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凝土》2015,(11)
将再生微粉作为矿物掺合料,以一定比例等量取代水泥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后,研究不同取代率的再生微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差异,分析再生微粉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化学激发和物理激发的方法对不同取代率的再生微粉混凝土进行活性激发,分析不同活性激发处理对再生微粉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微粉在一定掺量之内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促进作用,其最佳掺量在10%左右;相同掺量情况下,Ca(OH)_2对再生微粉混凝土的激发效果最优,随着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加,激发效果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再生微粉具有潜在活性,可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取代水泥,但活性低限制了其应用。采用物理-化学复合活化方法激发再生微粉的活性,研究了活化再生微粉的活性指数、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研磨时间的延长,胶砂的抗压、抗折强度先提高后降低;当研磨时间为4 h时胶砂试块的28 d抗压强度为28.6 MPa,28 d活性指数为64.3%。采用物理-化学复合活化时,当研磨4 h且掺加1%Na2SO4+1%Ca(OH)2激发剂时,胶砂28 d抗压强度为35.2 MPa,28 d活性指数达到79.1%,再生微粉的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砖瓦》2017,(4)
废弃混凝土在破碎生产再生骨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再生微粉,再生微粉的研究与应用是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国内近年来在再生微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再生微粉的来源、工艺、活性研究及其在砂浆与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龚泳帆  刘欣  贾梦晓  张垚  吴正光  肖成会 《混凝土》2023,(8):100-104+108
通过机械力、化学及热力耦合活化方法提高再生微粉的活性,研究粉磨时间、水玻璃模数与掺量、养护温度与时间对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活性及硬化浆体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平均粒径从89.93μm降至24.71μm时,其强度活性指数较原粉提高26%。利用水玻璃激发再生微粉可制备碱激发再生微粉胶凝材料,当水玻璃模数为1.4,Na2O掺量为6%时,28、90 d净浆试件抗压强度分别为11.5、18.2 MPa。在养护温度为60℃,养护时间为6 h的条件下,28 d净浆试件抗压强度提高28.1%。随着养护温度的升高,水化产物与碳化产物相继增多,对于提高早期强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养护温度过高会使结构易产生裂缝,后期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选择机械球磨和化学激发剂双重激发方式,通过胶砂试验,研究了球磨时间、激发剂用量对再生微粉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测试活化后再生微粉对水泥胶砂抗压强度的影响来判断再生微粉的最优活化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长,再生微粉平均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其活性的提高;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再生微粉主要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这为激发提供最根本可能性;抗压强度结果表明,Na_2SO_4激发效果更好,当激发剂掺量为3%,球磨时间在60 min以上时,可有效地提高再生微粉活性,增活后的再生微粉掺量可扩大至30%左右且能保证了胶砂试块的强度损失控制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再生微粉活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高品质再生骨料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15%左右的微粉.该微粉的有效利用对于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处理方法和掺量对胶砂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微粉掺量低于30%时,其活性与II级粉煤灰基本相同;经热处理后,活性明显提高,在600 ℃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建筑垃圾再生微粉资源化利用率,通过机械力粉磨自制I级再生微粉,然后掺入碱性激发剂对再生微粉活性进行激发,制备水泥胶砂试体,以强度检测结果和再生微粉活性指数为评价依据,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掺量激发剂对再生微粉活性激发效果,结果表明:碱性激发剂对再生微粉有一定的激发效果,不同激发剂存在不同最佳掺量,其中Ca(OH)2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的基本性能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再生微粉具有一定的微集料效应和活性效应,可以作为矿物掺合料使用,但因其活性不高,使用时掺量不宜过多。研究表明,再生微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应用于混凝土中时,其掺量不宜超过20%,且宜与粉煤灰、矿粉复掺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概述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已经从再生骨料循环利用向更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及分离出废弃混凝土中的再生微粉,制备一定活性的再生胶凝材料。大量的试验表明废弃混凝土中提取的再生微粉除了已硬化的胶凝产物,还包含了未水化的胶凝颗粒及大量的具有潜在活性的惰性SiO2,通常水胶比越低,未水化的胶凝成分越多,因此通过一定手段使得再生微粉重新获得一定活性具有相当大的实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实验室破碎废弃混凝土过程中产生的再生微粉的性能,并将再生微粉以不同比例掺入水泥净浆、砂浆及混凝土中,研究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再生微粉具有潜在活性,可以替代水泥胶凝材料;随着再生微粉取代率的增加,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凝结时间延迟,水泥胶砂流动度减小;当再生微粉取代率大于20%时,砂浆强度降低明显;当再生微粉取代率为20%时,混凝土各龄期强度均为最高,其28 d抗压强度达到48.16 MPa;随着水化龄期的增加,各取代率下的强度比差异越来越小,再生微粉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1.
为利用破碎废弃混凝土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小于0.16mm的再生微粉,在分析其物理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将其替代部分水泥用于固化高含水率淤泥。研究结果表明,淤泥固化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均略有下降,但当再生微粉掺量为10%时,28d龄期的固化土强度与纯水泥土的抗压强度相同;适量的Ca(OH)2能够提升再生微粉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取代率、养护龄期为变化参数,以再生微粉砂浆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韧性作为评判指标,探究了再生微粉砂浆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微粉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随水泥取代率的增加而下降;韧性受水泥取代率的影响较小;养护龄期越长,抗折、抗压强度越大,韧性反而越小.  相似文献   

13.
为利用破碎废弃混凝土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小于0.16mm的再生微粉,在分析其物理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将其替代部分水泥用于固化高含水率淤泥。研究结果表明,淤泥固化土7d无侧限抗压强度均略有下降,但当再生微粉掺量为10%时,28d龄期的固化土强度与纯水泥土的抗压强度相同;适量的Ca(OH)2能够提升再生微粉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将再生砖粉和再生混凝土粉混合组成再生复合微粉,取代部分水泥制备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对其进行干湿循环下硫酸盐侵蚀试验和微观结构表征,并基于其微观结构演化过程建立了SO42-侵蚀模型,揭示了硫酸盐侵蚀下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且随着再生复合微粉取代率的增加,其变化幅度增大;低取代率的再生复合微粉较好地发挥了填充效应和成核作用,促进水泥水化,但其多孔性的初始缺陷提供了大量侵蚀通道,并造成孔隙内部压力分布不均,导致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加速劣化.  相似文献   

15.
在查阅近年来有关混凝土再生微粉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对混凝土再生微粉的生产、活性以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作了总结和评述,据此提出了相应研究建议,为拓宽废弃混凝土的使用途径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用矿渣粉、钢渣粉、粉煤灰和废弃混凝土配制出28d强度大于50MPa,坍落度为200mm的再生混凝土,废弃混凝土取代率为80%,当矿渣粉掺量由20%提高到4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可由55.0MPa提高到57.6MPa.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2017,(8)
利用对比分析方法,在普通混凝土中分别掺加同掺量的建筑垃圾再生复合微粉和普通粉煤灰,制备出C30~C60等级强度的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龄期抗压强度、耐久性和SEM微观结构分析,得出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优劣,为在低等级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再生微粉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石灰石作骨料制备的基体混凝土经破碎、筛分后即得再生微粉。适量取代量的再生微粉可以烧制水泥,既可节约能源又产生一定经济效益,值得在工程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建筑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再生骨料进行概述,对建筑工程当中所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受压破坏的损伤问题,对30块100 mm×100 mm×300 mm非标准试件进行了棱柱体试块单轴受压损伤试验。通过测定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试件横向振动时的基频振动频率以及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荷载与应变值,绘制出损伤变量与应变曲线、损伤变量与荷载曲线,通过拟合曲线,建立了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损伤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在应变增加的同时,损伤变量也随之增加;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随着应变的增长,水灰比越大、再生骨料掺入量越多、纤维越长,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损伤增加的越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