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壳聚糖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处理工业废水中重金属,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自制壳聚糖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壳聚糖吸附模拟废水中的Cd^2+、Pb^2+、Cu^2+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脱乙酰度为90%,粘度为100 cP·s的壳聚糖吸附Cd^2+、Pb^2+、Cu^2+过程中,吸附效果与壳聚糖的用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有关,这3种因素对壳聚糖吸附重金属的吸附率影响显著。提出实验室条件下自制壳聚糖对Cd^2+、Pb^2+、Cu^2+的最佳吸附条件,即壳聚糖吸附Cd^2+的最佳条件:用量为10 g/L,吸附时间1 m in,溶液pH=8;吸附Pb^2+用量为10g/L,吸附时间60 m in,溶液pH=6;吸附Cu^2+用量10 g/L,吸附时间1 m in,溶液pH=5,为含有Cd^2+、Pb^2+、Cu^2+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了小试基础,同时使得壳聚糖作为吸附剂新材料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3.
4.
5.
硫脲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对Hg2+,Cu2+和Ni2+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反相分散-化学交联的方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MCS),并利用硫脲改性,得到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TMCS)。考察接触时间、pH值、温度以及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TMCS吸附Hg^2+,Cu^2+和Ni^2+的影响。发现相同条件下,Hg^2+,Cu^2+和Ni^2+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依次增加,饱和吸附容量随pH值和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增高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利用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分别采用Freundlich模型、Langmuir模型和Tempkin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化学吸附为控制步骤,且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模型拟合结果最好。在TMCS1.5g/L,金属离子初始浓度100mg/L,pH值5.0和吸附6h条件下,TMCS对Hg^2+,Cu^2+和Ni^2+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625.2,66.7和15.3mg/g。吸附金属离子的TMCS利用0.01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再生,金属离子脱附率高于85%。 相似文献
6.
7.
采用浸渍沉淀相分离法制备了壳聚糖-聚乙烯醇(CS-PVA)吸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证实,此法制得的膜表面粗糙多孔,是一种疏松结构,对Cd2+的吸附效果大大高于流延法制得的光滑致密膜。对浸渍沉淀相分离法制得的膜进行了吸附时间、吸附pH以及吸附剂量等影响因素的考察,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Cd2+的去除率影响显著,在pH=6、吸附膜质量与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的Cd2+溶液体积比为50 mg/mL、吸附时间240 min时,Cd2+的去除率最大。对吸附前后膜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的分析,并对膜的"吸附-脱附"循环使用次数进行了研究,确定此法制得吸附膜性能稳定,可以有效去除Cd2+。 相似文献
8.
9.
壳聚糖固化单宁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5 g单宁酸与10 g壳聚糖微球在100 mL pH=7的溶液中反应6 h,再用0.06 mol/L环氧氯丙烷在pH=10,50℃反应4 h制得壳聚糖固化单宁微球,每克壳聚糖微球固载单宁量为0.27 g。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微球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微球的溶胀性能及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表明,通过此法制得的壳聚糖固化单宁微球具有表面粗糙,内部疏松多孔的结构。与壳聚糖微球相比,壳聚糖固化单宁微球在溶液中的溶胀性减小,在pH=5及9时,分别减小了63%和50%。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增大,对Cd2+的吸附容量从0.6 mmol/g提高到2.2 mmol/g,提高了2.66倍。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过程中pH值的设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金隆公司两段石灰乳中和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酸性废水工艺,分析pH值对污染物沉淀效果的影响:提出一次中和pH控制值设定在6.5,二次中和pH控制值设定在9。生产实践证明,除砷、氟和重金属离子效果很好,废水处理后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且生产成本较低,中和渣生成量较少。 相似文献
14.
15.
络合态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水处理》2015,(11)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重金属离子易与有机络合剂形成重金属络合物,常规的水处理方法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去除。讨论了络合态重金属的主要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光催化氧化方法、光电催化氧化方法以及吸附法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今后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重金属污染的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铜离子为例,分别采用D001大孔型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和001*7强酸性凝胶型阳离子树脂处理重金属离子污染的水,主要考察了流速、溶液的起始pH值、温度等因素对离子交换树脂去除铜离子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因为孔径相差十分悬殊,所以大孔型树脂的孔道扩散速度要比凝胶型树脂快的多。在较高的温度下有利于离子交换反应的进行,废水初始pH值为5.0~6.0进行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合细菌以其无毒、繁殖快、易人工培养、适应能力强且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在水污染治理中受到重视.阐明了光合细菌富集重金属的生理生化基础,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利用光合细菌治理重金属污染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光合细菌对重金属的抗性、光合细菌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富集性能以及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后对光合细菌用于重金属废水处... 相似文献
18.
19.
离子交换树脂法移动处理重金属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电镀废水处理中心以离子交换车载移动处理装置为核心.包括移动处理单元和废水处理车间两部分,能为企业提供工业重金属废水的现场处理后集中处置的社会化综合服务.实现了工业废水的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互补模式。该处理中心的实际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其离子交换车载移动处理装置在现场处理的出水水质较好,整个中心的运行稳定可靠,充分显示了离子交换树脂法集中处理大流量工业废水的优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较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国内制药工业中低浓度DMF含盐废水难处理问题,本文提出了处理此类废水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对比实验,确定低浓度DMF含盐废水最佳处理方法为先碱解再脱色,最后进行减压蒸馏浓缩处理。处理后的废水DMF的降解率达到93.4%,废水的COD、凯氏氮、总盐的含量都较处理前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