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子洲气田山西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洲气田山西组目前构造面貌为一向西南倾没的大单斜,具有西北陡、东南缓的构造特征,鼻隆幅度较小.根据岩心观察及测井相特征,结合主要的沉积构造研究,认为子洲气田山西组属陆表海一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沉积相研究的目的是划分子洲气田中的有利相带,为以后开发油气提供勘探依据.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塔中32井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系统论述了位于塔中隆起北部斜坡带上的塔中32井钻遇地层的沉积相类型及相模式,并对主要目的层段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首次提出了中上奥陶统为受潮汐作用和风暴作用两种能量控制的混积陆棚机沉积的观点,并认为下志留统属滨岸相沉积,而石炭系则为一套海陆过渡相的沉积。  相似文献   

3.
子北油田长6油组砂体分布及相带展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50多口井的单井相分析及数百幅粒度参数图件的编制分析,认为子北油田长6油组砂体主要属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长6^1、长6^2、长6^3等主要产油层的砂体分布和相带展布图,初步确定了各砂层沉积时的古河道位置及南部玉家湾与北部南沟岔2个区块的相类型与相带展布特点,认为长6^3 ̄长6^1沉积时,北部的南沟岔地区以发育富砂的低弯度河和曲流河型分支河道沉积为主,而玉家湾地区则发育较多  相似文献   

4.
大牛地气田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大牛地气田主要目的层段为上古生界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经历了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沉积过程.通过对气田内50余口井的岩心观察并结合化验分析资料,认为太原组为具障壁砂坝的滨浅海相沉积,山西组为三角洲相沉积,下石盒子组为河流相沉积.在沉积相研究划分的基础之上,对其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高产、高丰度天然气聚集区,本文采用沉积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本溪组障壁岛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溪组整体自西向东发育为泻湖亚相-障壁岛亚相-陆棚亚相沉积,障壁岛亚相储层分布面积不广,但部分井试气效果较好。试验区骨架砂体厚8~12m,总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油层组沉积体系类型和沉积相展布特征,总结其沉积演化规律,以沉积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指导,综合运用地球化学、盆地分析等理论和方法,通过野外露头、钻井、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长7油层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可进一步划分为3类亚相,其中以三角洲前缘和深湖2种亚相为主.  相似文献   

7.
大牛地气田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牛地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北部,大牛地气田主要目的层段为上古生界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经历了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沉积过程.通过对气田内50余口井的岩心观察并结合化验分析资料,认为太原组为具障壁砂坝的滨浅海相沉积,山西组为三角洲相沉积,下石盒子组为河流相沉积.在沉积相研究划分的基础之上,对其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以岩心观察、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岩石组合、沉积构造、测井相分析和砂体形态等沉积相标志的分析,对克拉玛依油田一中区上克拉玛依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微相展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中区上克拉玛依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其中,S5^2-2单层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和三角洲前缘泥等微相为主;S5^2-1到S5^1-1单层、S4砂组和S1砂组各单层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以分流河道、溢岸砂和分流间湾等微相为主.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马家沟组浅水碳酸盐沉积体系可分为滩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等四个相带;本文主要讨论了该地区不同相带的有机质丰度、可溶有机质族组成及其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表明,局限台地相有机质丰度相对较高,富含饱和烃和芳烃,正构烷烃轻组分含量相对较高;滩相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富含非烃和沥青质,正构烷烃重组分含量相对较高。这与局限台地相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的水动力条件和烃类运移有关。研究表明局限台地相生烃潜力较高,是油气源岩良好的分布区,而滩相为颗粒灰岩,孔隙发育,非烃和沥青质所占比重较大,是良好的储集带。  相似文献   

10.
依据野外露头、岩芯、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部地区上古生界中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沉积期的沉积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沉积相对天然气成藏富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南部地区盒8沉积期自北向南依次发育缓坡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相,亚相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湖和浅湖,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滨湖砂坝、滨湖泥湾和浅湖泥湾;各微相在空间上相互叠置,复合加积;各微相水动力条件的差异造成微相在沉积物成分和组构上各异,导致其成岩作用不同;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发育处密集形成相互叠置的大面积骨架砂体,构成区内主砂带,成为天然气优质储集层,是有利勘探相带;沉积相明显控制优质储集层的分布,进而影响着天然气的富集成藏。总之,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微相是砂岩优质储集层分布和发育的最有利相带,也是今后勘探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登封煤田白坪一带山西组地层发育较好,主要为一套过渡相含煤沉积,划分为泻湖、潮坪等42个微相.属泻潮——潮坪及滨海三角洲体系沉积,所含二_1煤层形成于总体海退与短暂海侵的泻湖海湾及潮坪亚环境,其煤厚变化规律主要受潮坪亚环镜所控制.  相似文献   

12.
佳县—子洲地区太原组砂体成因及对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成因,可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佳县--子洲地区的太原组砂体分为潮汐沟道砂体,河道砂体和潮下砂坝砂体三类,不同成因的砂体,在结构组分,构造,测井曲线和展布形态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这些特征又明显地影响后期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从而控制着储层的孔隙类型,物性,分布等特征,研究表明,最有利于储层形成 与演化的砂体为潮汐沟道砂体,高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导致胶结作用较强,压实和溶解作用表现不明显,使砂体内保留有相对多的粒间孔和高岭石晶间孔,物性也较好;这类砂体多呈条带状分布于太2时的中,南部地区,该区块的太2段亦是今后重点勘探的区块,河道砂体和潮下砂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决定了它们的储集性能不及潮汐沟道砂体,且分布局限,属于较差的储集砂体类型。  相似文献   

13.
SB地区西山窑组上部地震相与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对无岩心和无露头地区进行油气勘探和油气藏描述,选用频率、振幅、连续性及内部反射结构等4 个地震参数,对吐哈盆地 S B 地区西山窑组上部地层进行了地震相分析,并作出了地震相的平面分布图。经过地震解释,再把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结果表明:该区西山窑组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及浅湖~深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14.
东沟坝地区位于陕南“勉略阳三角地带”北缘。出露地层为中上元古界碧口群上部的一套浅变质中酸性海相火山岩系。主要共生矿物组合有绿纤石+绿泥石+阳起石+绿帘石+钠长石(士绢云母);钠长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绢云母。变质相达到绿纤石-阳起石相至低温绿片岩相。变质作用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高峰变质期与韧性剪切变形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16.
湘西北龙山铅锌矿带沉积相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北龙山铅锌矿带主要赋存于上寒武统耗子沱群第三段和下奥陶统南津关组底部,形成于鹤峰—咸丰隆起带南东边缘的潮滩相和生物礁(滩)相之碳酸盐沉积平台。矿化是在控矿地层具有较高的铅锌初始丰度基础上,经过地表的富CO_2的循环水改造富集而成,其主要成矿期相当于海西早期。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铅锌矿床属于在热水作用下堆积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钻井、测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分析,辽河盆地新开-董家岗斜坡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为一个完整的三级Ⅰ类层序.其低位域以发育厚层状紫红、灰白色砂砾岩夹泥岩组成的冲积扇相占优势,水进域以形成深灰色、褐灰色泥岩夹砂质泥岩组成的湖相沉积为典型特征,高位域过渡为浅色砂岩、砂砾岩及暗色泥岩不等厚互层组成的扇三角洲相.对应的层序沉积相演化表现为低位冲积扇→水进湖泊→高位靠扇型扇三角洲,建立了相应的层序沉积相演化模式.指出有利于储层发育的砂体主要为低位域冲积扇相和高位域扇三角洲相,而水进湖泊相则是有利烃源岩相带.  相似文献   

18.
江汉盆地白垩系沉积相与沉积演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对江汉盆地露头剖面野外实测、钻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测井地质学原理,识别了白垩系层序及沉积相类型、沉积特征.研究表明,受燕山期幕式构造运动的影响,白垩系可划分为两个构造层序,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氧化型湖泊四种主要沉积相类型;早白垩世,由于拉张断陷强度较弱,仅在盆地边缘断裂前缘的局部地区发育一套粒度较粗的冲积扇-辫状河砂砾岩沉积;至晚白垩世,在区域引张力的作用下盆地整体拉伸断陷,从盆缘往盆内方向依次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氧化型湖泊沉积,构成一个自下而上粒度由粗变细的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19.
应用同位素分布特征来解决水文地质问题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临淄地区稳定同位素~(18)O及D、放射性同位素氚的分布特征的研究,给出了该地区冲积扇首部裂隙岩溶水的补给区,补给高程及补给年龄,并得出了地下水从冲积扇首部迁移到前缘至少需要15年时间的结论,从而为研究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