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几种新型纺织纤维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红 《中国纤检》2005,(12):16-19
对Lyocell纤维、Modal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牛奶纤维、甲壳素纤维的鉴别方法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将其相应鉴别特征与几种易混淆的常规纤维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有效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氨纶(PU)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以及T-400纤维,利用常规纺织纤维鉴别方法对PU、PTT及T-400三种纤维进行鉴别,提出了较为实用、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3.
韩高锋 《中国纤检》2010,(11):58-59
蛹蛋白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纤维,集真丝和粘胶人造丝优点于一身。目前市场上含有蛹蛋白纤维的纺织产品越来越多,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鱼目混珠的现象,所以准确地认识和鉴别蛹蛋白纤维,特别是其与粘胶纤维、桑蚕丝的区别是当务之急。笔者对蛹蛋白纤维、粘胶纤维、桑蚕丝的鉴别方法进行了试验、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较为实用、简单易行的系统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用常规纺织纤维鉴别方法对竹原纤维及竹浆纤维进行鉴别,提出了较为实用、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Richcel纤维、Viloft纤维和圣麻纤维3种新型纤维素纤维的基本性能及形态,根据其各自特征分别采用常用的物理和化学鉴别方法对其鉴别,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其合理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Lyocell纤维的性质及其产品特性,并阐述Lyocell纤维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7.
几种新型纺织纤维鉴别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利用常规纺织纤维鉴别方法鉴别Tencel、Modal、Viloft、竹浆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大豆纤维、甲壳素纤维等几种新型纺织纤维的实验、分析和比较,提出了较为实用、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纤检》2008,(4):7
记者从检验检疫部门了解到,《七种纺织纤维的系列鉴别方法》(SN/T1901-2007)已经于去年12月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莱塞尔纤维、甲壳素纤维、聚乳酸纤维等七种新型纤维的生产和鉴别工作将有标准可依。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大豆蛋白纤维的组成及加工工艺。对大豆蛋白纤维的鉴别方法进行了试验和分析,并与棉、粘胶纤维、羊毛和蚕丝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有效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性能对比与鉴别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介绍了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发展历程。对传统型与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结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常用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鉴别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再生纤维素纤维最有效的鉴别方法为溶解法,显微镜观察法与药品着色法也各有一定优势,常用的燃烧法较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徐欣  沈兰萍  赵雪婷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1):16-16,22-24
介绍了牛奶蛋白纤维的表面形态、纤维特点,并将牛奶蛋白纤维与棉、粘胶、蚕丝、羊毛等纤维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牛奶蛋白纤维与其他几种纤维交织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牛奶蛋白纤维悬垂系数小,光泽好,抗起毛起球性较好,但耐皱性欠佳,耐磨性能比较差,是加工春夏季T恤衬衫、内衣等服饰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12.
为将微波处理技术更好地应用在蛋白质纤维加工与改性领域,系统地介绍了微波处理加工蛋白质纤维的原理及特点,综述了近年来微波加工改性蛋白质纤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微波在蛋白质纤维加工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纤维结构调整、辅助纤维接枝改性、纤维染色性能改善,以及纤维或织物的前处理与后整理等方面,其中真空微波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低温烘燥方式,可解决蛋白质纤维烘燥过程中的热敏性问题。通过探讨微波处理技术在蛋白质纤维加工中的反应机制,并对其研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对拓宽微波处理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毛用活性染料和棉用乙烯砜/一氯均三嗪双活性基一氯均三嗪和双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进行染色初探。探讨了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上染率、固着率和染色牢度,比较了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毛用活性染料不适合双蛋白纤维的染色,棉用活性染料适合双蛋白纤维的染色,且染色织物具有较好的色牢度。  相似文献   

14.
牛奶蛋白纤维物理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牛奶蛋白纤维的基本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同时对其机械和吸湿等性能与其他纤维进行了比较,指出牛奶蛋白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吸湿性能,但弹性回复性较差,静电现象严重,应在纺纱过程中注意。  相似文献   

15.
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再生蛋白纤维开发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工艺进一步完善优化,降低生产成本及对环境的污染;二是生产品种的复合功能化.文章介绍了再生蛋白质纤维的研发现状,并着重介绍了以羊毛、猪毛等下脚料为原料的再生动物蛋白纤维,同时对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酸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I. 酸性蓝113和C.I. 酸性蓝168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大豆蛋白纤维)进行染色,比较了Langmuir和Langmuir+Nerst两个染色热力学方程对实验点的模拟结果,探讨了染色温度对Langmuir+Nerst吸附常数的影响,分析了两只染料对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吸附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Langmuir+Nerst吸附模型比更适合于描述C.I. 酸性蓝113和C.I. 酸性蓝168在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上的吸附,染料在双蛋白纤维上的平衡吸附量高于大豆蛋白纤维,C.I. 酸性蓝113与纤维离子键结合程度高于C.I. 酸性蓝168。  相似文献   

17.
俞昌朝  周兆懿 《印染》2021,(1):70-73
采用热次氯酸钠溶液去除混纺纤维中的大豆蛋白纤维,以对大豆蛋白纤维与其他纤维(锦纶、腈纶、聚酯、丙纶、乙纶)混纺织物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热次氯酸钠浓度、时间、温度等条件对大豆蛋白纤维溶解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25 mol/L次氯酸钠水溶液在95℃水浴中,以30 r/min振荡10 min,可作为大豆蛋白纤维溶...  相似文献   

18.
大豆蛋白纤维在羊毛混纺产品中的形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已染色羊毛/涤纶/大豆蛋白纤维,经分别用10%次氯酸钠溶液,20%和36%盐酸处理后,大豆蛋白纤维的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豆蛋白纤维纵向形态不光滑,表面有沟槽,夹杂星点泡状物,有细微孔隙;经20%和36%盐酸处理后,大豆蛋白纤维明显变细;用10%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大豆蛋白纤维,明显分裂成若干根细纤维.染色的羊毛和染色的涤纶颜色较深,而大豆蛋白纤维染色的颜色亮而浅.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大豆蛋白纤维、牛奶蛋白纤维与竹纤维混合纺制针织用纱的主要工艺和技术措施,包括对纤维进行预处理,加湿并喷洒抗静电剂,增强纤维间的抱合力,减少生产中的静电现象,增加纤维的可纺性,在梳棉机前安装皮圈导棉装置,解决成网成条困难的问题,细纱采用较大的捻度、小后区牵伸倍数、大后区罗拉隔距、小钳口的工艺原则,提高条干水平,减少纱线毛羽。  相似文献   

20.
牛奶纤维拉伸性能理论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牛奶纤维拉伸性能的理论数学模型,对牛奶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模拟,利用4元件非线性粘弹模型对其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理论和实测结果符合得很好.该模型对于预测纤维的拉伸性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另外,文章还对牛奶纤维干湿条件下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进行了对比,其在干态下的力学性能优于湿态下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