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楂叶总黄酮酶解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ZTC-Ⅱ型天然澄清剂对山楂叶总黄酮酶解提取液进行了澄清工艺研究。以加入澄清剂后所形成的絮状物的重量为指标,考察了澄清荆(组分A、组分B)的添加次序、用量、作用温度、作用时间、待澄清液pH值、液固比对酶解提取液澄清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澄清剂的加入次序及加入量、待澄清液pH值,液固比对山楂叶酶解提取液的澄清效果有显著影响。与乙醇沉淀法相比,吸附澄清法所形成的絮凝物重量多,澄清效果好,具有生产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甘蔗叶多糖除蛋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小涛  赵超超  邓家刚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0):240-244,247
目的:筛选甘蔗叶多糖除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蛋白质清除率、多糖保留率为指标,比较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法、Sevage法、三氯乙酸法(TCA法)、三氯乙酸-Sevage法清除甘蔗叶多糖中蛋白质的效果,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最佳工艺。结果: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纯化甘蔗叶多糖,且除蛋白最佳工艺为澄清剂用量为6%/3%(B/A),温度为30℃,多糖溶液浓度为3%,时间为1h/1h。结论: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清除甘蔗叶多糖中的蛋白质,且澄清效果与温度和澄清剂用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纯化昆参片水提液的工艺。方法以纯化前后昆参片水提液中总多糖含量和浸膏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乙醇沉淀法、壳聚糖澄清剂和ZTC1+1-Ⅱ澄清剂对提取液的纯化效果,并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ZTC1+1-Ⅱ澄清剂的最佳纯化工艺。结果 ZTC1+1-Ⅱ澄清剂优于乙醇沉淀法和壳聚糖澄清剂,最佳纯化工艺为澄清剂用量5%B+2.5%A,药液浓度0.2 g/mL,搅拌速度100 r/min。结论 ZTC1+1-Ⅱ澄清剂可用于纯化昆参片水提液。  相似文献   

4.
研究猴头菇复合饮品的澄清工艺。以壳聚糖、海藻酸钠、ZTC1+1Ⅱ及水提醇沉不同工艺制备饮品,比较总固体物、总多糖、三萜及腺苷的含量和澄清度,应用正交实验优选出ZTC1+1Ⅱ澄清剂最佳澄清工艺:浓缩液温度在30℃、浓缩液的浓度为1∶8(g/mL)、澄清剂的用量为先加入B8%(W/W),后加A4%(W/W)。结果表明,ZTC1+1Ⅱ澄清剂作为猴头菇复合饮品制备中的澄清剂能有效地保留饮品中的活性成分,且澄清效果稳定,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澄清甜叶菊水提液及其澄清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壳聚糖絮凝剂在甜叶菊提取液澄清过程中的作用。分别以甜叶菊水提液的澄清率和甜菊苷的损失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壳聚糖絮凝的较优工艺条件为:1%壳聚糖溶液投加量2mL/g甜叶菊干叶、甜叶菊提取液质量浓度1g生药/10mL提取液、pH6.0、温度45℃,絮凝时间4h。在该条件下,甜叶菊水提液的澄清率为86.63%,甜菊苷的损失率为6.89%,与膜分离法澄清的效果相近,且无需特殊设备。与传统化学絮凝法相比,壳聚糖絮凝法能更有效地保留水提液中的有效成分,具有絮凝效果好、易生物降解、对环境安全、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以罗汉果干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得到罗汉果甜苷物提取液,加入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GTase),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罗汉果提取物中苷类物质转化为苷V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转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5.5,酶与葡萄糖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0 min、酶与提取液的比1∶1、料液比1∶14g/mL。经测定,得到的反应产物中苷V的质量浓度为0.051 mg/100 mL,比初始提高约2.25倍。  相似文献   

7.
赵翾  李红良  张爱华 《广西轻工业》2010,26(10):19-19,32
研究了明胶-琼脂-硅藻土复合澄清剂对橄榄酒澄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复合澄清剂配方为:2%琼脂0.3mL,2%明胶0.5mL,2%硅藻土0.3m。L加入该配比的复合澄清剂后,橄榄酒透光率达到90.2%,比原酒提高了21.1%。  相似文献   

8.
不同澄清剂在高橙果酒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皂土、干酪素、蛋清液、JA4种澄清剂对高橙发酵原酒进行澄清处理,测定高橙原酒的吸光度值、透光率,观察沉淀物和酒色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皂土的最佳添加量为100mL酒液加3mL;干酪素的最佳添加量为100mL酒液加1mL;蛋清液的最佳添加量为100mL酒液加2mL;JA的最佳添加量为100mL酒液加2mL。干酪素是最佳的澄清剂,澄清条件为:每100mL原酒中加入1mL 1%的干酪素溶液,澄清温度为20~22℃,澄清时间为5~7d。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柠檬凉茶的澄清工艺条件,以透光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了2种酶、2种澄清剂的澄清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果胶酶添加量、壳聚糖添加量、澄清温度和澄清时间对柠檬凉茶透光率的影响,用DPS 7.05软件分析得到4个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酶和澄清剂复合使用比单一使用酶或澄清剂的澄清效果要好,同时确定了柠檬凉茶澄清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150 U/100 mL、1%壳聚糖添加量0.3 mL/100 mL、澄清温度45 ℃、澄清时间75 min,在该条件下柠檬凉茶透光率理论最大值为98.05%。通过试验验证,在实际情况下得到柠檬凉茶透光率为(97.98±0.10)%,说明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在荔枝提取液澄清过程中,分别就果胶酶、纤维素酶、101澄清剂、壳聚糖、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合用及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壳聚糖联合处理时对其中多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几种澄清方法对荔枝提取液中多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各处理的最佳澄清条件下,即果胶酶用量在6mL/L时,多糖损失率为12.2%;纤维素酶用量在10mL/L时,多糖损失率在7%;101澄清剂及助剂都采用9mL/L添加量时,多糖损失率为7.3%;壳聚糖用量为15mL/L时,多糖损失率为9.9%;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用量分别是4mL/L、13mL/L,多糖损失率为10.6%;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使用浓度分别是4mL/L、13mL/L,壳聚糖使用浓度是15mL/L时,多糖损失率为12.8%。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生姜梨酒的澄清度,采用皂土、明胶、壳聚糖和硅藻土4种澄清剂对生姜梨酒进行澄清处理。利用单因素实验,对比研究了皂土、明胶、壳聚糖、硅藻土4种澄清剂对生姜梨酒透光率和色度的影响,并对澄清后的生姜梨酒进行了理化指标、感官评定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5℃下澄清48 h,4种澄清剂的最佳澄清浓度分别为皂土0.25 g/100 mL、明胶0.05 g/100 mL、壳聚糖0.06 g/100 mL、硅藻土0.04 g/100 mL,与自然沉降法相比,经澄清剂处理后生姜梨酒的透光率由80.20%提高至90.20%、85.70%、86.13%、85.00%,其中皂土的澄清效果最为理想,透光率达90.20%,感官评分由65.00分提高至84.30分,挥发性醇类和酯类物质较为丰富,且口感丰满,香气怡人。  相似文献   

12.
以罗汉果为实验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罗汉果甜苷V的含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曲面分析优化高含量罗汉果甜苷V亚临界水纯化的工艺,并通过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来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亚临界水最佳纯化工艺为pH 5.01、温度130.39℃、压力8.45 MPa、洗柱体积2.41BV,在此条件下罗汉果甜苷V含量为82.35%、重量为21.63 g、收率为81.57%,其含量值接近预测值。同时,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发现,罗汉果甜苷V浓度为1.2和1.4 mg/mL时,其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49.19%和47.56%,分别为Vc的0.54倍和0.49倍,说明罗汉果甜苷V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在作为天然甜味剂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在药用或保健品中作为功能性辅料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使用ZTC-101澄清剂对速溶茶工业化生产中不同阶段的绿茶提取液进行试验,研究ZTC-101澄清剂处理绿茶提取液的效果及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将绿茶生产中不同阶段的茶提取液作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ZTC-101澄清剂对绿茶提取液的工艺条件。以绿茶提取液的浊度和透光率为指标,重点探讨了澄清剂添加量、茶提取液的浓度、pH值、澄清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茶提取液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ZTC-101澄清绿茶提取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澄清剂添加量为0.6%,选择生产中的陶瓷膜截留液,温度维持在50℃,pH值维持在4~6。【结论】ZTC-101澄清剂适用于速溶茶工业化生产中陶瓷膜截留液的澄清,经济实用,可用于速溶茶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将天然高分子甲壳素作为澄清剂的主体,研制甲壳素-麦饭石复合澄清剂。将80目麦饭石与甲壳素的0.5%盐酸溶液按1:1.2(g/mL)混合制成固体复合澄清剂,用其来处理保健食醋和果醋。得出最佳澄清工艺条件:澄清剂添加量1.0g/100mL、室温搅拌6min。分别用甲壳素、麦饭石对保健食醋和果醋都有一定的澄清效果,而复合澄清剂中的甲壳素与麦饭石的良好的澄清作用相互促进,澄清效果更加显著。澄清后的保健食醋具有琥珀色透明液体。甲壳素-麦饭石复合澄清剂对果醋的澄清效果比保健食醋更加显著,对其他营养成分的影响较小,说明甲壳素-麦饭石复合澄清剂是一种优良的澄清剂。  相似文献   

15.
以透光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膨润土和果胶酶澄清夏黑葡萄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夏黑葡萄汁的最佳澄清工艺。结果表明:膨润土澄清夏黑葡萄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膨润土添加量8 mg/mL,温度50℃,时间100 min,此条件下透光率为85.2%;果胶酶澄清夏黑葡萄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6 mg/mL,温度35℃,时间180 min,此条件下透光率为76.3%。  相似文献   

16.
以罗汉果和陈皮为原料,分别采用冷凝回流和超声提取工艺得到浸提原液。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硅藻土、明胶、壳聚糖和活性炭4种材料作为澄清脱色剂在不同添加量时的澄清脱色效果,获得罗汉果、陈皮浸提液最佳的澄清脱色工艺条件。最佳澄清脱色条件为:罗汉果浸提液选用澄清脱色剂为活性炭,活性炭加入量为4 g/L,透光率达到最大值93.8%,色度为最小值3.24;陈皮浸提液选用澄清脱色剂为明胶,1%明胶溶液加入量为0.24%,透光率达到最大值98.3%,色度为最小值1.375。  相似文献   

17.
何安乐  熊瑶 《食品科技》2023,(1):188-196
以罗汉果为原料,罗汉果甜苷V含量和质量为考察指标,基于大孔吸附树脂在单柱和串柱的条件下,对罗汉果甜苷V竞争性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筛选了D101、AB-8、DM130、LX-100B、LX-T28、D101C型6种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确定LX-T28型大孔吸附树脂为纯化罗汉果甜苷V的最佳树脂;同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分析优化了LX-T28型大孔吸附树脂在串柱条件下,罗汉果甜苷V竞争性吸附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高径比4.82:1、上柱流速0.54 BV/h、低度乙醇浓度12.15%、高度乙醇浓度61.33%。在该条件下,柱Ⅱ获得的罗汉果甜苷V的含量和质量分别为84.72%和74.05 g,该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03%、1.79%,这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优化LX-T2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罗汉果甜苷V竞争性吸附的工艺。  相似文献   

18.
果酒中的蛋白质是果酒产生浑浊沉淀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分析了常用的几种单一澄清剂及复合澄清剂对黑莓果酒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澄清剂为明胶-单宁复合澄清剂,其添加量为明胶1.32 mL/100 mL,单宁0.41 mL/100 mL,此时黑莓酒的蛋白质含量降至96.96 mg/L,蛋白质的去除率达到25.0%,透光率达到91.8%,总酚含量下降了35.8%,总糖含量以及色度变化微弱。  相似文献   

19.
复合澄清剂处理柚子发酵酒的澄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柚子果酒难以澄清的情况,采用硅藻土、壳聚糖、木瓜蛋白酶、明胶、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皂土6种澄清剂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其对柚子果酒的澄清效果。以透光率和感官品评为评价指标,选取澄清效果较好的澄清剂进行复合,并优化澄清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皂土和壳聚糖为最佳澄清剂,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柚子果酒的最佳澄清工艺为:皂土-壳聚糖澄清剂质量比为0.75∶1.00、处理温度35 ℃、处理时间11 h。在此优化条件下,柚子果酒透光率达91.7%,比原果酒的透光率提高了35.5%。  相似文献   

20.
天麻茶酒浑浊和沉淀现象严重影响感官和质量,为提高天麻茶酒的澄清度,采用(皂土、明胶、壳聚糖、硅藻土、果胶酶)5种不同浓度澄清剂对酒体进行澄清处理。对比5种澄清剂对天麻茶酒透光率的影响,结合感官评分确定最佳澄清剂,再对最佳的澄清剂澄清后的酒样进行理化和抗氧化性测定。结果表明:澄清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酒体透光率,其中以0.002 g/mL的果胶酶澄清效果最佳,透光率达(99±0.02)%,酒样浅绿透亮,香气浓郁及有淡淡的蜂蜜味,天麻、茶味协调,涩酸适宜,回味微甜。感官评分为 89分。测得酒精度为(8±0.01)% vol,总酸含量(4.81±0.01)g/L,总糖含量(18.85±0.13)g/L,多酚含量(2.57±0.33)g/L,黄酮含量为(3.12±0.12)g/L 及可溶性固形物为(0.64±0.16)%,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8.99±0.64)%,总抗氧化力为(142.2±0.56)mmol/mL,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7.5±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