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湿地植物作为微生物的附着载体,通过根系泌氧作用以及根系分泌物作用对脱氮微生物脱氮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在综述了人工湿地中植物种类对氮污染物去除效率影响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湿地植物对脱氮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机制:湿地植物通过根系泌氧和根系分泌等作用使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营养组成等发生变化,进而对脱氮微生物活性及脱氮效果产生影响。最后对人工湿地设计和机理研究中湿地植物的选择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章综述了在人工湿地工艺中湿地植物的耐盐特性,及其在人工湿地处理高盐废水中的运行效果。探讨了湿地植物的耐盐能力,耐盐湿地植物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及人工湿地处理高盐废水的实践,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植物通过直接作用与间接生态效应对系统脱氮过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直接作用是湿地植物直接吸收利用无机氮;间接生态效应则是通过植物根系分泌氧和根系物质,以及影响氮素矿化作用,来改善脱氮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影响脱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硝化-反硝化过程,实现对湿地系统脱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述了植物...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在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人工湿地对病原微生物的去除及系统基质中微生物的种群和活性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孙铭泽  于昕桐  廉梅花 《辽宁化工》2020,49(12):1455-1458
以镉(Cd)为研究对象,探讨灭菌与非灭菌不同条件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差异对Cd活化及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灭菌处理下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和氮、微生物PLFA总量均显著增加,且溶解性Cd的含量相比灭菌时高。土壤溶液中Cd主要以有机络合态为主,研究结果可为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药用植物根际微生物的主要研究方法展开分析,包括微生物平板培养法、Biolog法、磷脂脂肪酸法、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结合不同品种植物、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种植模式药用植物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以及根际微生物对药用植物植物生长、抗病能力、抗逆能力、连作障碍、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通过研究药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互作机制,积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李海宗  潘梅 《广州化工》2014,(10):52-54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借助其代谢过程或代谢产物来改善植物生长条件及营养环境。如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参与土壤中养分的转化,增加有效养分,分泌激素,刺激植物根系发育,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更重要的是有些PGPR能够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共生、非共生固氮菌和溶磷菌的功能以及应用,强调应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加大其产业化进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石油资源短缺,利用木质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人工湿地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工湿地植物制备燃料乙醇,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缓解粮食原材料的紧缺、减少植物处理不当产生的二次污染。但同时存在乙醇产率低、纤维素酶价格贵、木质纤维素预处理过程不成熟等问题。本文首先从人工湿地植物的抗性及去污能力、种间合理搭配及综合利用价值三方面入手,论述了在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应注意的问题。其次重点分析了人工湿地植物及其它木质纤维素的有效成分、人工湿地植物及其它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方法及效果、水解方法及效果,讨论了人工湿地植物制备燃料乙醇的可行性及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人工湿地植物可以代替粮食作物生产燃料乙醇。  相似文献   

9.
人工湿地和中水灌溉目前应用广泛,但对土壤的原有生态环境可能造成影响,这可以反映在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等方面。本文首先从中水的PH值、耗氧有机物含量、氯化物含量等进行分析,探究不同成分的中水在灌溉土壤后,微生物的数量与种类是否发生变化。结果表明,氯化物浓度过高将会导致微生物群落及数量普遍减少;碱性土壤中氨氧化细菌数量明显增加而氨氧化古菌并无太大变化;在酸性土壤中结果却恰恰相反,氨氧化古菌数量增加,氨氧化细菌数量无明显变化;耗氧有机物的增加会导致好氧微生物的减少。另外,对人工湿地也分别从植被种类、重金属、氮、硫、磷、铁等元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发现植被覆盖土壤会对微生物繁衍起促进作用;低浓度的重金属含量使抗性微生物增加,敏感性微生物减少,但在高浓度的重金属下,微生物总体大幅减少;人工湿地中丰富的离子含量能使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雷  郭旭鹏  李威 《辽宁化工》2012,41(9):899-900
介绍了人工湿地植物种类,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湿地植物的选择原则以及人工湿地中植物的研究状况、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的分类,湿地植物对去除污染物和产电性能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以及CW-MFC植物的选择,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CW-MFC)在提高传统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能力的同时,还具有绿色产电的优势。在介绍CW-MFC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梳理了该技术自诞生以来在污水处理和发电性能优化方面的研究历程。着重论述了系统的构造因子(电极材料及配置、分隔层、基质、植物、微生物)和运行条件(污水性质、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温度)的选择,指出该系统需要提高其氧化还原梯度,营造适合产电微生物扩繁的环境。在污染物处理方面该系统表现出较大的潜力,但其处理机理及后续生态风险防控还需深入研究。在未来应用阶段,可通过电化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同时,利用自产电开发监测水质状况的生物传感器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燃料电池与人工湿地耦合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丹  肖恩荣  徐栋  吴振斌 《化工学报》2015,66(7):2370-2376
将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与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 CW)相结合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产能及废水净化工艺。在综述CW-MFC耦合系统产电机理及其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讨论了当前研究中影响系统性能的组成要素(植物、微生物、电极及分隔材料)和运行参数(碳源、氧化还原电位及水力停留时间)两个方面,最后总结了当前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今后耦合系统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在污水脱氮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简述了目前研究中常用的3种湿地植物类型,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介绍了植物脱氮的主要机理,植物通过吸收利用、根系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来实现氮的去除,指出不同植物由于生理特性不同,对氮的去除效果不同。通过对比研究不同植物的脱氮效果,总结了人工湿地中植物的配置原则和影响植物脱氮的主要因素。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根际是由植物根系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独特圈带.根际微生物是植物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植物病害特别是土传病害密切相关.对根际微生物的研究有利于寻找新的生物防治途径,近年来己成为植物保护研究中的热点.主要介绍了作物根际微生物互作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现状.特别关注了有益微生物与土传病原菌之间的进攻和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7.
《水处理技术》2021,47(9):12-17,31
环境残留抗生素干扰微生物生存并可能引发次生污染,造成全球性环境健康问题。人工湿地处理含抗生素水具有经济、社会及生态等多维优势,以人工湿地微生物响应为主线,从微生物降解抗生素、抗生素干扰微生物、湿地微生物的同步处理效能三个维度分别综述了人工湿地微生物去除抗生素的机理、影响因素、群落结构、生物活性、抗性基因及同步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人工湿地修复含抗生素水提供参考。提出通过加强理论研究、实际工程运行监测、多学科交叉研究等途径推动人工湿地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施用不同有机肥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土壤中生活着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所组成的微生物群体。微生物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每克农田土壤含有几亿至几十亿个微生物。聚居于土壤中的大量微生物,不停地生长、繁殖和消亡,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是自然界物质转化和生产发展的作用者。它们的代谢活动不仅影响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近年来人工湿地与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关于进水流动模式、水力停留时间HRT、电极材料、电极位置、湿地植物及微生物等条件对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治理污水能力和产电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植物收割对人工湿地中污染物去除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组大型人工湿地5年的平行实验,开展了植物收割对人工湿地净化效果影响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收割人工湿地对TN、NH4+-N、TP、PO43--P的去除率(40.0%、56.6%、35.7%、39.4%)显著高于未收割人工湿地(34.6%、51.0%、29.1%、29.5%);收割人工湿地中植物的生长密度(240株/m2)、生物量(2.2 kg/m2)及其对氮、磷的吸收量(60.8、5.7 g/m2)均高于未收割人工湿地(108株/m2、0.9 kg/m2、24.6 g/m2、2.4 g/m2);每年收割不仅能够促进人工湿地中植物的直接作用,还能促进植物的间接作用和人工湿地基质层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进而提高人工湿地的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