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有效回收大型水生植物发酵液中磷,选择挺水植物西伯利亚鸢尾(Iris sibirica L.)和圆币草(Hydrocotyle vulgaris)进行发酵试验,分析不同pH值下发酵液中磷回收的效率和纯度,探索羟基磷酸钙(hydroxyapatite,HAP)结晶法回收水生植物发酵液中磷酸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鸢尾和圆币草发酵液中钙磷摩尔数比分别为2.7和10,镁磷比分别为1.4和1.6,适合采用HAP法回收磷酸盐。不同水生植物发酵液调节pH值回收磷曲线相似,在pH为8.5时西伯利亚鸢尾和圆币草发酵液磷酸盐回收率分别达到89%和91%,产生的羟基磷酸钙沉降性能良好。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pH为8.5时沉淀物中P2O5质量分数超过25%,羟基磷酸钙为主要成分。pH调节超过8.5后沉淀物中碳酸钙含量会随着pH上升而不断增加,影响羟基磷酸钙的纯度,因此,回收磷酸盐适合的pH值为8.5。  相似文献   

2.
复合除磷材料在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除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高效复合除磷材料(EPRC)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进行了间歇性和连续性填料柱试验.结果表明:除磷率同出水pH显著相关.间歇性填料柱反应10 h后出水TP稳定在0.5 mg/L以下,pH升高至9~9.7.连续性填料柱出水TP随流量增大而升高,流量小于40 mL/min时,出水TP稳定在0.5 mg/L以下.在流量为40 mL/min时,若将TP从3 mg/L降至0.5 mg/L以下,采用高效除磷材料的成本约为0.10元/m3.  相似文献   

3.
污水处理厂回流液中回收磷酸铵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安华  孙体昌  宋存义  邢奕 《给水排水》2006,32(Z1):115-118
用污水处理厂回流液进行磷酸铵镁(MAP)沉淀试验,研究化学沉淀法回收MAP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pH为8~11时生成沉淀的主要成分为MAP;当pH为10,药剂配比n(NH+4)∶n(Mg2+)∶n(PO43-)控制在1∶1∶1和1∶1.4∶1时得到的晶体纯度高,前者形成的沉淀量为5.3 g/L,氨氮去除率为90.86%;后者形成的沉淀量为5.74 g/L,氨氮去除率为95.84%.分析表明从回流液中回收MAP可以大幅降低处理成本以及系统的氮磷负荷,还可解决MAP结垢问题,实现资源的再生.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中微生物可利用磷(MAP)的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细化了微生物可利用磷(MAP)的测定方法,采用配水试验得出不同磷浓度与对应浓度下生长的P17菌最大菌落数N_(max)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试验测定的MAP产率系数为1.10×10~9CFU/μg PO_4~(3-)-P,MAP测定适用范围为0.5~10μg/L(以PO_4~(3-)-P计)。经过分析提出MAP测定可以用第3,4天的P17菌落数最大值代替最大菌落数N_(max),减少了MAP测定工作量。对某市给水处理工艺和配水管网中MAP占总磷的百分比分析表明,微生物可利用磷与总磷并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劲松 《给水排水》2012,38(5):137-139
以米菲司酮生产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A/O工艺的容积负荷、pH、水力停留时间以及混凝沉淀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良好,在进水pH为8.0~8.5,容积负荷为0.6 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90 h条件下,经混凝沉淀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美国迈阿密大学土木工程和化学系进行了六价铁酸盐离子作消毒剂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pH值为7.5时,投加少量的FeO_4~(-2)(1×10~(-5)M),至少1分钟的接触时间,杀除埃氏大肠杆菌的效果为99%。pH值为8.0~8.5时,投  相似文献   

7.
调研了4座市政污水处理厂的除磷效能、污泥活性以及微生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出水总磷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但污泥性能差异显著。活性污泥厌氧释磷率和好氧聚磷率范围分别是0.224~7.77mg/(gVSS.h)和0.386~7.9mg/(gVSS.h)。聚磷假丝酵母菌(Accumulibacter)比例较低,为3.8%~8.7%,聚糖假丝酵母菌(Competibacter)为3.2%~9.1%。进水乙酸含量和乙酸吸收率,厌氧释磷率和好氧聚磷率间都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表明污水中可利用碳源的数量和磷素的比例极大影响污泥除磷性能。故控制工业废水排入,适当添加碳源,或设置独立的前置反硝化池有望增加污水处理厂的除磷效能。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区城市污水碳量严重偏低、碳氮磷比例失调,其同步脱氮除磷一直是个难题,为此以SBR法进行反硝化除磷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试验表明:缺氧段硝酸盐负荷决定反硝化吸磷效果,在硝酸盐足量情况下,缺氧除磷率达到99.4%.通过对ORP与pH的在线监测发现,ORP无法作为缺氧吸磷过程的控制参数,pH可以指示缺氧吸磷情况.以亚硝酸盐氮作为电子受体研究发现,15 mg/L以下的亚硝酸盐氮可以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吸磷作用,当亚硝酸盐氮浓度达到23.8 mg/L时,反硝化吸磷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厌氧初始pH在6~8变化时,厌氧释磷量随着pH的升高而增加,pH变化只影响厌氧释磷量,不影响释磷速率.缺氧初始pH降到6时,反硝化吸磷效果变差,缺氧段pH偏碱性条件下,反硝化除磷仍能够稳定进行.  相似文献   

9.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化学强化除磷单元药剂选择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化学除磷工艺补充处理河南某污水处理厂的改良氧化沟脱氮工艺二级处理出水,以达到深度除磷目的,使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的要求。分析聚氯化铝、聚硫酸铁和三氯化铁三种混凝剂对二级出水中总磷的去除效果,并确定其最合适的投加量。试验结果显示当二级处理水总磷为2~3 mg/L,出水总磷达到0.5 mg/L要求时,投加量:氯化铁聚氯化铝聚硫酸铁,即氯化铁的投加量最少;年投加混凝剂的费用:聚氯化铝氯化铁聚硫酸铁。综合考虑,最合适的混凝剂为聚氯化铝,其最合适的投加量为59 mg/L。  相似文献   

10.
IOC-SBBR-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在猪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内外循环厌氧反应器( IOC)-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猪场废水,工程规模为100 m3/d,投资98.8万元,运行费用约为1.11元/m3.通过向厌氧消化液添加30%原水,SBBR脱氮除磷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深度脱氮除磷.经过一年的调试运行,工艺对CODCr 、BOD5、SS、NH3 -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6.5%、93.2%、96.2%、89%、86%,出水各项指标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6-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