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提高高寒地区冬季施工中泵送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两种坍落度、两种防冻剂的混凝土在自然变负温养护和恒负温养护条件下抗压强度发展规律。结果表明:自然变负温养护由于昼夜温差的变化导致掺防冻剂混凝土7d强度均明显高于恒负温7d的强度,高防冻组分的防冻剂能够促进自然变负温养护下混凝土强度持续增长,也抑制了标准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发展。利用高效减水剂或增加一定的用水量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时,由于凝结时间的延长,负温下混凝土抗压强度会受到明显影响,混凝土内部易冻结损伤。与自然变负温养护条件相比,利用恒负温养护制度检验防冻剂质量时会因防冻剂类型不同造成质量判断上的差异。采用含高减水组分的防冻剂,并延长正温下的养护时间,有利于提高冬季施工中泵送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寒冷地区负温泵送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恒静  杨英姿 《建筑技术》1997,28(11):761-763
在实验室配制的掺4%高效泵送防冻剂和磨细粉煤灰的C30、C4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各龄期强度及坍落度损失等均能满足冬施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求,且自然变负温养护对负温混凝土强度发展十分有利。用掺3%的高效防冻剂和磨发煤灰配制强度等级为C50的负荷高强混凝土,其各龄期强度及抗冻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同龄期变负温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强度较明显高于恒负温养护的混凝土强度。C40负温泵送混凝土及C50负温高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等量取代法及超量取代法配制的三种粉煤灰掺量 (10 %、15 %、15 %k =1 5 )的防冻剂混凝土在变负温和恒负温养护下的抗压强度发展规律及抗冻性 ,表明双掺粉煤灰和高效防冻剂可以使负温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强度发展和更加优异的耐久性 ,完全满足混凝土冬季施工。变负温养护的混凝土强度发展及耐久性均优于恒负温养护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负温混凝土在经历了-5℃、-10℃、-15℃及自然变负温(+1℃~-6℃)养护7d,转为正温后的收缩率发展趋势,并与标准养护混凝土的收缩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各组负温混凝土的收缩率均小于标准养护混凝土,掺防冻剂的负温混凝土收缩率小于未掺防冻剂负温混凝土,各组负温混凝土的最终收缩率的关系为:-15℃>-10℃>-5℃>自然变负温。  相似文献   

5.
奚浦照 《建筑技术》1992,19(10):600-601,605
NaNO_2型混凝土防冻剂中的 NaCl 和 Na_2SO_4为早强组分,在大气负温中覆盖保温或露天养护条件下使用,可使混凝上在负温中硬化。NaNO_2型多成分防冻剂的性能优于单成分的。多成分防冻剂防冻、早强、减水的复合作用可提高负温混凝土强度。NaNO_2型防冻剂的主要功能在于提高混凝土在负温中的硬化强度和后期恢复强度。在防冻剂用量和养护温度基本合适或较低负温条件下,当 NaNO_2型复合防冻剂中 NaCl 或 Na_2SO_4含量相同时,含有 NaCl 的防冻剂混凝土在负温中的强度较高且防冻性能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负温养护、交变温度养护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发展情况,揭示了负温混凝土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微观测试方法分析了水泥水化特征和水化产物微观结构形貌.结果表明:在-10℃时,不掺防冻剂的混凝土早期强度极低,甚至由于试件不能成型而无强度;防冻剂可有效减少混凝土早期负温养护引起的微裂缝.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标准养护、恒负温养护、变负温养护(人工、自然)三种养护条件下的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及抗冻性的对比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恒负温养护制度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降低最大,随着温度的降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抗冻性能呈下降趋势,在变负温养护制度下,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好于恒负温养护的混凝土,试验结果证明通过早期延长预养时间、掺加防冻剂等措施对负温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8.
薄鹏辉  郝贵跃 《山西建筑》2002,28(10):62-62,75
通过试验,研究了等量及超量取代法配制的掺粉煤灰混凝土在负温养护下的强度发展规律及抗冻性,表明双掺粉煤灰和高效防冻剂可以使负温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强度和优异的耐久性,完全满足混凝土冬季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9.
变负温自然养护对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英姿  赵霄龙 《建筑技术》1997,28(11):766-768
冬季混凝土施工均处于变负温而非恒负温环境,故研究变负温养护对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选用三种养护条件:(1)自然变负温养护;(2)室温养护;(3)恒负温养护。在三种养护条件下,采用数据采集系统对混凝土内部、环境等进行系统测试,获得了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内、外部温度曲线及相应温度下不同龄期强度发展规律。由于变温条件增加了水泥石体系中自由能差、使水泥粒子和水分子有反应的能量和动力。所以变负温差护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负温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界面效应圈的研究,探讨了负温防冻剂混凝土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复合防冻剂中正性外加剂与负性外加剂对负温混凝土强度的贡献,并根据负温防冻剂混凝土的强度特性提出了解析强度假设,分析了复合防冻剂对负温混凝土的作用实质。  相似文献   

11.
H型钢开坯轧制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铁  章静 《钢结构》2004,19(6):40-41,64
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SC SuperForm2 0 0 2对H型钢开坯轧制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金属变形特点和轧件充满情况。研究表明 ,箱形孔中轧件腹板的变形与宽展较小 ,异形孔中轧件腹板与翼缘的的变形很不一致 ,腹板出变形区后厚度存在反弹增加现象。异形孔中轧件不能很好地充满孔型 ,异形孔中轧制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纠偏常用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以往的一些建筑纠偏的工程经验 ,本文总结了建筑物倾斜原因及对几种常用的建筑物纠偏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列举了相应实例 ,以供有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浓差能是一种具有许多独特优点而表现形式较为抽象的新型能源,目前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本文在文献(3)基础上,对浓差能本质及浓差能理论转换效率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1)对浓差能与机械能在本质上完全一致的观点提出了较严格的证明;2)推导出以膜法为基础的浓差能理论转换效率公式,指出任何理想转换机器在其最大功率输出点处的转换效率均不可能超过η=K/(1 K),这里K是与渗透过程有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4.
骨料的粒径大小和骨料的品种不同,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影响较大,骨料的粒径增大,将影响到混凝土的极限拉伸能力,骨料品种的热胀系数过大,也将影响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为提高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极限抗拉能力应选择合适骨料粒径和骨料品种,并进行最佳级配。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索穹顶结构节点的特点,设计了适合倾斜撑杆式索穹顶的节点形式。另外对倾斜撑杆式索穹顶结构的施工张拉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3类施工张拉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内力变化规律,评价各种张拉方案的施工可行性,并给出了建议张拉方案。  相似文献   

16.
 采用TAW–2000电液伺服岩石三轴试验机,通过32组花岗岩和闪长岩的物性及单轴压缩试验测试,获得岩石的特征物理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揭示岩石扩容起始应力与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孔隙度的关系,建立花岗岩和闪长岩的扩容起始应力预测方程。研究结果表明:(1) 弹性模量作为岩石的弹性基质刚度的反映,包括颗粒间的接触刚度和颗粒间基质的刚度,孔隙度作为岩石内部孔洞空间的体积测量指标,是岩石内初始的微裂纹、微孔洞及张开裂纹的综合反映,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初始损伤的程度,二者与岩石的扩容起始应力密切相关;(2) 扩容起始应力与弹性模量呈正相关,而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当弹性模量最小而孔隙度最大时对应最小的扩容应力值,反之调整;(3) 通过逐步数据拟合分析得出扩容应力的预测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在弹性模量、孔隙度和泊松比已知的前提下,可以先验地对扩容起始应力进行预测,为扩容起始应力的求解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城市煤气管网水力计算节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一中学图书馆圆形预应力井式梁板楼(屋)盖应用SAP2 0 0 0软件及有关规范的设计过程。给出了该预应力井式梁板结构的材料选择、预应力工艺选择、预应力筋的线型选择、荷载取值与内力计算、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选配等设计计算的思路和方法,可供建造同类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索再飞 《钢结构》2003,18(4):40-42
通过对中科院图书馆、档案馆工程钢结构连廊吊装方案的讨论 ,针对在市区钢结构施工中受到的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 ,探索了一种在市区进行大跨度钢结构施工的方案 ,并提出了建议 ,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粗粒筑坝材料密实度的缩尺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已有研究成果忽视密实度缩尺效应对粗粒筑坝料力学性质影响的问题,根据双江口300 m级土石坝堆石料的原平均设计级配曲线,采用4种不同缩尺方法得到室内干密度极值试验成果,利用粗粒筑坝材料的级配设计母线--Talbot曲线,引入分形几何理论,选取对级配性质较为敏感的Talbot公式的指数n以及反映颗粒形状与粗糙度的因子作为分形指标,解译粗粒料密实度出现缩尺效应的内在原因,为粗粒料级配构成对密实度影响的量化评价提供依据,克服以往只能利用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进行模糊评价的缺点。利用PFC2D软件,结合混合法各缩尺比级配进行干密度极值数值试验,研究缩尺效应对粗粒料的相对密度、孔隙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引起其差异的细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