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佩毅 《食品科技》2007,32(4):127-130
采用孔径为200nm、450nm、800nm的无机陶瓷膜过滤酱油,除去其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及菌体,以澄清酱油消除二次沉淀现象。研究了不同孔径的无机陶瓷膜处理酱油,膜通量与过滤温度、过滤时间、操作压力及流速的关系,确定了选用200nm的陶瓷膜、操作温度在30℃、操作压力为0.20MPa过滤酱油可以解决酱油的二次沉淀现象,并可获得较高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2.
应用0.4μm孔径的陶瓷膜对原酱油及酱油沉淀物进行过滤,除菌率达99%以上,酱油品质较好;对膜通量的变化及膜的清洗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将陶瓷膜应用于酱油生产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不同工艺段酱油陶瓷膜过滤的分离效果,并以酱油沉降液为料液,优化陶瓷膜过滤条件。结果表明,陶瓷膜应用在酱油沉降工段后较佳,表现在通量衰减慢、膜污染速度慢等。最佳陶瓷膜过滤操作参数为:选用孔径B陶瓷膜,温度40~50 ℃,跨膜压差280 kPa,膜面流速5.5 m/s,反冲工作压力500~600 kPa,反冲间隔时间4 min,反冲时间3 s,反冲排气5 s,浓缩10倍,平均通量85.7 kg/(h·m2)。陶瓷膜渗透液离心无沉淀,菌落总数低于10 CFU/mL,总酸、氨基酸态氮、总氮、盐分及无机盐固形物透过率均达到98%以上。陶瓷膜技术应用在晒制酱油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陶瓷复合膜澄清黑莓果酒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陶瓷膜对黑莓果酒进行过滤澄清,考察不同孔径膜过滤澄清效果及果酒品质变化情况;并考察膜面流速、物料温度、操作压差等对过滤通量的影响,确定合适的过滤操作参数。结果表明:50nm孔径的陶瓷膜对黑莓果酒中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具有较好的截留作用,滤后果酒酒体清澈透明;在膜面流速为2.5m/s、物料温度为25℃、操作压差为0.3MPa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过滤通量。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使用不同孔径(0.5,0.2,0.05,0.008μm)陶瓷膜处理泡菜汁,测定不同操作参数下不同孔径陶瓷膜处理泡菜汁微生物截留率、理化指标、有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及风味物质组成,分析了陶瓷膜处理对泡菜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008μm孔径膜过滤除菌效果比另外3种好。综合膜通量、理化指标和有机酸含量、氨基酸含量以及挥发性物质组成等多项指标评价,0.05μm孔径陶瓷膜效果最佳。实验确定的最佳过滤条件为:孔径0.05μm,操作压力0.35 MPa,过滤温度40℃,此时膜通量最大,为395 L/(m~2·h),微生物去除率达到99.1%,泡菜汁原有风味损失较低。  相似文献   

6.
混合油无机陶瓷膜微滤除杂制备食品级浓缩磷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2.4μm、3.0μm、4.2μm的无机陶瓷膜微滤除去大豆混合油中的杂质,此混合油经蒸发脱溶、水化脱胶、离心分离、浓缩干燥得到大豆浓缩磷脂的乙醚不溶物含量小于0.01%。同时研究了6号溶剂微滤膜通量和膜孔径及过滤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过滤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溶剂的膜通量随着膜孔径的增大而增加。在0.30MPa过滤压力下,30%(V%)浓度的混合油微滤,其膜通量也随着膜孔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陶瓷微滤膜错流过滤银杏水解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陶瓷膜错流过滤银杏水解液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膜孔径和操作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 ,确定了合适的过滤操作参数 :膜孔径 0 .2 μm ,错流速度 2 .4cm/s ,操作压力 0 .0 5MPa ,温度 60℃ ;同时 ,也对膜污染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发现与由浓差极化引起的可逆阻力相比 ,膜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比例较小 .  相似文献   

8.
无机陶瓷膜超滤澄清酱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10、50、100nm孔径的无机陶瓷膜超滤酱油以除去其中的大分子蛋白质,澄清酱油以消除二次沉淀的现象。研究了不同孔径无机陶瓷膜超滤酱油,膜通量与超滤温度和超滤时间关系。选择用50nm孔径无机陶瓷膜管,在40℃左右超滤澄清酱油,可以解决酱油二次沉淀问题,并且稳定的超滤膜通量超过了100L/m2.h。碱液可以很好的清洗无机陶瓷膜管,恢复其超滤能力。  相似文献   

9.
该文研究了小孔径陶瓷膜澄清甜叶菊提取液的效果。通过比较4、5、8、10 nm孔径的陶瓷膜过滤甜叶菊的甜菊糖提取液时的过滤通量、脱色率和收率的区别,确定较优的陶瓷膜孔径;再优化陶瓷膜操作参数。结果表明,5 nm陶瓷膜较优,在40 ℃时,操作压力5 bar,膜面流速4 m/s,浓缩10倍,加30%原液体积水洗滤效果最佳,陶瓷膜平均过滤通量可达102.6 kg/(m2·h),甜菊糖收率可达99.2%,陶瓷膜过滤结束后先利用质量分数1%~2%的NaOH清洗1 h,再用0.5%~1%硝酸清洗1 h,陶瓷膜水通量恢复率可以达到99%以上,再生效果比较好,可以重复使用。相比絮凝工艺,陶瓷膜脱色率提高了2.6%,甜菊糖收率提高了6.8%,因此膜法工艺可取代传统絮凝工艺实现对甜叶菊提取液的澄清。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陶瓷膜用于卤制加工废弃液微滤的工艺条件。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膜孔径、操作温度、操作压力等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微滤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预处理网筛300目、陶瓷膜孔径0.22μm、操作温度50℃、操作压力0.075 MPa,通过质量分数0.75%NaOH和0.5%柠檬酸复合清洗后,陶瓷膜的通量恢复率可达到94.1%。  相似文献   

11.
陶瓷膜在甘油发酵液除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陶瓷膜应用于甘油发酵液的除菌操作中,考察了操作参数和清洗方法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差0.1MPa、温度30℃、pH值7.0和错流速度3.5m/s条件下操作,有利于提高膜通量;发酵液过滤后,先以质量浓度为1%的NaOH和质量浓度为0.2%的NaClO混合液清洗膜40min,再以质量浓度为0.5%的HNO3溶液清洗5min,膜通量可迅速恢复。因此,陶瓷膜在甘油发酵液的除菌中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张建友  林龙  王斌  丁玉庭 《现代食品科技》2013,29(12):2958-2963
本文研究了压力、温度、陶瓷膜孔径、蒸煮液浓度和投料方式对微滤浓缩鳀鱼蒸煮液膜通量的影响。微滤浓缩时,0.45 μm和0.14 μm陶瓷膜对蛋白质的浓缩效率相同,但选用0.14 μm陶瓷膜使整体膜浓缩效率提高;升高温度、压力等均能提高陶瓷膜通量;降低蒸煮液的浓度虽能增大陶瓷膜通量,但降低了蛋白质的浓缩效率。45 ℃浓缩时陶瓷膜通量较高,并且浓缩液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相对于浓缩因子的增长率最小,丙二醛(TBARS)的增长率与35 ℃、25 ℃相近。因此在温度45 ℃、压力0.3 MPa和选用0.14 μm陶瓷膜的条件下,采用间歇的投料方式作为陶瓷膜浓缩鳀鱼蒸煮液较优的操作条件。陶瓷膜清洗方面,复合清洗剂(1% NaOH+0.05% SDS)在45 ℃的清洗条件下,清洗40 min可使膜通量回复率达到98.99%,比单一清洗剂(1% NaOH)提高22.85%。  相似文献   

13.
以预处理后万古霉素发酵液为料液,连续洗滤(CFD)过滤的效果更佳,表现在较高通量和收率。考察了陶瓷膜过滤万古霉素发酵液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通量与黏度成负相关性,50 nm陶瓷膜较优,且设定操作压力290 kPa,膜面流速5 m/s,温度20~30 ℃,浓缩1.66倍,连续洗滤2.5 BV,CFD过滤的平均通量可达78.9 kg/(h·m2),收率可达99.1%,与数学模型的理论值相近。采用质量分数为2%~3% NaOH与0.5%~1.0% NaClO混合清洗的方法,清洗后陶瓷膜的水通量重复恢复率可达98%以上,再生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膜分离技术纯化栀子黄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媛媛  高彦祥 《食品科学》2006,27(6):113-117
以栀子黄色素萃取液为原料,研究陶瓷膜微滤过程中不同膜孔径、不同操作压力对渗透通量和色素液品质的影响,确定孔径200nm的陶瓷膜、0.125MPa压力下微滤为栀子黄色素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栀子黄微滤渗透液再经聚酰胺膜纳滤,1.5MPa压力下浓缩倍数达到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中空纤维陶瓷膜用于杜氏盐藻采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空纤维陶瓷膜对杜氏盐藻的采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膜孔径、操作压力、浓缩过程等因素对通量的影响及通量稳定性,最后对污染膜进行了清洗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孔径为20 nm的中空纤维陶瓷膜用于杜氏盐藻培养液的浓缩采收过程较为合适;常温下,较优操作压力是膜组件进/出口为0.30 MPa/0.26 MPa,稳定通量达80 L/m2·h以上;浓缩10倍时,通量可达到60 L/m2·h左右;经40 h的稳定运行,膜通量衰减20%左右.采用1%NaOH+0.2%NaCIO混合溶液与0.5%HNO<,3>溶液在50℃~55℃条件下对实验用膜进行先后清洗,经清洗后,膜通量基本恢复到初始水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不同操作压力下乳酸菌发酵液的渗透通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污染后的陶瓷膜的清洗情况, 同时也考察了用陶瓷膜分离乳酸菌发酵液的效果。结果表明,渗透通量与操作压力、时间有密切关系;清洗过程中,纯水的温度、清洗剂的浓度以及清洗时间等都会影响膜通量的恢复率。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无机陶瓷膜孔径、压力对生啤酒透液通量的影响,及对过滤除菌/除浊的效果。结果表明,膜孔径越大,在初始阶段啤酒的通量越大,随后稳定在0.8 ̄1.0kg/m2.h之间;孔径越大,压力对通量的影响越大,当压力超过一定值时,通量趋于稳定;膜过滤对生啤酒的理化指标有改善作用;3种膜均有显著的除菌/除浊效果,以0.5μm膜更适合生产实际,但孔径为0.1μm的膜除菌/除浊更为彻底。  相似文献   

18.
陶瓷膜技术在黄酒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错流过滤技术,用陶瓷膜超滤装置对黄酒进行过滤,探讨了超滤时间、压力、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考查了相关质量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25℃、压力为0.2MPa-0.25MPa时,用孔径为0.15μm膜过滤黄酒,其中高分子蛋白质的去除率为56.9%,黄酒的非生物稳定性显著提高,并保持了黄酒的传统风味,且理化指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陶瓷膜纯化油茶皂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市售油茶皂苷多为乙醇提取物,这些提取物多为粗提物,色泽比较深,纯度相对低,并且杂质成分复杂.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陶瓷膜对油茶皂苷进行分离纯化研究.选取不同的膜孔径、不同的操作压力以及不同的料液浓度为粗油茶皂苷精制的工艺条件,以膜通量、总皂苷转移率和除杂率为标准对陶瓷膜精制油茶皂苷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0.05 pan的膜孔径、0.15 MPa的操作压力和1%的料液浓度为最佳精制工艺条件,得到的滤液经过浓缩并喷雾干燥.同时对过滤后的产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测定产品纯度由50%提高到81%,得率为66.4%,并且颜色也从黄色变为淡黄色.具有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陶瓷膜过滤蔗汁后,膜孔易被堵塞,造成膜通量大幅降低,影响膜的使用效率,需制定合理的清洗方法,有效恢复膜通量,延长膜的使用寿命。本实验对碱性清洗剂、含酶清洗剂、混合氧化剂和混合氧化剂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清洗的4种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混合氧化剂浸泡后再清洗的方法较适合过滤蔗汁后陶瓷膜管的清洗,膜通量恢复率可达87%以上,清洗效率较高,达到有效恢复被污染陶瓷膜的水通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