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天然气路线合成乙二醇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分析了采用天然气为原料合成乙二醇(EG)的工艺新技术,其中甲醇乙烯法工艺技术成熟,具备建设大规模工业装置的技术条件,合成气草酸酯法及甲醛羰基化法尚有待进一步提高技术经济性,其它路线仍存在重大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3.
4.
5.
为满足乙二醇装置所需合成气的要求,对凯洛格天然气蒸汽转化装置进行改造,重点从方案研究、方案确定、工艺原理及流程配置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选择适当的改造方案,合理调节二段转化炉氧气、CO2和水蒸气的配比,达到乙二醇合成气所需的化学当量比,满足下游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从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对煤制乙二醇(coal to ethylene glycol, CTEG)路线和天然气制乙二醇(natural gas to ethylene glycol, NGTEG)路线进行全面的技术、碳排放与经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TEG路线单位产品能耗是NGTEG路线的1.5倍,单位产品碳排放是NGTEG路线的1.6倍。然而,CTEG路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利润与投资回报率分别比NGTEG路线高1 499元/t和3.4%。通过分析原料、燃料和产品价格波动对2条路线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发现CTEG路线受3种价格波动影响较小。CTEG路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必须通过技术进步解决高能耗和高碳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7.
8.
煤制天然气项目存在产品结构单一、综合能耗偏高等问题,在天然气价格下调和煤炭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下,煤制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从煤制天然气多联产化学品的角度分析,结合现有的工艺技术特点,探索出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的工艺技术路线.分别对单一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进行经济性分析,发现煤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乙二醇酸化前后的有关化学性质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乙二醇酸化的机理,并找出了导致乙二醇酸化的基本原因.同时,对乙二醇酸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及反应产物作了实验分析,结果证明:乙二醇酸化变性是硫化氢所致.并提出了具体防止乙二醇酸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正>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开发成功合成气制乙二醇的核心技术,并先后进行了300t级和万t级的合成工艺试验,20万t/a示范装置已于2009年12月开车,装置稳定运行后,将为以褐煤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大型工业装置作出验证。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加水恒沸精馏技术提高天然气制乙二醇产品质量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在乙二醇精馏系统脱醇塔回流罐中加入脱盐水作为夹带剂,使1,2-丁二醇、醛类物质与水形成新的恒沸物,提高了1,2-丁二醇、醛类物质与乙二醇的相对挥发度,形成的恒沸物作为副产品从塔顶采出,从而减少脱醇塔塔底粗乙二醇中1,2-丁二醇、醛类等组份的含量,间接提高了产品塔侧采聚酯级乙二醇产品的质量。通过实际应用数据,分析得出:自脱醇塔回流罐加入脱盐水后,乙二醇产品塔侧采产品质量明显改善,220nm紫外透光率从78.18%左右提高至83.49%左右,250 nm紫外透光率从88.90%左右提高至93.72%左右,275 nm紫外透光率从89.90%左右提高至95.40%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300kt/a规模的天然气蒸汽转化制合成氨装置为例,分析通过改造制乙二醇合成气的可行性,确认改造的重点及难点在于天燃气蒸汽转化部分的改造,通过计算对比,确定改造的工艺流程及方案,分析实际工程改造的难点,从而满足同时供氢气及供乙二醇的需求,实现多联产. 相似文献
15.
环氧乙烷/乙二醇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上的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普遍采用氧气氧化法,占有氧气氧化法技术市场份额较大的公司是Shell、DOW和SD三家。本文对三家公司的工艺技术特点作一些比较,并分析了我国乙二醇的生产情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17.
对煤制乙二醇与焦炉煤气制乙二醇的工艺路线、设备、投资、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焦炉煤气制乙二醇优于煤制乙二醇。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脱水工艺乙二醇损耗大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处理厂脱水脱烃装置天然气处理量在远低于设计能力的情况下发生乙二醇异常损耗,经分析判断确定是低温分离器分离效果差所致,在对低温分离器进行开罐检查发现后确认是设备制造的问题,在对低温分离器进行封堵处理后,一切恢复正常,但此种非正常情况的多次出现还是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