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联通的CDMA和GSM基站的频谱分配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中国联通的CDMA系统基站的发射频率为870—880MHz,接收频率为825-835MHz;GSM的接收频段为890-908MHz(中国移动)和909-915MHz(中国联通),发射频段为935-953MHz(中国移动)和954-960MHz(中国联通)。从运行频段上看,CDMA的发射频段与GSM的接收频段比较接近,因此在站址选择及网络规划中如稍不恰当,势必造成对GSM的干扰,致使GSM系统接收性能下降(注:干扰是相互的,但由于GSM的发射频段与CDMA的接收频段相差较远,且CDMA是自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较好,故GSM对CDMA系统造成的干扰可以忽略)。CDMA系统设备一般在基站射频输出端有一宽带滤波器,滤波器的通带为869-894MHz,通带外的衰减一般为20dB。即使CDMA射频发射端采用宽带滤波器,当GSM与CDMA网站距离较近时,仍会对GSM系统产生杂散干扰,甚至导致GSM宽带接收机趋向饱和而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减少GSM系统受杂散发射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研究及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因其抗干扰性强、隐蔽性好、易于实现码分多址(CDMA)、抗多径干扰、直扩通信速率高等众多优点,在个人通信网、无线局域网、第三代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以及军事战术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扩频通信理论为基础,用MATLAB工具箱中的Simulink通信仿真模块和MATLAB函数对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进...  相似文献   

3.
简析CDMA对GSM网的干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联通的CDMA和GSM基站的频谱分配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中国联通的cDMA系统基站的发射频率为870~880MHz,接收频率为825~835MHz;GSM的接收频段为890~908MHz(中国移动)和909~915MHz(中国联通),发射频段为935~953MHz(中国移动)和954~960MHz(中国联通)。从运行频段上看,CDMA的发射频段与GSM的接收频段比较接近,因此在站址选择及网络规划中如稍不恰当,势必造成对GSM的干扰,致使GSM系统接收性能下降(注:干扰是相互的,但由于GSM的发射频段与CDMA的接收频段相差较远,且cDMA是自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较好,故GSM对CDMA系统造成的干扰可以忽略)。CDMA系统设备一般在基站射频输出端有一宽带滤波器,滤波器的通带为869~894MHz,通带外的衰减一般为20dB。  相似文献   

4.
李军峰 《导航》2007,43(4):51-54
扩频通信目前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电子对抗以及导航、测量等各个领域。多径干扰是现代通信领域中的一种典型干扰,对于数字信号传输会产生相当严重的后果。本文简要介绍了扩频通信系统的原理、特点,分析了多径干扰对扩频通信的影响及解决多径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的日渐开放,3G牌照发放的日期也逐渐临近,对GSM网络运营商而言,WCDMA网络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工程涉及面广、周期长、投资大,在建设初期为降低运营成本,尽快启动市场,基站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应进行共站址建设。这样就必然增加了WCDMA系统与同址或邻近的GSM系统互相产生干扰的机会,WCDMA系统与GSM系统的电磁环境兼容问题将会暴露出来。本文将分别对共站产生干扰的机制、隔离度计算进行剖析,并提出工程上消除干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CDMA系统的PN码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薇  王晟 《电信快报》2002,(9):29-31
1CDMA系统中的PN码同步原理发射机和接收机采用高精确度和高稳定度的时钟频率源,以保证频率和相位的稳定性。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事先无法估计的不确定因素,如收发时钟不稳定、发射时刻不确定、信道传输时延及干扰等,尤其在移动通信中,这些不确定因素都有随机性,不能预先补偿,只能通过同步系统消除。因此,在CDMA扩频通信中,同步系统必不可少。PN码序列同步是扩频系统特有的,也是扩频技术中的难点。CDMA系统要求接收机的本地伪随机码与接收的扩频编码相位完全同步,实现本地PN码与接收到的PN码在结构、频率和相位上完…  相似文献   

7.
曹安  唐辉 《信息技术》2007,31(2):75-76,79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要求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第二代和第三代系统,以及同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内不同通信标准共存的情况。中国联通的CDMA系统和GSM系统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不同系统营运于同一个电磁环境下,势必会带来系统之间电磁兼容的问题。对电磁兼容中的共址干扰问题中的杂散干扰做了较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8.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采用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即采用不同的地址码来区分用户、基站和信道。然而由于其在多径衰落信道中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的不理想造成了多址干扰。在扩频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中,有效地抵消多址干扰是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和提高系统容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CDMA下行链路的干扰抵消算法,分析了下行链路接收机的实现原理及过程,并对其中的关键算法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选取的下行接收算法能改善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汉 《电信技术》2004,(12):24-28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干扰是指能引起无线网络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的电磁能量,它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到网络质量的好坏。对于CDMA通信系统而言,它独特的频谱利用方式决定了其在干扰的管理上与其他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不尽相同。在中国联通CDMA网络建设日趋完善的今天,  相似文献   

10.
2013年8月,湖南省无线电管理局快速查处了一起擅自设置使用飞地压扩系统导致民航地空通信被干扰的案件。这是湖南省首次查处飞地压扩系统干扰案件。飞地压扩系统是一种将GSM信号或CDMA信号移频到低频段进行远距离传输的系统,与普通移频直放站相比,其地形适用性更强、中继距离更远。飞地压扩系统主要应用于自然灾害、重大活动的应急通信保障,但由于其性能优越、成本低廉,部分通信运营商将其应用到其他日常环境中,造成了干扰隐患。  相似文献   

11.
结合山区覆盖特点,对GSM与WCDMA及CDMA1X系统间的干扰情况进行了确定性计算分析,给出了GSM与两系统共存与共站情况下的隔离要求与干扰规避方法。  相似文献   

12.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采用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即采用不同的地址码来区分用户、基站和信道.然而由于其在多径衰落信道中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的不理想造成了码道之间的多址干扰.在扩频通信系统中,有效地抵消导频信道引入的多址干扰是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和提高系统容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靖 《电讯技术》2006,46(4):185-189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能以不同的数据率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支持不同类型的通信业务。随着同时接入系统的用户数目的增加,多址干扰(MAI)也逐渐增加,不仅严重影响了CDMA通信系统的性能,也限制了系统容量的提高,且在异步传输方式下,多址干扰将更为严重。为此,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多址干扰对单速率CDMA系统容量的影响;然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讨论了异步多速率CDMA通信系统中多址干扰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孙孺石 《移动通信》2004,28(12):53-56
对于800MHz频段CDMA系统的基站和直放站杂散辐射对GSM900的干扰限制已由信产部[2002]65号文作了明确的规定。那么,GSM900对CDMA的干扰以及所有时分多址系统对3G宽带CDMA系统的干扰影响有多大呢?文章以码分多址系统的抗干扰机理为基础,试图分析当多系统共(站)址时,这些干扰对码分多址系统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联通公司CDMA网络的开通使用,由此引发了不少关于CDMA系统对GSM系统的干扰。为此,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为防止CDMA系统基站和直放站的发射对GSM系统基站和直放站的接收产生有害干扰,在信部无(2002)65号文中规定了关于800MHz频段CDMA系统基站和直放机杂散发射限值及与900MHz频段GSM系统邻频共用设台要求,本文对该文件有关规定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MSTT目前符合3GPP规范的FDDWCDMA系统正在全球大规模测试或试商用。从FDDWCDMA的定义及标准的演进来看,其关键技术主要涵盖以下六个方面。·CDMA技术。FDDWCDMA系统采用宽带CDMA方式,吸纳了很多CDMA的关键技术,如直接扩频、软切换(包括更软切换)、功率控制等。从话音的角度来看,WCDMA系统仍可视为上行受限系统,但如果考虑数据及多媒体业务对发射功率的要求,WCDMA系统则可能是下行功率受限。就无线网络规划而言,WCDMA系统更多考虑的是小区收缩等CDMA无线网络的特性,系统规划从GSM的频率规划变为伪随机码(PN)规划…  相似文献   

17.
干扰是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与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的一项关键因素,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因具备有较好的抗干扰特性,无论是在军事通信还是民用通信领域中均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然而受到扩频增益的限制,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自身抗干扰能力已经远远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怎样能够在不断提高扩频增益的基础上,实现对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将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价值.本文重点就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的时变干扰抑制关键技术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工作,以期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8.
现代复杂的通信环境下,多种通信系统同时使用,就存在窄带数字系统与宽带CDMA系统的战场兼容共存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将窄带数字信号近似为多个正弦波叠加或AR模型信号计算对宽带CDMA系统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这种数学推导是有缺陷的,因此介绍了改进的方法并给出结果。  相似文献   

19.
N2001-07297 0119046电子情报通信学会技术研究报告:扩频通信 SST2000-7~18(信学技报,Vol.100,No.145)[汇,日]/日本电子情报通信学会.—2000.06.—76P.(L)本文集收录12篇论文。内容主要涉及:星载移动卫星通信广播业务系统,多波束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与多元接续方式,同步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与传输误差分析,智能运输系统的应用与车辆间通信,CDMA分组通信系统,扩频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宽频扩频通信,多段干扰的消除方法的研究,编码分级理论与 DS/CDMA 的系列干扰抑制特性等。  相似文献   

20.
对于800MHz频段码分多址(CDMA)系统基站和直放站的杂散辐射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900的干扰限制,信产部无(2002)65号文已作了明确规定。至于GSM900对CDMA的干扰,以及GSM1800和个人接入系统(PAS)等时分多址系统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宽带码分多址(WCDMA)系统的干扰影响有多大,文中以CDMA系统的抗干扰机理为基础,分析多系统共(站)址时这些干扰对CDMA系统容量的影响。工程实践中,通常采用滤波器来减少干扰对系统容量的影响,文中推导的公式可用来计算滤波器的衰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