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满足女性保暖及抗菌复合功能内衣面料的设计要求,以石墨烯改性莫代尔纤维、氨纶混纺纱(混纺比为95∶5)和棉纤维、石墨烯改性莫代尔纤维混纺纱(混纺比为55∶45)为原料,采用纬平针组织进行女士内衣面料的设计实践。通过对试样的保暖性能以及远红外性能、抗菌性能、吸湿快干性能以及色牢度进行测试,并与对照试样进行对比可知:石墨烯改性莫代尔纤维可以提高面料的保暖、远红外以及抗菌性能,同时,浅灰色面料的色牢度有所增加,吸湿快干性能会产生小幅度降低,但是仍然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石墨烯改性女士针织内衣面料不仅满足了保暖和抗菌的功能性,还符合面料服用性能要求,展示出了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装产品功能单一性,从产品开发角度出发,设计棉/锦纶/石墨烯功能性纤维混纺西装面料,对织物的透气、防紫外线、保暖及织物风格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功能性纤维混纺西装面料具有较好的透气、防紫外线和保暖性能;显示了面料具有适中的柔软度和滑爽度、优良的硬挺度和松紧度,织物综合触感良好。产品的开发研究符合面料开发的预期目标,为功能性西装面料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将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母粒与聚乳酸切片混合纺丝,制备生物质石墨烯含量不同的改性聚乳酸纤维,详细介绍原料选择及所用设备、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母粒的制备、改性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流程以及生产工艺参数,并测试纤维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和远红外性能。结果表明,生物质石墨烯聚乳酸纤维具有优良的抗菌性和远红外功能,可应用于远红外保健内衣、抗菌面料等纺织品领域。  相似文献   

4.
将具有抗菌防螨功能的艾蒿和苦楝提取物以及活性白土微粉加入黏胶纺丝液中共混,利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抗菌防螨消臭黏胶纤维,并测试分析纤维的形态结构、力学性能、摩擦系数以及该纤维所制针织面料的抗菌、防螨、消臭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黏胶纤维相比,抗菌防螨消臭黏胶纤维的纵向沟槽更多更深,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稍降低,摩擦系数增大;所制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防螨、消臭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8%、86%、88%,对螨虫的驱避率为65.29%,对氨气、醋酸、异戊酸的减少率分别为80.3%、95.3%、79.3%。  相似文献   

5.
抗菌纺织品的新发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总结了抗菌纺织品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英国 ACORDIS公司的 Amicor抗菌纤维的性能、特点以及山东德棉集团开发的德棉· A米抗菌防螨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多功能海藻纤维针织面料,探讨织造工艺、前处理工艺、柔软工艺、后整理工艺等工序,并进行产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多功能海藻纤维针织面料的开发中,解决了多功能海藻纤维面料在生产中的关键工艺技术,保证了海藻纤维面料持久的抗菌消臭及吸湿速干等多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7.
王祥 《江苏纺织》2014,(3):38-40,44
圣麻/聚乳酸针织天鹅绒是以圣麻纤维针织纱和聚乳酸纤维长丝作为原料,通过织造、剪绒、染色和定型整理而成的具有抗菌防螨保健功能的新一代环保型针织天鹅绒面料。本文针对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由山东省经信委组织的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及其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山东济南圣泉集团举行。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对圣泉集团自主研发的石墨烯新材料内暖纤维正式投入纺织领域进行了验收鉴定。姚穆在鉴定会结束后表示,石墨烯内暖纤维具有低温远红外、抗菌抑菌、防静电等智能多功能特性。此次鉴定的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化纤、纺织、服装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镀银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其针织面料的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分析镀银纤维/棉混纺纱的外观特征和抗菌特点,并利用镀银纤维/棉混纺纱在单面针织机上开发了几种抗菌针织面料。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镀银纤维/棉混纺纱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纳米铜抗菌剂在纤维中分散性、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采用油酸对纳米球形铜抗菌剂进行包覆处理,并与聚酰胺6(PA6)基体共混挤出造粒制得抗菌防螨PA6切片,再经熔融单组分纺丝和熔融复合纺丝制得铜改性抗菌防螨PA6纤维。对铜抗菌剂的形貌结构和界面相容性,抗菌防螨PA6切片的热稳定性和可纺性以及纤维的铜含量、力学性能和抗菌防霉防螨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酸包覆球形铜抗菌剂的分散性较好,且与PA6基体相容性良好,抗菌防螨PA6切片的热稳定性、可纺性良好;铜改性抗菌防螨PA6纤维的颜色均匀性一致,纤维制成率高达88%,铜改性PA6拉伸变形丝的断裂伸长率为29.95%,断裂强度达到4.43 cN/dtex;洗涤50次前后铜改性抗菌防螨PA6纤维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大于99%,其织物防霉等级达到0级,螨虫驱避率达到89%,抗菌防霉防螨性能高效耐久。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消费者夏、秋季节家用盖毯或床单类面料的需求,设计、开发了聚乳酸盖毯面料。该面料除具有一定的凉感、抗菌防螨功能外,还具有手感滑爽柔软、吸湿透气、快干和抗起毛起球等性能,面料产品用于家纺领域,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2.
赵博 《江苏丝绸》2008,(1):11-12
介绍了防螨抗菌粘胶长丝的性能特点,该纤维具有与其它纤维不同的风格特征,它是一种新颖的功能性纤维,开发的产品性能良好,保健功效好,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3.
艾草弗莱特抗菌针织居家面料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艾草纤维的天然抗菌功能,结合铜牛专利弗莱特纱特性,开发全谱抗菌的居家休闲健康面料,包括艾草弗莱特隐条提花双面面料和艾草弗莱特盖棉双面面料。介绍编织工艺及技术难点,测试织物的物理性能、抗菌性能、抗静电性能等。结果表明,所开发的面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抗静电效果,物理指标均符合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FZBTN0003—2019《铜牛针织产品》及相关功能性标准要求,是开发功能性健康居家休闲产品的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14.
从原料选择、编织工艺、染整工艺3方面,介绍新型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针织运动面料的设计思路及开发工艺。选用16.67 tex/144 f石墨烯复合涤纶,在佰源BYJM20型双面圆纬机上开发双面结构的起绒针织面料。详细介绍编织工艺及注意事项、染整工艺及技术要点,测试产品的基本性能及远红外法向发射率、蓄热升温值,同时与市场同类蓄热保暖火山岩快热涤纶、远红外印花(纳米陶瓷粉)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针织面料远红外功能佳,蓄热升温值高于同规格火山岩快热功能面料、远红外印花功能面料,最高温差可达7~8℃,且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功能持久,可满足消费者对秋冬季户外运动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从原料选择、编织工艺、染整工艺3方面,介绍新型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针织运动面料的设计思路及开发工艺。选用16.67 tex/144 f石墨烯复合涤纶,在佰源BYJM20型双面圆纬机上开发双面结构的起绒针织面料。详细介绍编织工艺及注意事项、染整工艺及技术要点,测试产品的基本性能及远红外法向发射率、蓄热升温值,同时与市场同类蓄热保暖火山岩快热涤纶、远红外印花(纳米陶瓷粉)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针织面料远红外功能佳,蓄热升温值高于同规格火山岩快热功能面料、远红外印花功能面料,最高温差可达7~8℃,且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功能持久,可满足消费者对秋冬季户外运动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以两种木棉纱线为原料,分别进行了两种面料的织造,再与3种经过整理的木棉针织面料进行防螨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整理的木棉面料未达到国家标准所规定的防螨织物所要求的指数。可知,采用的整理工艺对木棉面料的防螨性能产生了破坏。检测数据显示,提高木棉纤维在产品中的含量是生产具有防螨功能面料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其中一种自织的木棉面料的本身特性,设计了不同的后整理工艺,选择手感最好的面料进行防螨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经过后整理工艺设计的木棉织物能够保持其防螨功能。  相似文献   

17.
魏伟  亓林敏  毛雷 《中国纤检》2014,(21):87-88
分析了竹浆纤维、竹炭纤维和长绒棉的性能特点,并结合原料的性能对混纺纱工艺进行探讨,对各工序的关键技术进行优化,最后对所开发的纱线性能进行测试,产品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可为针织企业开发具有抗菌防臭功效和柔软舒适手感的针织面料提供差异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基于Cleancool纤维优良的抗菌性和芯吸导湿功能,通过两个实际案例,详细介绍采用天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开发抗菌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的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对开发的面料进行抗菌性、吸湿性、速干性以及抗起毛起球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实现了面料的安全有效抗菌及吸湿速干或单向导湿功能,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优良。进一步根据面料开发实践,对面料的安全抗菌原理和吸湿速干原理进行详细理论分析,为抗菌安全、吸湿速干针织面料的开发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9.
银系抗菌涤纶/竹浆针织混纺面料是由抗菌性优良的银系抗菌涤纶纤维和竹浆纤维混纺而成,因此其面料具有了很好的抗菌性能,为了不影响针织面料的抗菌性能,对前处理工艺以及染色工艺都做了优化,但是抗菌性能仍有所下降,为此,本文使用抗菌整理剂对面料进行了后处理,详细探讨了抗菌剂用量、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对抑菌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面料经过后整理,抗菌性能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20.
利用发热纤维璐奈丝(Renmiss[A.H.F])特有的吸湿发热性能,并通过筛选适当的编织结构开发制成针织面料,改变了传统保暖面料厚重臃肿的形态,使保暖面料具有了轻、薄、柔、暖的特有功能,这种面料将成为今后保暖面料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发热纤维保暖面料的开发过程,为企业生产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