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市某水厂二期工程设计总规模为40万m3/d,近期规模为20万m3/d,采用江河水和水库水双水源。设计近期出厂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其中浑浊度要求在0.50 NTU以下,远期出厂水质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要求。为灵活应对两个不同水源浑浊度变化大、高藻、可能出现微污染的原水水质特点,该厂采用了“预沉池+高效沉淀池+高速滤池”的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同时,厂区预留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用地,以满足将来更高品质供水要求。实际运行一年结果标明,强化常规处理工艺运行稳定,出厂水浑浊度控制在0.15 NTU以下,实现了优质供水,提升了供水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安全正遭受着频发的自然灾害和水污染威胁,应急供水是我国供水领域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文中以超滤(UF)和反渗透(RO)为核心技术,采用模块化组合,设计集成了一款针对不同复杂水源(高浊度、微污染水、苦咸水、低温低浊水、高藻水等原水)的应急净水车,出水水质能够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具备较强的技术可行性和应急供水能力。  相似文献   

3.
左俊芳  宋延冬  王晶 《现代化工》2011,31(Z1):397-400,40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碟管式反渗透(DTRO)移动应急供水设备,对它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应用范围等进行了介绍。事实证明,DTRO移动应急供水设备具有机动灵活,性能稳定及高可靠性等特点,并且能够处理各种水质的水源,经检测,出水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源存在有机污染问题,开发了一套应急供水设备。研究了"电絮凝-气浮分离、超滤膜、活性炭吸附和氯消毒"集成工艺对原水浊度、COD_(Mn)、氨氮、铁等常规水质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集成工艺对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浊度、COD_(Mn)和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9.1%、67.5%、66.2%。其中,电絮凝-气浮分离工艺对COD_(Mn)和UV_(254)的去除起主要作用,对铁也有68.5%的去除率。设备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供水水量为53.4m~3/d,能满足突发应急状况下10 000人/d的饮用水需求,为解决突发状况下饮用水的应急供应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5.
某城区供水采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根据该城区现状,以及进水水质条件和出水水质要求,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预氧化-常规处理-预留深度处理的工艺方案。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完全符合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混凝-沉淀-超滤-消毒组合工艺在南方某水厂的应用情况,从原水水质、工艺选择、产水水质、制水成本等方面讨论了超滤膜工艺的优缺点。运行结果表明,超滤膜系统在进水浊度低于5 NTU,余氯质量浓度低于0.6 mg/L,p H值为7.2~8.0时,其出水浊度低于0.1 NTU,细菌去除率高于99.99%,其它指标均不高于进水相应指标,出水水质满足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江苏某水厂原水中氨氮、高锰酸盐指数、铁等指标长期超标,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为微污染原水。针对原水水质特点,改造后的水厂净水工艺采用“预处理工艺+常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的全流程净水工艺,其中预处理采用生物预处理工艺,常规处理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工艺,深度处理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改造后工艺运行稳定,对原水中的浑浊度、氨氮、高锰酸盐指数、铁、色度等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厂水水质指标稳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其中出厂水浑浊度、氨氮、高锰酸盐指数、铁、色度分别稳定在0.5 NTU、0.5 mg/L、3.0 mg/L、0.05 mg/L、5度以下,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6%、88.8%、73.3%、96.9%、82.9%。  相似文献   

8.
陈虹  张亮  林春敬  陈海松 《净水技术》2022,(4):164-168+174
受地理环境影响,深圳东部地区水库原水呈低浊特征,常规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后因缺少聚核,絮凝沉降效果不佳,易导致仅有常规工艺的水厂出水浑浊度及余铝超标,造成供水安全潜在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深圳A水厂采用优化排泥水回收比例、辅助投加石灰、适度提高排泥频次等措施,有效改善了混凝效果,提升了出水水质。长期实践结果表明,在原水平均浑浊度为1.57 NTU,通过回收排泥水将原水浑浊度提高至10 NTU左右,并联合投加5.0~6.0 mg/L PAC和3.0 mg/L石灰时,可使出厂水和管网末梢铝浓度分别降低48.9%和43.1%;浑浊度分别降低10.7%和85.4%,其他各项水质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上述结果表明,A水厂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切实可行,可有效解决出厂水水质中余铝及浑浊度偏高问题,避免出水水质铝超标风险,可为存在同类问题的水厂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某大型水厂受原水水质波动影响,部分水质指标如氨氮和CODMn超标。另外,部分构筑物建设年代久远,设计标准不符合新的规范要求,因此有必要在不停产的前提下,对原有工艺、构筑物进行了改造。经改造后,目前出水连续多年稳定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与《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双标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郭兆学  郭慧 《净水技术》2022,(4):141-148
北方某地区水厂因原水水质存在总氮和硫酸盐等指标超标、出水高锰酸盐指数(CODMn)接近限值等问题,须增设深度处理工艺以提高供水水质。文中根据北方某水厂及其水源现状,对纳滤、臭氧活性炭两种深度处理工艺进行详细比选,最终确定臭氧-活性炭作为该水厂的深度处理工艺,该工艺技术成熟,投资与运行成本低,水耗较少。文中还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设计特点、主要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工程实践证明该工艺出水效果稳定,有机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自然灾害及战时临时供水,研制开发了一套集成式海淡两用净水车,该设备采用石英砂过滤、活性炭吸附及反渗透(RO)为主要净水工艺,可针对地表水、地下水及海水进行处理,出水达到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分析岛礁典型雨水处理系统的雨水水质特点,从卫生学角度探讨雨水直接用于岛礁饮用水保障的可行性。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检测水质,并比较岛礁雨水水质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低矿化度饮用水矿化卫生标准》(GJB 1335—92)的差异。结果表明,岛礁雨水15项水质指标均符合GB 5749—2006;其中镁1.40 mg/L、钙5.18 mg//L、硫酸盐3.14 mg/L、重碳酸盐33.7 mg/L,低于GJB 1335—92的适宜浓度范围,属于典型的软水。雨水直接用于岛礁饮用水保障是可行的,但长期饮用雨水对人们健康可能会有影响,建议调整岛礁雨水水质,使其符合GB 5749—2006、GJB 1335—92,从而更好地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赵爱俊 《山西化工》2022,42(1):17-18,24
采用山西省某地表水厂生活饮用水净化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在原水中投加不同盐基度(73%~88%)的聚氯化铝(PAC)混凝剂,投加量为2.0 mg/L(以Al2O3计),可控制沉淀水浊度在0.2NTU~0.4NTU,明显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的限值(1NTU).盐基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某老净水厂原工艺设计执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86),设计出水水质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改造工程在原厂区内进行,无新增用地。本次改造为达到设计要求,降低工程规模,改造现状构筑物主要包括斜管沉淀池、双阀滤池、虹吸滤池、配水泵房;增加深度处理工艺、排泥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工艺改造后设计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相似文献   

15.
《广东化工》2021,48(4)
乌海市某净水厂以地下水为水源,原水具有高矿化度、高硬度等特点。净水厂采用"机械澄清池+多介质过滤器+内压式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并采用反渗透产水与超滤产水勾兑的形式降低反渗透设备投资。净水厂供水规模为1.4万m3/d,产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反渗透浓水送往园区污水厂实现零排放处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集泰安周边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的取水点为调查对象,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1]),对其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进行探究,比较不同水源的水质差异。为居民饮用优质、安全、合格的饮用水提供参考依据,为进一步改变水质、保护水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林  许龙  樊华青 《江西化工》2008,(3):175-17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和《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发布时间相隔不到2年。本文通过对两者适用范围,检验项目、指标限值和编制理念的比较,说明两者的差异和共性,认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更适合我国国情,更具操作性,最后笔者展望了新标准实施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改进水质的多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源突发性铬(Ⅵ)污染风险,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硫酸亚铁还原沉淀法对铬(Ⅵ)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硫酸亚铁还原沉淀法是可行的突发性铬(Ⅵ)污染应急处理方法,反应在较短的时间(10 min)内即可达到平衡;在不改变原水pH(7~8)条件下,当硫酸亚铁投加量为16 mg/L,铬(Ⅵ)污染强度为2.00 mg/L时,铬(Ⅵ)去除率达99.1%,出水铬(Ⅵ)与铁质量浓度分别为0.019、0.021 mg/L,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浸入式和压入式膜工艺处理滦河水,并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浸入式和压人式膜系统对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膜工艺出水水质都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浸入式膜在去除浊度和产水率方面具有优势;压入式膜在去除CODMn、UV254和运行费用方面具有优势;在去除菌藻及膜污染速率方面,两种膜工艺几乎相同.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压入式膜工艺处理原水,采用浸入式膜工艺处理反洗水.这样既提高了膜系统的产水率又保障了出水水质,也降低了运行费用,使膜工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林明榕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10):191-196,170
通过对某城市供水厂水源水、出厂水水质现状的分析。得出结论:1、对于低污染水源水,现有的常规水处理工艺能基本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对出厂水水质106项指标的要求,但对于水源水突发、偶发的水质污染.则难以保证出厂水水质;2、在当前水源水质不断恶化及水源水质对供水厂存在不可预测和不可控的情况下。必须加大对现有水处理工艺的改造力度,增加前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