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高职学生对软件专业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成才概率较低,而企业工程师实战经验丰富,但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异常严重。基于这种情况,分析目前学生、学校、企业三者当前的现状以及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情况,提出基于学园城互动生态圈的现代学徒教育模式,并具体说明实施过程和要点。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 容、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修订与完善。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构建出一个以“能力培养为 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结构,并结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方向的培 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重新定位,同时探索并分析应用型本科移动互联网方向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3.
《软件工程师》2017,(4):54-57
"互联网+"技术应用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其中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起关键作用。文章介绍了本校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策略和实践,通过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组织模式,确定具体目标,建设复合型师资队伍,建立职业素质培养和评价体系,建设创新平台,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创品牌特色,建设教学资源和实习基地等,其核心在于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校园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提升。信息化建设已逐步向集成化、智慧化方面发展。文中对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做了分析,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构建智慧校园体系,有利于改善校园环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教育将颠覆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将日趋紧迫。本文针对电工电子类课程的特点,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传统教学两者的优势,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该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协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提出给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带来新的思路,通过"互联网+"的思维指导和技术支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可以重新焕发活力,并向协作整合、创新驱动、开放生态等方向转变;同时,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应形成"互联网+"的新模式,在生态化开发方面进行创新,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满足用户的需求,激活档案的价值。本文从档案信息资源与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入手,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创新的价值,分析当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旨在为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全国各大高职院校都建立并升级完善了校园网,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此,笔者主要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校园网络信息的安全措施,在分析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水平的措施,旨在不断提升校园网信息安全水平,为学校师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8.
推进“互联网+电子政务”创新,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便利群众办事创业,进一 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求我们对电子 政务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提出打造开放服务型政府、打造便民服务型政府、打造廉 洁服务型政府、打造智慧服务型政府四项创新发展模式,以期能够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对此,笔者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训。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基础上,当前“互联网+网络”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领域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教学模式使现代教育更加多样化及系统化。在“网络+教育”不断创新优化前提下,通过网络教研培训平台、教学改革,能有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是促进我国教育教学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与电脑》2019,(21):101-103
毕业设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很多高校的毕业设计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技术和需求的推动下,毕业生以专业为单位的原始手工报送的选题方式,暴露出了很多缺点和不足。"互联网+"背景下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将服务于高校毕业生设计工作的各个方面,能够为学生和指导教师提供很多方便,也为教务处开展毕业生设计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持,有助于提升毕业生设计工作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通信工程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已被应用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中,使得通信工程建设呈现出信息化特点,为通信工程运行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从而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大通信工程建设力度,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笔者主要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通信工程建设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各个行业的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深入发展,大大推动了高校教育教学内容、教材管理体系等的改革创新,并为不同院校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该文从高校校园网络信息化教材管理服务着手,利用B/S或C/S的数据管理架构,进行高校信息化行政业务、教育教学、功能服务等建设,对新课课程教材、网络教学材料做出规范化管理,以保证信息化教材管理、教学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人类之间相互联系更加方便,为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加大信息技术教学,打造信息开发方向人才。本文探究了"互联网+"背景下的WEB前端开发课程教学模式,供相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亭亭 《福建电脑》2022,38(6):39-42
为了满足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催生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高校有必要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倒推梳理跨境电商人才的技能要求,分析了当前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探讨了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并探索出“培养目标修订-产教融合-体系重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的创新模式。改革结果表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满足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行业发展的跨境电商人才。  相似文献   

16.
目前,教育部信息化教育理念提出要引导教师尝试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序开展,相信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课堂能够开创一种全新的教学格局。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一定不要错过网络时代给教育领域带来的便利,教学体系应当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以网络为依托,大力开展新颖的教学活动,以期为提升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借鉴。本文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活动开展探索,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档案工作的深度融合与发展,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促进了高校档案工作向数字化转型,加快实现以档案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本文阐述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分析目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新经济形态下,分析移动应用开发行业发展趋势及课程教学现状,形成“标准引领、分层递进”的教学内容,提出“双方参与、全程多维、产教融合”的合作课程育人模式,创新“情境化项目教学为主,移动教学为辅”的课程教学方法,搭建融入“数字化校园+云计算+大数据”的课程移动学习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标准,实施融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实践,通过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增强了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设计了党务管理系统,进行了系统整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角色访问的安全性设计、数据库设计,并通过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进行系统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功能模块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一致,表明功能完善;性能测试结果高度符合预期目标,在最大并发数450人时,响应时间大约在2.26s,且未发生反应迟缓或者拥堵等现象,各项功能都可有序实现,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系统实际运行需要,性能良好;在后续使用维护时,可就系统实际运行问题进行升级改进,以优化系统性能与功能,确保系统充分发挥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与人们的身体状况密切相关,健康仍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在中国现有的医疗卫生领域,仍然存在看病难,挂号和护理费用难报销等问题。随着"互联网+"医疗模式的深入发展,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来解决并且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