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使得所有人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民生。互联网带来了交易便捷的同时,也给一些食品生产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面对这样的社会实情,如何加强对网络食品的监管力度,保证网络食品购物能够健康发展,成为目前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中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依托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购物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形式,淘宝、天猫、美团等各种电商平台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应用,人们不仅可以在网络上购买衣物,各种食品也能通过这些电商平台购买,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在越来越便利的同时,规范网络的制度和政策建设也更为紧迫,诸如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等问题就需要重视起来。就此,本文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及困境,提出了优化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已进入互联网的时代。与此同时,人们对食品消费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更加方便快捷、增加时效的监管方法,网络食品销售在此背景下诞生。虽然网络外卖食品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便利,但食品安全、质量都存在着更多问题。那么,实现消费者和销售者共同获益,就需对网络食品销售进行食品安全监管,并制定食品安全行为规范,进而使我国食品销售安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网络为依托的外卖食品行业在一步步发展壮大,这无疑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由于网络外卖食品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所以一直很受大众的欢迎,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了人们的健康着想,现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营  相似文献   

5.
正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刚刚兴起的网络订餐渐渐走入基层县区群众的生活,网络订餐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互联网+食品"的模式也成为安全监管一项全新的工作。近日,南宫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网络订餐专项检查,通过网络监管、现场检查、企业约谈等措施,积极探索监管新模式,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搜集整理网络订餐信息。对城区出现的"饿了么""美团"两家网络  相似文献   

6.
在线支付消费方式已走进大众生活,为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支付环节一般承载了交易的关键信息,而在线支付消费则容易采集和转换这些信息。旅游区食品安全追溯中可以充分利用在线消费支付方式的这一特点,以克服现金交易所带来的食品安全信息流断裂、难以有效承载的问题。在筑牢在线支付与食品安全信息登记、反馈信息采集有机衔接的基础上,要完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改进监管工作,做好食品安全预警应急工作,服务于全方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提升社会监督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购物方式之一,其中食品已成为网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要重视网购食品的安全监管工作,才能够保证人们的切身利益。本文主要讲述了互联网思维的概念、网购食品安全现状以及完善监管的主要措施。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食品销售逐渐发展到网络上,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网络市场的交易和发展。由于网  相似文献   

8.
正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发展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网络食品购销日益增长的今天,网络食品安全问题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虽然网络为消费者购买食品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食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当前行业现状及其安全监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索更有效的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对策。在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下,"互联网+食品"已经成为不少食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渗透于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以及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的兴起,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闯入人们生活中,甚至成为诸多年轻人生活的主流。以互联网为依托平台的出现,为大众日常饮食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更好地建立为民服务的政府、实现食品安全监管与治理提供了创新实践途径,新现象与新问题的呈现,体现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与治理法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第三方网络订餐平台(以下简称第三方平台)是近年来新兴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营业态,网络订餐、送餐上门的消费方式在提供消费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由于一些第三方平台把关和管理不严,部分入网餐饮单位卫生状况差,食品加工和送餐行为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甚至无证从事餐饮活动,严重影响食品安全。为规范第三方平台网络订餐行为,保障消费者网络订餐安全,上海市食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对各种物质的质量要求提高,食品安全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方便食品与外卖食品,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改善措施,为我国当下的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下外卖食品是把互联网和餐饮食品行业融为一体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新业态。"互联网+"下的外卖食品具有配送快速、价格优惠、节省时间等优点,让外卖商家和消费者、第三方网络平台在多个时空进行"零见面"交易。当下,网络外卖行业一路高歌猛进,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消费模式。而这一时尚的消费形式不停给食品的安全监管带来各种问题。本文在分析"互联网+"下外卖食品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安全监管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完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建立统一完善的监、管、评综合性平台,做到全流程食品安全体系的建设,以此督促网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的标准化精准化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生活,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冲击,也对食品产业形成严峻挑战——为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诸多困难的同时还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信心。如何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怎样才能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正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形式,其对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优化对策,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部门以参考和借鉴。当前,我国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商平台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购物作为一种购物新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不论线上线下何种购物方式,虚拟试衣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都能够更好地帮助消费者做出决策,为服装设计师带来便利。概述了虚拟试衣技术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基于Kinect设备、基于Android平台和基于草图的虚拟试衣系统,分析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网上餐饮服务依托"互联网 + "模式,以其方便、时尚的特点,满足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消费模式,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日常消费的选择.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服务模式,网络餐饮服务仍然存在许多食品安全问题,基于此对其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互联网视域下餐饮食品行业的兴起,除了客观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之外,还和当前日益加快的生活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阐述了互联网视域下餐饮食品行业的发展,结合我国互联网视域下餐饮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相关建议。前言互联网视域下食品和饮料的销售可以满足人们快速消费的需求,但监管体系并不完善。许多互联网食品饮料品牌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产品质量不好、安全形势令人担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李淳 《中国食品》2022,(1):121-12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在食品生产加工技术快速进步以及餐饮与互联网结合的背景下,外卖、网上选购食品平台衍生出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为此,本文研究开发了一款可以向大众推送健康合理饮食,对食品、餐饮全面监控和降低食品危害的食品安全软件,此软件同时设置阅读...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进口食品的数目和种类的增加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商、微商、购物软件等的不断出现,人们对进口食品的盲目推崇,我国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事件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因而完善我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概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是政府及国家各级食品行政监督管理部门,依照国家制定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食品生产、流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技术不断完善,加上第三方支付软件的成熟,促使服务软件平台不断出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尤其是电子商务外卖平台崛起,人们不出门就能吃到可口的饭菜,让人们的生活工作变得更加简单。但同时各种关于外卖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层出不穷,外卖食品安全无法保障让人们忧心忡忡。对此,本文在总结电子商务平台外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外卖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以便完善监管体系,保障电子商务平台外卖行业在法律范围内规范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