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向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独立学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分析当前实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完善的实验室开放体系,引导大学生创新科技竞赛服务于实验实践教学,探索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创新模式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高等教育要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文章通过分析和研究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以培养目标为驱动,构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完善实践课程教学机制的观点,提出通过打造实践课程教学团队、立体化建设实验平台、按目标分解的单元模块化教学等具体的实施措施来完成实践课程教学目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井冈山大学为例,针对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适应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的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与IT教育培训机构合作模式下的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对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及促进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软件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背景,结合具体课程给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实践证明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备条件和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以期突破大学生实践创新 能力培养的瓶颈。校企合作范式包括松散型双元制、紧密型双元制和紧密型三元制校企合作形式,校企合作实质是体制机制、技术 产品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产业升级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 需求和深化改革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的迫切需求。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阐明了校企合作构建创新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农科类 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强化实践育人实现研究型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 学新体系,将实践教学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地位,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软件工程师》2017,(7):35-38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对具有创新和创业等实践能力的计算机学科各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针对当前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面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队伍、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评价等问题,通过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路径、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共享式的实践平台、规范实践教学过程管理等举措,满足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7.
分析当前大学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融合现有培养体系,构建一个以LTSC理念为指导的实效、可操作的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和协调方法,将多维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以及原有的综合设计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完整地放入多形式创新的教学过程中,并且将创新学分、责任签约、导师制、创业教育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多维一体化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结构,帮助更多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提高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戴志强  董坚峰 《福建电脑》2021,37(4):146-148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制约大学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电子商务这一典型创新创业教育载体专业为例,从全员参与视角构建了涵盖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创新欲望、创新能力等多维培养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最后,以吉首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分析了全员参与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实践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教学环节,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项目是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出了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项目体系构建的原则,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从6个方面对项目体系构建进行了阐述.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项目体系的构建,可扩展学生的成才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取科学知识和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人工智能+新工科"新背景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新要求,阐述如何构建软件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一体两翼"架构和实验实践"四模块—多层次"教学体系,提出基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习实训、双创教育的"多主体—多途径—多阶段"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指出专业教师能力提升的新策略,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从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新工科国际化办学方面介绍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教学环节,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项目是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出了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项目体系构建的原则,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从6个方面对项目体系构建进行了阐述。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项目体系的构建,可扩展学生的成才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取科学知识和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12.
要实现通信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以"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知识的积累―创新实践的探索―创新项目的孵化"为主线进行创新教育探索。实施过程中以多元化创新型人才评价体系为考核方式,以新生系列讲座、专业核心课程、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创新教育、课程设计、比赛模拟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创新项目孵化平台、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毕业设计等组成的个性化的创新教育课程多方位多层次逐步推进,构建通信类专业创新型精英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3.
探讨网络工程专业中多维实践平台的创建及实施,即在立体化实践教学环境的支撑下,构建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实训实习与毕业设计、创新实验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团队、改革实验课教学方法、采用混合学习模式和虚拟实验先行法等系列措施,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省级医学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实验课程群、实践平台、实验环境、成绩评定和保障机制为支撑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组织实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电工电子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平台,建成了满足理工科各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多层次、多模块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了不同内容、不同层次创新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了课内外结合、以赛代练的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模块,形成了从兴趣制作—应用训练—设计创新三个层次的课外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现有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存在问题的分析,根据社会需求,确立专业人才能力目标体系,从而构建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课程群为平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能力为导向系统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改变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从而提出一种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提高电子商务实验课程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华中科技大学IBM技术中心开展了以电子商务实验课程为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构建了实验教学三大课堂:基础性教学课堂、创新或创业性课堂、企业实践课堂。本文阐述了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分为逐级递进的3个层次,并探讨了实施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与评价方法。该研究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完善本科生创新机制的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能满足行业企业要求的问题,阐述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将课堂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统筹安排,革新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过程化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形成以激发兴趣和培养能力为目标、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保密专业学科设置和培养模式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保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构建保密专业实验室拓扑结构,提出建设保密专业实验室和实验指导体系,并从实训基地、实验平台和实验体系建设等方面给出具体的建设方案。从保密学科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出发,结合北京交通大学对于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在对保密专业实践环境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特色鲜明、开放创新的实践教学和科研平台建设方案,并且初步提出保密专业实验指导体系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与流俗、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亟待提高实践教学质 量与水平,仍延续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缺失健全的考核体系制度和激励机制等问题,结合园艺专业的教学实践,提出创 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设立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全面修订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引入导师制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大学生 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全面加强实验实践条件建设,构建能切实提高园艺专业教学质量的创新 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