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不同气候地区人们的着装特点,分析了在冬季供暖条件下,室外温度与室内服装热阻的关系,提出在热适应模型中,服装热阻是影响室内热舒适参数的重要因素,分析进入室内后服装对PMV的影响,以及改变服装热阻对建筑节能的意义。利用P.O.Fanger的热舒适方程,计算不同条件下服装热阻对PMV的影响,得到不同气候地区室内热中性时的设计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速和湿度的取值范围,并提出考虑室外气候对服装热阻有影响时室内设计参数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2.
环境因素及综合因素对PMV指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光  田永铮  赵华  王破 《建筑节能》2007,35(3):11-16
简要介绍热舒适评价,以Fanger提出的热舒适性评价指标PMV及相应参数PPD为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非空调住宅建筑冬夏两季不同参数时的PMV和PPD值,列表并结合绘图分析了空气温度、服装热阻、空气相对湿度及空气流速对PMV指标的影响程度。引入量纲分析的方法,构造了一个由空气温度、服装热阻和人体新陈代谢率综合作用的参数,并证明其合理性,并提出修正方案。  相似文献   

3.
新陈代谢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通过PMV计算程序,分析代谢率对PMV的影响,并对影响人体热感觉和热舒适度的多种因素中比较重要的新陈代谢因素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程度重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衣服热阻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通过PMV计算程序计算了不同衣服热阻在不同风速和不同温度下的PMV值,得出夏季适当地降低衣服热阻,提高室内设计温度及风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选取天津市黄花店镇农村两处活动场地,进行问卷调研与实地测量,获取4~7岁儿童的热感觉数据。通过优化儿童代谢率、服装热阻,测量热舒适指标PMV数据;通过优化针对4~7岁儿童的热感觉投票问卷,对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热感觉投票TSV数据。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三方面的对比分析:①评价PMV热舒适指标对户外活动儿童的适用性;②归纳出户外活动中儿童与成人的热感觉差异;③提出改善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热舒适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安地区某使用蒸发式空调器的学生宿舍,对空调器应用效果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针对测试结果,并结合热舒适性的计算公式,在相关简化条件下,利用FORTRAN语言编程,计算出测试时间段内宿舍的PMV值、PPD值、ET*值和SET*值。同时,研究宿舍内空气干球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服装热阻四个因素变化时对宿舍内PMV值、ET*值和SET*值的影响状况,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西安地区学生宿舍内最舒适的温湿度参数范围,以及最合理的服装热阻值和空气流速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上海地区人体热感觉和适应性热舒适现状,通过环境参数测量和问卷调查结合的方式来分析和探讨室内外气候条件、服装热阻、热感觉等关系。本文主要涉及自然通风建筑内人体热感觉和热中性温度随季节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适应性热舒适研究中,人体中性温度与室外环境温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得到的上海地区适应性热舒适模型可为适合我国自身特点的热舒适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焦作地区热计量住宅的地暖及散热器用户进行了持续2个供暖季的现场调查,测量了室内热环境参数,并调查了居民的热舒适状况.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地暖和散热器用户的服装热阻、热感觉及热期望反应均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与散热器末端相比,地暖用户拥有较低的热中性温度及可接受温度下限.采用地暖末端提高了人们对低温环境的接受度,同时降低了对高温环境的期望.在满足人体热舒适的同时,地暖末端还可节省供暖能耗.以PMV为评价指标的国际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分户热计量采暖建筑.本研究为采暖末端的选择以及室内热环境的参数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宿舍是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生活场所,在严寒地区冬季室内热舒适性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休息质量有着较大影响。本文对长春市某大学南北向两间宿舍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黑球温度进行了测量,并计算了房间的PMV值,通过对居住大学生的热舒适评价进行调查,探讨影响严寒地区大学学生宿舍冬季热舒适性的因素及提高严寒地区大学学生宿舍冬季热舒适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朝向是影响宿舍热舒适的主要因素,北向宿舍的热舒适度低于南向宿舍的热舒适度,提高服装热阻可以有效提高热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我国乡村与城镇住宅冬季室内热舒适特征的差异,采取现场调研的方法,对黔东南地区83户178名城镇居民及75户145名乡村居民开展了热舒适问卷调查,并利用适应性PMV模型(aPMV模型)中提出的自适应系数λ来量化计算人体自适应水平。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冬季实测热中性温度及80%可接受温度下限均高于乡村居民;城镇及乡村居民人体自适应系数(PMV0)分别为-0.39及-0.46,乡村居民人体自适应水平高于城镇居民。研究认为,服装热阻差异是造成城镇及乡村居民热中性温度差异的重要原因,同时行为调节、心理适应等也对热舒适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商场的主要两类人群——消费者和导购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问卷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广州市某商场展开了夏季热舒适性调研。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的服装热阻与室外温度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而导购员的服装热阻与室内操作温度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消费者的预测和实测热中性温度分别为25.6℃和26.0℃,导购员的预测和实测热中性温度分别为24.8℃和25.0℃;二者PMV曲线斜率均大于MTS,而消费者MTS与PMV曲线斜率分别大于导购员MTS与PMV曲线斜率,导购员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通过自适应性平均热感觉预测模型a PMV,进一步量化了两类人群的自适应水平,其中消费者自适应系数λ1=-0.07(PMV0),λ2=0.27(PM V0),导购员λ1=-0.28(PM V0),λ2=0.42(PM V0)。研究所得热中性温度及热舒适性模型对夏热冬暖地区商场夏季室内温度的优化调控提供参考,同时建议对商场进行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时,应考虑两类人群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长沙市办公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长沙市夏季、过渡季和冬季4栋典型办公建筑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流速等物理参数的实测以及现场人员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了办公类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现状和人体热舒适性情况。结果表明:1)被调查的办公建筑内夏季热湿环境良好,平均温、湿度都比较合适,而冬季室内空气温度偏低。2)各个季节办公建筑内人员平均热感觉投票TSV均比较接近0,说明人们整体热感觉趋于适中,热舒适投票也说明办公建筑内绝大多数人是感觉热舒适的。3)各个季节办公建筑内人员实际热感觉投票TSV与理论PMV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夏季实测热中性温度与理论值非常接近,而冬季实测热中性温度比理论值要低,说明人们对建筑环境具有了更强的适应性。4)夏季、过渡季和冬季人们的服装热阻平均值分别为0.35、0.77和1.42 clo,服装热阻与室内、外温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夏热冬冷地区自然通风学生宿舍春季室内热环境与热舒适状况,采用现场环境参数测试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桂林市某高校宿舍热环境和人体热感觉进行调研,运用统计学分析法对服装热阻、热感觉(TSV)和操作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春季服装热阻与操作温度负相关,操作温度每升高1℃,服装热阻减少0.0529clo;该地区春季热中性操作温度为21.8℃,实测及TSV所对应的80%可接受温度范围分别为20.29~27.29℃和15.3~28.4℃,可接受相对湿度上限为83%.该结果可为桂林高校宿舍热环境与热舒适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普通病房室内热环境设计均参照基于健康人提出的热舒适理论体系,并没有考虑住院病人生理机能和服装热阻不同带来的热需求差异。本文采用Lin&Deng被服热阻公式和预测新陈代谢率Ireton Jones1992公式修正传统PMV模型。对重庆某医院普通病房的228名卧姿与61名非卧姿病人进行现场环境和生理参数测试,以及主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卧姿病人的热感觉与平均皮肤温度显著相关,但非卧姿病人的热感觉与平均皮肤温度的线性关系较弱;卧姿病人实测热中性温度是21.2℃,高于非卧姿病人的16.6℃,且卧姿病人的热敏度高于非卧姿;修正的PMV模型预测热感觉的准确率和稳定性提高了16.7%和46.2%。但在预测非卧姿病人热感觉时仍存在较大的误差,需要对病人的热舒适预测模型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陶求华  李莉 《暖通空调》2012,42(4):72-75
为考察冬季非空调环境下人体热感觉,对厦门某高校教室的热舒适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在测量室内外热舒适参数的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了人体热反应样本.分析样本得出厦门高校教室冬季非空调工况下人体热中性温度和热期望温度分别为19.3和19.4℃.综合考虑温度、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风速及服装热阻对坐姿轻度活动状态人体的热舒适影响,使用MATLAB软件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到非空调工况下热舒适预测方程.该预测方程与实测得到的人体热舒适投票两者结果有较高相关度,同时较大程度上反映了冬季非空调环境下人体热感觉的变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铁车厢热环境特点和乘客热舒适现状,提出应从热舒适角度出发进行地铁车厢环境控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热舒适评价中表征乘客状态的2个参数进行了分析,提出可以根据载客量确定车厢内乘客平均新陈代谢率,根据室外体感温度确定乘客平均服装热阻,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反映了地铁车厢中乘客状态动态变化的诱因及特征,通过PMV模拟计算表明,计算结果更接近乘客的真实热感觉.  相似文献   

17.
龙国鑫  谭良斌 《建筑技术》2020,51(6):706-709
对诺邓台梯式四合院进行夏季热环境实测,算出室内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和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率(PPD),并以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为依据对室内热舒适进行评价。利用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和操作温度(top)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线性方程,确定夏季热中性温度。结合夏季热环境实测和热舒适研究,分析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因素,为改善诺邓台梯式四合院室内热舒适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热舒适仪测试了温湿度等参数,分析了这些参数对人体热舒适指标PMV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温度是影响人体舒适性的最主要因素,相对湿度在60%时,温度每升高1℃,PMV值约增加0.3;室内温度在26℃时,相对湿度每升高10%,PMV值约增加0.1,相对湿度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PMV的控制方法对于提高人们的舒适性和空调节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室内热舒适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世界各国热舒适现场研究的实际情况出发,对PMV模型和适应性模型(Adaptive Model)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比较。PMV模型适用于评价装有中央制冷、采暖、通风的室内热舒适,对于自然通风的室内环境,它预测的热感觉比人体实际热感觉高。而适应性模型更强调人的适应性,人体通过适应机制调节自身的热感觉。热适应的累计可以解释不同生活环境下的人们热感觉不同。将ISO7730和Adaptive Comfort Standard(ACS)相结合,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旨在通过被动式技术和主动式技术相结合,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的供暖制冷需求,同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针对此,有效的运行调控应该根据室内舒适性的敏感性因素来进行,从而实现满足其舒适性的节能减排。寒冷地区是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重要区域,以该地区某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监测数据对舒适性PMV指标的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得到对应的拟合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由高到低分别为服装热阻、空气温度、新陈代谢率、相对湿度。基于此,以服装热阻和空气温度为例,比较影响因素敏感性大小对室内舒适性评价的复合作用效果,从而为超低能耗建筑的运行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