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1概述 我公司是一家以焦煤为原料的中氮企业,年产合成氨8万t,尿素13.2万t.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出路,求发展,我公司于1996年5月份筹资1500万元建成了一套年产2万t联醇装置,而且一次开车成功.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8.13合成新系统联醇装置设计年产粗甲醇25kt,于2004年4月投入生产,而且一次开车成功,为公司注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1 铜液成分 根据碳化法合成氨流程生产碳酸氢铵的多年生产实践,在变换气中CO含量(3~3.8)%,碳化气中CO_2含量≤0.2%,H_2S含量<0.01g/m~3的情况下,制定了铜洗工段铜液成分,其中总铜含量:2~2.5mol/L;高价铜(Cu~(++))含量:0.3~0.4mol/L;铜比(Cu~(+)/Cu~(++)):5~8;总氨含量:9~12mol/L;醋酸含量:2.2~2.7mol/L;残余CO_2含量:0.8~1.2mol/L。以保证铜洗气中CO+CO_2含量≤25×10~(-6)。铜液成分的上述指标不仅符合生产实际需要,而且确保了生产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5.
联醇尾气中甲醇含量对铜液吸收能力的影响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内小合成氨联醇生产 ,甲醇生产能力在 5~ 2 0 kt不等 ,合成压力有 5 .0、 1 2、 32 MPa,分醇温度为 30~ 40℃不等。本文研究的是 1 2 MPa联醇工艺。多数联醇工艺是利用旧设备七拼八凑组合起来的 ,没有进行严格的工艺计算 ,不是正规设计院设计的。其中 ,醇分内件多是仿照合成氨氨分内件改造而来 ,凑合使用 ,分离效果差 ,往往使尾气中夹带过多的甲醇。这些甲醇带入铜洗系统 ,会损伤铜液的成分 ,降低铜液的吸收能力 ,有的还使铜液由蓝色变成灰色 ,甚至变为酱油般的棕色。铜洗尾气中若有 ( 30~ 5 0 )× 1 0 - 6的甲醇 ,便对合成氨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山东恒通化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化肥厂合成氨系统醇氨生产能力为180kt/a。原料气的最终净化仍然采用铜洗精炼工艺。铜洗装置有两台铜洗培(Φ1000mm和Φ700mm),1台Φ2000mm的再生器。自1995年两台铜塔改用规整填料以来,工艺操作相对稳定,尤其是合成系统增加联醇装置后,经过调整优化工况,铜洗装置的负荷大幅度降低,工艺操作平稳,各项消耗也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结合20万t/a低压甲醇装置甲醇贮罐的工程设计实例,从贮罐罐顶、罐壁、罐底、贮罐附件等方面阐述了甲醇贮罐结构设计的要点;提出了合理选择设计参数、合理确定贮罐结构形式等优化设计的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别论述了采用变压吸附法(PSA)和膜分离法回收甲醇合成放空气的特点,对2种回收方法的回收量、回收率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膜分离技术的有效气体总回收率、惰性气体排放率均高于PSA。能耗低于PSA。 相似文献
13.
14.
浅析陶瓷薄板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陶瓷砖产量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且陶瓷行业又是高资源依赖行业.笔者就陶瓷薄板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浅显分析,以求达到进一步加快陶瓷砖薄型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16.
对照尿素产品的国家质量标准,从缩二脲、水分、粒度、强度等方面分析了尿素产品质量未能达标的原因,提出并实施了工艺优化、设备改造、设备更新等措施。结果表明,尿素产品优级品率达到99.5%。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大型尿素流化床造粒装置流态化造粒过程的基本机理;分析了大颗粒尿素造粒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造粒系统的床层高度、床层温度、流化风量、喷射风量、喷嘴尿液压力以及蒸发系统中的尿液浓度、缩二脲含量、甲醛加入量均对大颗粒尿素的造粒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