, 只需少量即可。但烧碱固着很难控制染色质量,碱性太强, 反应速率过快,易产生染色色花,而且染色稳定性差,易  相似文献   

4.
在棉/真丝混纺织物Drimarene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中,为提高棉和真丝的同色性,在染浴中加入适量的缓染剂,探讨了缓染剂种类及用量对染色同色性,上染速率和固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型缓染剂Lyogen AB可减缓活性染料对真丝纤维的上染速率,改善棉/真丝织物活性染料同浴染色的同色性,且不影响染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活性染料轧蒸染色固色率低的问题,通过测试湿织物热常数探究织物表面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了染液组成和带液率对织物热常数、升温速率及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织物升温速率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硫酸钠能够促进织物升温,提高染色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但不符合无盐染色的要求;增加带液率,湿织物导热系数和容积热容随之增大,而表面温度却呈现降低趋势;染料固色率与织物表面升温速率变化规律一致,说明提高织物升温速率有助于改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降低织物带液率可提高升温速率,是实现无盐染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三原色对改性前后棉织物染色,分析了染色温度、氯化钠用量和染料用量3个因素对染色织物K/S值和固着效率的影响,测试并比较了改性前后染色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染色织物的K/S值逐渐增加,改性织物染色时只需加入10 g/L氯化钠就可达到比常规染色更高的K/S值;改性棉织物上染和固着速率高于未改性棉织物,染色时应注意匀染和透染性;改性棉织物的染色牢度与未改性棉织物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真丝与棉混纺织物染色的同色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用活性染料染真丝/棉混纺织物,通常存在真丝上染率低、色浅、混纺织物同色性差的缺点。通过对染色各工艺条件,如pH值、盐、碱量和温度等的研究,寻求可以提高此混纺织物染色同色性的途径,即真丝/棉混纺织物在酸性条件下用活性染料染色,碱性条件下固色。随染液pH值的降低、元明粉用量增加、纯碱用量减少和保温温度的提高,纤维间的同色性趋好。  相似文献   

8.
参照纤维素纤维活性染料染色中浸轧短时(堆置)过程的优点,Hoechest在英国专利1,494,446中描述了一种活性染料的染色过程。这种染色过程,即使在堆置时间大大缩短的情况下,仍能获得充分的着色量。要达到此目的,只要在染液中加入硅酸钠(水玻璃)及碱金属的氢氧化物的混合物即可。这种混合物用以代替碱金属氢氧化物,作为活性染料的固着剂。由于水玻璃的含量很高,为了获得满意的固着速率,所需的碱剂浓度需要认真配制。据说,织物浸轧时,如果轧液的温度从30℃提高到130℃,那么固着速率便可以增加。  相似文献   

9.
用诺威克隆LS系列活性染料染真丝,棉交织物,通过对染色工艺条件(pH值、盐、碱量等)的研究,寻求可以提高织物染色同色性的途径.结果表明:真丝/棉交织物可用活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染色,在碱性条件下固色.随着染色起始pH值的降低,真丝与棉间的同色性提高,以pH值5为宜.Na2SO4对活性染料上染真丝的促染作用大于对棉的促染作用,随着Na2SO4用量的增大,纤维间的同色性提高,最终定为30 g/L.Na2CO3用量增加不利于染料对真丝纤维的固着,为了达到真丝/棉混纺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同色性,选定为8 g/L.在此工艺下,可获得良好的同色性和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0.
崔浩然 《印染》2012,38(1):35-36,49
将新型冷染固色碱DA-GS 720替代传统的水玻璃+烧碱固色碱,用于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中,并测试DA-GS 720质量浓度与pH值的关系,最佳用量,染液稳定性,以及对固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采用固色碱剂DA-GS 720染液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固着率高。  相似文献   

11.
活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会有部分染料因水解而造成浪费,降低染料利用率,而留在染液中的染料也会增加染色废水的处理难度。为了提高水解活性染料的利用率,采用水解活性染料对羊毛进行染色,分析水解活性染料对羊毛染色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水解活性染料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上染羊毛,具有较好的上染百分率和染色深度;染色后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与酸性染料染色羊毛织物的色牢度相当;水解活性染料可以与酸性染料进行拼色,减少酸性染料的用量,提升染色深度;对水解活性染料染液循环染色,可以减低染色废水的色度,降低染色废水的处理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绢棉丝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时同色性较差的缺点,探讨了丝光碱浓度,染色时加碱方式,染液的pH值,盐、碱的加入量和固色温度对染色同色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绢棉混纺织物丝光时的碱质量浓度宜选择270 g/L,在活性染料染色时染液pH值控制在7,盐用量为15g/L,纯碱用量为7g/L,固色温度70℃,并在升温至染色温度后20 min加碱,真丝和棉纤维间的染色同色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是目前活性染料染色方法中最具节能减排优势的染色工艺,但是由于使用泡花碱和烧碱等作为固色碱剂,染液的稳定性差,在实际生产中容易形成硅垢,造成染色一次成功率低.生产实践表明,冷轧堆染色专用染液稳定剂DA-GS710,具有一定的增溶和分散作用,能够抑制染料的水解和聚集,有效提高活性染料染液的稳定性,提高染色一次成功率,并且产品的色牢度高、色差小.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紫外光引发和催化还原剂分解的方法,首次对UV/Na2S2O4体系中棉织物上活性染料的低温浸轧剥色进行了研究。以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工作液p H值、还原剂保险粉用量、织物上轧余率和剥色时间等对棉上活性染料的剥色率及织物强力保留率的影响,同时对剥色前后棉纤维的表面形态特征采用扫描电镜进行了观察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染色棉织物经浸轧含有还原剂保险粉的剥色工作液后,在紫外光(UV)的引发和催化下可有效实现对织物上固着活性染料的低温剥色处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活性染料续缸染色工艺,通过单因素变量优化了首缸染色中液碱用量、续缸染色中液碱用量和续缸染色中染料的补加量,同时进行了连续续缸染色,并对首缸染色和连续续缸染色织物的色牢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稳定剂加液碱代替纯碱作为活性染料染色固色剂是可行的;续缸染色时,染料用量可减少至首缸染料用量的80%,元明粉、稳定剂可节省83%,此时织物的K/S值及色牢度和首缸染色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涤棉混纺织物分散/K型活性染料同浴热溶轧染工艺中,用双氰胺代替常规染液中的尿素,提高了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减少了碱剂的用量,提高了染液的稳定性,克服了应用尿素做助溶剂在焙烘时产生有毒烟雾污染环境、污染设备的弊病,染色成本则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7.
蚕丝/羊毛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同色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梅士英  王芬 《江苏丝绸》1997,(4):14-17,7
本文应用五种类型(M,KM,KN,PW,KE型)活性染料对蚕丝/羊毛织物进行染色同色性试验,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染色工艺,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固色温度,染液PH,电解质用量等;通过上染率,固着率,表观色泽(K/S值)色调(入max)和亮度(L*)等测定,表明在优化的染色工艺下染色的蚕丝/羊毛织物获得较好的同色性,染色织物的皂洗牢度和干摩擦牢度都在4~5级以上,湿摩擦牢度大多在三级以上,染料在蚕丝和羊毛  相似文献   

18.
目前,印染厂常用的活性染料有F型、X型、K型。它们反应后均生成酸性物质,如氟酸、盐酸、硫酸等,这些酸性物质会降低cell-O的浓度,使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的亲核反应减缓,相反地,提高了活性染料的水解速率;因此,染色时需添加碱性物质,如小苏打、纯碱等,使染液的pH值保持在10~12的条件下,这显然对同浴染色的分散染料极为不利,不仅影响分散染料的发色,而且降低了它的染色性,如高温分散稳定性变坏等。 N——季胺基活性染料,又叫R型活性染料,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其释放基(或活性  相似文献   

19.
《印染》2016,(23)
正在纺织品湿处理过程中,水主要用于两个方面:第一,作为化学物质的溶剂;第二,作为清洗和水洗的介质。活性染料广泛应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纤维素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但碱性条件同样会促进活性染料基团与染液(水)发生反应,导致染料水解。大约3/4的染料能固着在织物上,而剩下的1/4发生水解。染色后,织物上包含未固着的水解染料和残留的未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天然染料姜黄色素上染羊毛织物的色牢度,以海藻酸钠为稳定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发泡剂,使用泡沫染色法上染羊毛织物。在植物原料中提取姜黄色素后,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了染液pH值、汽蒸时间、发泡剂质量浓度、稳定剂质量浓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K/S值及色牢度判断其染色效果的质量。结果表明:染液pH值为4、100℃汽蒸3 min、发泡剂质量浓度3 g/L、稳定剂质量浓度1 g/L时,泡沫染色效果最佳、K/S值达到最大,同时各项色牢度可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