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贮存条件和包装材料对小包装食用油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一级大豆油为原料,分析了3种包装材料和3种贮存条件对食用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透明聚酯材料(PET)包装的食用植物油在阳光直射和灯光照射环境下,酸值和过氧化值变化最大,最佳的贮存条件应为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2.
选用12种食用植物油,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用6种包装材料进行了实验,研究食用油的包装材料和储存条件对其氧化指标: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羰基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有色玻璃或有色PET包装材料均不能有效防止食用油氧化指标升高.如果食用油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被正确存放,一星期过氧化值就可超过国家规定的低于7.5mmol/kg的质量标准;一个月过氧化值可达到100mmol/kg以上,茴香胺值与羰基价均达到20 mmol/kg以上.氧化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对食用油的安全消费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食用油氧化稳定性是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货架期。采用加速氧化测定法,通过测定过氧化值(PV)、β-茴香胺值(p-AV)、共轭二烯烃(CD)和共轭三烯烃(CT)等指标研究辣椒茎叶提取物(PLSE)对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加速氧化测定条件下空白对照组大豆油4个指标逐渐增加,抗氧化剂BHT、BHA、TBHQ和提取物PLSE对大豆油氧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100、200mg/kg剂量组PLSE对大豆油4个氧化指标的抑制作用均小于TBHQ(200 mg/kg),10、100、200 mg/kg剂量组PLSE对大豆油氧化指标PV和p-AV的抑制作用强于BHT(200 mg/kg)和BHA(200 mg/kg);而仅200 mg/kg剂量组PLSE对大豆油氧化指标CD和CT的抑制作用强于BHT和BHA。  相似文献   

4.
叶凤凌 《中国油脂》2021,46(6):65-70
将油茶籽油、大豆油、菜籽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分别在不同温度(100~200 ℃)条件下加热2 h,测定酸值、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变化,研究4种食用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4种食用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TBARS值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说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4种食用油的氧化程度均明显增加。与未加热油样对比,4种食用油各指标增量从大到小顺序分别为:酸值,油茶籽油>菜籽油>食用植物调和油>大豆油;过氧化值,食用植物调和油>油茶籽油>菜籽油>大豆油;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菜籽油>大豆油>食用植物调和油>油茶籽油;TBARS值,食用植物调和油>菜籽油>大豆油>油茶籽油。同步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高温下4种食用油自身所含有的酚类吸收峰(360~390 nm)下降或峰形变窄,表征氧化产物的峰(413~520 nm)升高(除调和油),说明4种食用油在发生氧化的同时组分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5.
通过设定不同温度对大豆油进行加速氧化实验,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大豆油的过氧化值,研究分析了大豆油过氧化值随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对氧化时间与对应的过氧化值的对数值进行数值拟合,运用Arrhenius公式对大豆油特定条件下的保质期进行预测,为大豆油产品的科学储存和包装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聚合物包装材料对食用油氧化的影响,以亚麻籽油和不同聚合物包装材料(聚酰胺(PA),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丙烯(PP))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室温和60℃条件下四种聚合物包装材料表面和颗粒对亚麻籽油初级氧化产物及挥发性产物的影响。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材料表面特性、亚麻籽油初级氧化产物及挥发性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包装材料亲水性顺序为PET PP PE PA;在不同温度的氧化条件下,材料表面和颗粒对亚麻籽油产生氢过氧化物速率顺序均为PP PA PE≈PET和PA PP≈PE PET;不同聚合物表面对亚麻籽油在室温及60℃条件下产生挥发性物质总量影响顺序分别为PP PET≈PE PA和PP PA PET PE。聚合物的亲水性对亚麻籽油氧化变化有较大影响,且不同温度下对氧化产物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姜相宇 《中国油脂》2020,45(11):99-103
为探讨大豆油在不同包装材料以及有无抗氧化剂条件下的氧化稳定性,基于1H NMR分别对大豆油自动氧化过程中的一级氧化产物和二级氧化产物峰信号进行量化分析。以墨绿磨砂瓶、白色磨砂瓶、透明玻璃瓶包装的大豆油以及透明玻璃瓶包装的含TBHQ的大豆油作为试验对象,将4组油样置于充足日光灯光照的40 ℃烘箱中进行恒温氧化,定期取样进行1H NMR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H NMR可有效鉴别出大豆油中5种氧化产物,分别为一级氧化产物Z,E型和E,E型共轭烯烃类氢过氧化物,以及二级氧化产物正构醛、E,E-共轭二烯醛和E-共轭烯醛;利用1H NMR可有效监控氧化产物含量,经单因素ANOVA统计分析,抗氧化剂TBHQ(0.05 g/kg)对大豆油储存初期(70 d内)的一级氧化过程有显著的延缓作用(p<0.05),墨绿磨砂瓶包装(避光)对大豆油的二级氧化过程有显著的延缓作用(p<0.05)。  相似文献   

8.
包装方式对花生仁气体密闭贮藏过程中脂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4种包装材料及5种充气方式对花生仁密闭贮藏效果的影响。通过在45℃条件下进行加速老化贮藏试验,以酸价、过氧化值为考察指标,筛选出最佳包装材料和充气方式。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材料对抑制花生仁氧化的贮藏效果大小顺序为:PA/PE 5层共挤袋PA/PE复合12丝袋PA/PE复合10丝袋BOPA/LDPE复合袋;不同充气方式对抑制花生仁氧化的贮藏效果大小顺序为:真空氮气包装真空充混合气体包装真空二氧化碳包装真空包装自然空气包装。通过本次试验表明:PA/PE 5层共挤袋充氮气包装密闭贮藏能有效的抑制花生仁脂肪氧化酸败。  相似文献   

9.
研究微波加热对食用油品质及脂肪酸成分影响,为家庭健康烹调提供理论依据。用家用微波炉的不同加热档位,对菜籽油、大豆油等8种常用食用油加热不同时间,用滴定法测定加热后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GC-MS测定油脂的脂肪酸成分,并以这些指标评价微波加热对食用油品质的影响。在实验所用加热条件下,8种食用油的酸价和脂肪酸成分均未发生明显改变。不同食用油的过氧化值变化曲线有所不同,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调和油的过氧化值随着微波功率和时间增加而上升,玉米油、橄榄油和葵花籽油的过氧化值随着微波功率和时间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微波加热虽然改变了食用油的过氧化值,但酸价尚未发生改变,认为油脂尚未发生酸败,微波加热也没有破坏食用油原有的脂肪酸组成。从微波加热对食用油的品质和脂肪酸成分影响的结果看,可以认为微波加热是日常生活中安全和健康的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10.
对四个等级的大豆油在不同存放条件下的过氧化值、羰基价、茴香胺值等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阳光直射条件下,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不同等级的大豆油被氧化的程度明显不同,贮存样品以过氧化值、羰基价、茴香胺值等氧化指标的上升速度排列:大豆一级油>大豆二级油>大豆三级油>大豆四级油。而在其它贮存条件下,不同等级的大豆油被氧化的程度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等几种食用油在使用过程中不同存贮条件下的氧化稳定性。将食用油启封,放置在不同的环境里,检测其过氧化值和酸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避光存贮31 d,食用油的过氧化值均低于8 mmol/kg,酸值(KOH)达到0.26~0.35 mg/g;而在室内日光直接照射的条件下存贮31 d,各食用油的过氧化值均高于10 mmol/kg,酸值(KOH)达到0.35~0.45 mg/g。实验表明,启封后的食用油,存贮于避光处可以连续使用30 d以上,而置于室内日光直接照射条件下,其连续使用期只有3周。对比实验中,棕榈油氧化稳定性优于其他油脂。  相似文献   

12.
包装材料对高氧气调包装冷鲜肉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调包装能有效延长冷却肉的货架期,但是不同阻隔性的包装材料对冷却肉的保质期影响差异显著,因此选用3种不同阻隔性的包装材料,对冷鲜肉进行高氧气调包装(35% CO2、65% O2),测定冷鲜肉在贮藏期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色泽、挥发性盐基态氮、汁液流失率和pH值等指标,观察不同阻隔性的材料对冷却肉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氧包装条件下,高阻隔材料包装的冷却肉在贮存10d菌落总数已经超标,pH值在贮存期内处于二级鲜肉的范围内;中阻隔包装材料包装的冷却肉菌落总数对数值在保质期内未超过6(lg(CFU/g)),但是肉色保持的较好,感官评价相对较好,但是汁液流失较大;低阻隔包装材料低阻隔性的包装材料菌落变化最大,13d时菌落总数对数值达到6.46(lg(CFU/g)),肉的色泽相对较差,气味和总体可接受性也较差,因此,中阻隔性包装材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香酥虾球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分析铝塑复合膜、镀铝和聚乙烯尼龙3种包装材料对30%N2+70%CO2气调包装下香酥虾球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在47℃的加速试验条件下,通过测定不同贮藏时间香酥虾球的感官评分、过氧化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菌落总数的变化,确定最佳包装材料,同时选用最佳包装材料进行香酥虾球货架期预测。研究发现,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铝塑复合膜包装组过氧化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菌落总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包装组(P<0.05),且铝塑复合膜包装组感官评分比其他包装组高。因此,最佳包装材料为铝塑复合膜包装。对用30%N2+70%CO2气调包装和铝塑复合膜包装后的香酥虾球进行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发现低温可以有效延缓香酥虾球的氧化变质,香酥虾球在25、37℃和47℃下的预测货架期分别为60、52、44 d。  相似文献   

14.
研究水代芝麻油、热榨芝麻油、冷榨芝麻油及从这3种芝麻油中提取的芝麻木酚素对食用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大豆油、花生油中添加这3种芝麻油进行调和可提高大豆油、花生油氧化稳定性,其中添加热榨芝麻油的效果最好;3种芝麻油提取的芝麻木酚素在63℃加热条件下对提高猪油的氧化稳定性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食用油在中式传统煎炒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亚麻籽油4种常见食用油为原料,通过煎豆腐、炒土豆丝两种菜品烹饪过程,分析食用油在煎炒过程中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及傅里叶变换红外(FITR)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菜籽油在煎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大;大豆油在炒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小;花生油在煎炒过程中酸值变化最大,在煎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小;亚麻籽油在煎炒过程中酸值变化最小,在炒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大; 4种食用油在煎炒过程中各脂肪酸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但FTIR光谱显示有少量反式脂肪酸产生。食用油在煎炒过程中各理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均符合食用油国家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品种食用油和煎炸食品对反式脂肪酸形成的影响,本文使用5种食用油(葵花油、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花生油),在一定温度下炸制14批次油条,又依次使用大豆油炸制豆腐、油条和鸡腿,对2种情况下产生的煎炸油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比较反式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炸油条过程中,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均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葵花油中反式亚油酸总含量最多(约12 mg/g),花生油中反式油酸含量最低(约0.6 mg/g),在煎炸过程中,大豆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变化,保持在3.5 mg/g左右。比较可知,不同种类食用油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有较大差异,而使用大豆油分别炸制豆腐、油条和鸡腿时,煎炸油中的反式脂肪酸无显著差异,说明油炸过程中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来源于食用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裂解和异构化,与煎炸食品关系不大。从反式脂肪酸的生成量来看,烹饪过程中长时间煎炸建议使用大豆油,而不适宜使用葵花油。  相似文献   

17.
辛莉  施江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5):317-321
以常见的四种食用油花生油、大豆油、葵花油和菜籽油为研究对象,采用阿贝折射仪测定不同品种、不同成分和含量的混合油脂的折射率,找出折射率变化的规律,为进行食用油分析提供技术支持。在20℃条件下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和葵花油的折射率进行测定,结果分别为1.47161、1.47510、1.47287、1.47514;然后进行两两混合、三三混合,得到混合油中不同油脂含量的变化对其折射率影响的关系。花生大豆、花生菜籽和花生葵花混合油脂的折射率随着花生油含量的变化方程式分别为:y=-0.00034x+1.475、y=-0.00017x+1.4733、y=-0.00034x+1.4751;大豆菜籽混合油的折射率随菜籽油含量的变化方程式为:y=-0.00021x+1.475。三种混合油中不同成分的含量变化对食用油折射率的影响为简单的一次函数关系:Y=1.472679143-0.0008354285714X1+0.0025622857143X2(X1代表花生油含量,X2代表大豆油含量)。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和聚乙烯/尼龙/聚丙烯(PE/PP/PA)包装材料对大米进行包装,在恒温恒湿(温度37℃,湿度70%)贮藏条件下,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大米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包装材料的大米水分均有所降低,蒸煮品质下降,淀粉酶活力和脂肪酶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脂肪酸值升高;PVDC包装材料组各项指标变化程度均低于PE/PP/PA包装材料组。在恒温恒湿贮藏条件下,PVDC包装材料能更好地延长大米保质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水酶法提取的大豆油为原料,在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以大豆油的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共轭三烯值为评价指标,评价其氧化稳定性。基于过氧化值变化确定氧化诱导时间IP,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得到水酶法大豆油的活化能。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水酶法大豆油的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共轭三烯值均增大,其中在60℃条件下过氧化值与储藏时间呈显著相关;水酶法大豆油的活化能为72.10k J/mol。水酶法大豆油在储藏过程中要注意低温保藏。  相似文献   

20.
蛋卷是一种高糖度高脂肪的焙烤食品,包装材料的正确选择直接关系到蛋卷产品的货架期。以目前焙烤企业常规的包装材料包装蛋卷,研究在储存期内不同包装材料对蛋卷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包装材料中,双层镀铝复合膜效果最好;各个理化微生物指标中,水分指标对货架期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