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21,(1)
为了解小鳞拟松鲷Datnioides pulcher生长、形态特性及细胞遗传背景,随机挑选10尾小鳞拟松鲷成鱼作为解剖样本,对其内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选取2尾雄性成鱼进行染色体核型研究,再选取50尾幼鱼进行生长特性试验,共养殖155 d。结果表明:小鳞拟松鲷体侧扁,侧面观近似橄榄形,体被细小鳞片,侧线完全;背鳍(D.)为Ⅺ~Ⅻ15~17,胸鳍(P.)为16~18,腹鳍(V.)为Ⅱ5~7,臀鳍(A.)为Ⅲ~Ⅳ9~12,尾鳍(C.)为15~17;脊椎骨数量为22~24,左右两边各具4对鳃弓,第一条鳃弓外鳃耙16~19;小鳞拟松鲷在165日龄时,瞬时生长率最大,生长最快;在幼鱼阶段体质量(y)与体长(x)呈幂函数关系,即y=0.025 3x~(3.025 1)(R~2=0.991 2),为异速生长;以小鳞拟松鲷肾细胞为试验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制片,对其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小鳞拟松鲷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8=2m+2sm+20st+24t,臂数(NF)为52,且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染色体,核型符合高位类鱼类形态特征。本研究中对小鳞拟松鲷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染色体核型进行量化描述,可为其种质鉴定和系统进化等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2)
对布氏鲷的外部形态、生长特点和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布氏鲷的主要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及其比例,观察其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布氏鲷体被圆鳞,体表有两条侧线;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相关,即W=2.03×10-2L3.231(R2=0.9883)。采用PHA体内培养法,取鱼体肾脏用空气干燥法制备布氏鲷染色体标本,经核型分析,布氏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4,6 sm+26 st+12 t,染色体臂数NF=50,与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形态和核型接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2)
对高体革鯻的形态特征及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体呈纺锤型,扁圆;鱼体的两侧或一侧有1至2个或多个黑色椭圆形斑;各鳍式为,背鳍ⅩⅡⅣ-12ⅩⅣ-1214,胸鳍Ⅱ-1314,胸鳍Ⅱ-1315,腹鳍I-5,臀鳍Ⅲ-815,腹鳍I-5,臀鳍Ⅲ-810,尾鳍1610,尾鳍1618;第一鳃弓外鳃耙数为2918;第一鳃弓外鳃耙数为2932;侧线鳞式为8632;侧线鳞式为86103,14103,1416/2416/2428-A。腹膜为银白色,鳔两室;胃发达呈"Y"型,幽门盲囊为1628-A。腹膜为银白色,鳔两室;胃发达呈"Y"型,幽门盲囊为1622个;左右两肾脏在后部相连,头肾近三角形;脊椎骨为25枚;体腔具脂肪块,脂肪块的重量占体重的11.95%22个;左右两肾脏在后部相连,头肾近三角形;脊椎骨为25枚;体腔具脂肪块,脂肪块的重量占体重的11.95%16.60%。高体革鯻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m+2 sm+2 st+42 t,NF为52。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3)
以野生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为材料,采用抽血、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体腹腔注射法,取头肾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其染色体核型和Ag-NOR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豹纹鳃棘鲈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8,其核型公式为2n=2st(t)+46t,NF=48;仅有1对NORs位于第1对染色体长臂靠近着丝粒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2)
通过观察、解剖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详细描述了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对其核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美洲鲥体呈纺锤形,鱼体背部为灰黑色,略带蓝绿色光泽;口端位略偏上口位,脂眼睑发达,鳞片较大,侧线不发达,鳃耙细长而致密,第1外鳃弓鳃耙数为2431+4731+4755;鳍式分别为D.3-1355;鳍式分别为D.3-1316,P.1-1616,P.1-1617,V.1-8,A.117,V.1-8,A.12-172-1719,C.23;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肠长和肛前体长的3.48倍、4.19倍、6.88倍、2.12倍和1.44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和眼间距的3.60倍、5.13倍和3.99倍,体高是体宽的2.27倍,尾柄长是尾柄高的1.71倍;胃发达呈"Y"型,幽门盲囊长且细,有9219,C.23;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长、肠长和肛前体长的3.48倍、4.19倍、6.88倍、2.12倍和1.44倍,头长分别是吻长、眼径和眼间距的3.60倍、5.13倍和3.99倍,体高是体宽的2.27倍,尾柄长是尾柄高的1.71倍;胃发达呈"Y"型,幽门盲囊长且细,有92115条;鳔2室,与体腔等长;体长(L)与体质量(W)的幂指数关系为W=0.0096L3.1429(n=47,R2=0.9753),肥满度系数为1.53;染色体数目2n=48,核型公式为4 sm+44 t,NF=52。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5)
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原肠胚时期受精卵为材料,采用低渗法和热滴片法制备染色体,对脊尾白虾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对50尾脊尾白虾雌虾受精卵中100个良好的中期分裂相进行染色体计数,染色体数目为90的出现频率最高,达到了81%,由此确定脊尾白虾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90,即2n=90;通过对中期分裂相染色体臂长进行测量与分析发现,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共计56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共计8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共计12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共计14条,核型组成公式为2n=56m+8sm+12st+14t,没有发现异性性染色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3)
以中国洪湖自然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的形态测量观察方法、染色体制片技术对不同倍性泥鳅的染色体组型、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二倍体泥鳅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NF=64;三倍体泥鳅3n=75,核型公式为15m+6sm+54t,NF=96;四倍体泥鳅4n=100,核型公式为20m+8sm+72t,NF=128;2)5个比例性状测量结果显示,二倍体与四倍体很接近,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两者与三倍体在眼后头长/体长(PL/SL)、后头部到鳃的距离/体长(LOOSR/SL)、背鳍前端到尾鳍的距离/体长(LODO-CB/SL)3个比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主成分分析表明,二倍体、三倍体及四倍体形态差异主要系躯体后半部差异所致;(4)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洪湖二倍体和四倍体相聚类,亲缘关系较近,与三倍体群体的聚类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
为探究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对250尾3月龄黑鲷的体质量(Y)和8个形态性状,即全长(X_1)、体长(X_2)、体高(X_3)、体宽(X_4)、头长(X_5)、躯干长(X_6)、尾柄长(X_7)、尾柄高(X_8)进行测量,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进行了以体质量为因变量、其他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月龄黑鲷幼鱼的8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6.347+0.389X_2+1.690X_5+0.364X_1+0.544X_6+0.555X_4+0.591X_7+0.650X_8+0.404X_3;通径分析表明,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0.288),其他性状主要通过体高来间接影响体质量。研究表明,对黑鲷幼鱼进行选育时,除体质量外,还应结合体长和体高来进行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2)
为探究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对250尾3月龄黑鲷的体质量(Y)和8个形态性状,即全长(X_1)、体长(X_2)、体高(X_3)、体宽(X_4)、头长(X_5)、躯干长(X_6)、尾柄长(X_7)、尾柄高(X_8)进行测量,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进行了以体质量为因变量、其他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月龄黑鲷幼鱼的8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6.347+0.389X_2+1.690X_5+0.364X_1+0.544X_6+0.555X_4+0.591X_7+0.650X_8+0.404X_3;通径分析表明,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0.288),其他性状主要通过体高来间接影响体质量。研究表明,对黑鲷幼鱼进行选育时,除体质量外,还应结合体长和体高来进行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5)
为研究乌江流域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us的年龄结构、生长特性和资源利用现状,补充该鱼的乌江种群数据,于2016年6月—2017年8月对采集自乌江中游支流石阡河(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麓)的253尾切尾拟鲿进行了相关研究,对比了其脊椎骨、主鳃盖骨、微耳石和星耳石的年轮清晰度和规律性,并选择脊椎骨作为年龄鉴定材料。结果表明:切尾拟鲿年龄结构包括1~5龄,其中1龄占80.2%;体质量与体长的幂函数方程为W=7.4×10~(-5)L~(2.652)(R~2=0.941);选择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作为体长(L)、体质量(W)与年龄(t)的拟合关系式,即L_t=469.757[1-e~(-0.127(t-0.228))],W_t=901.653[1-e~(-0.127(t-0.228))]~(2.652);体长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无拐点,而体质量均有,拐点年龄为7.91 a,对应体长为292.62 mm,体质量为256.96 g;用Pauly相关公式探讨了切尾拟鲿的资源利用现状,年开发率为0.846,年总死亡系数为2.040,年自然死亡系数为0.315;假设开发率不变,当起捕体长为241 mm时,相对单位补充渔获量(0.022 62)和生物量(0.026 85)达到最大,对应年龄为5.44 a,体质量为153.6 g。研究表明,当前切尾拟鲿处于严重小型化和低龄化状态,为切实保护该鱼资源建议配合保护区做好禁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