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8,(6)
政治认同是南北朝后期北朝中的南朝人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颜之推作为南北朝后期的著名学者,其政治认同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北齐书·颜之推传》是颜之推本人思想的忠实体现,他的传记写进《北齐书》以及传记中详述在北齐时的政治经历,是其政治认同的体现。颜之推之所以在政治上认同北齐,是因为他曾受到北齐后主的重视和青睐,官阶比较高,所以有了报答知遇之恩之感,而在隋朝受压抑的境遇也加强了他对北齐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
北朝北齐以前文馆制度不完善,文馆史上可称北朝前期,由五胡十六国及北魏组成。由于长期处在战乱,北朝前期效仿魏晋官制,设秘书、著作,以官署为文馆,不像南朝,官制外还依托宫殿设立文馆。出于服务军国大事的目的,这一时段的北朝文馆文学以应用文和官修史书为载体,是一种政治化、学术化的文学作品,有重实用、贵经史、尚文章的特征,于纯粹的抒情诗文不甚重视,作者大都以经史为根基,以史学为文学,以诏令奏议和碑颂为高文,以文学审美和虚拟想象为末事。过去对于这些特点是从地域和文化观念分野理解的,本文则从文馆与文学的关系来解释,其研究结论是对此前说法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4)
六镇是北魏统治者在统一中原的征战中为解决后顾之忧而采取的军事防卫措施。六镇设立之初,军事地位尤为突出。但是,随着北魏统一北方及其与柔然之间的战和更替,六镇的职能和地位不断地发生变化,其职能由单纯的军事扩展到兼具民事行政功能。五世纪后期,柔然衰落,北魏迁都,政治中心逐渐南移,六镇的军事政治地位下降,六镇随之衰落。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4)
六镇是北魏统治者在统一中原的征战中为解决后顾之忧而采取的军事防卫措施。六镇设立之初,军事地位尤为突出。但是,随着北魏统一北方及其与柔然之间的战和更替,六镇的职能和地位不断地发生变化,其职能由单纯的军事扩展到兼具民事行政功能。五世纪后期,柔然衰落,北魏迁都,政治中心逐渐南移,六镇的军事政治地位下降,六镇随之衰落。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政治格局十分复杂,思想意识形态也呈现了纷繁复杂的局面.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分立对峙,各种文化的冲撞会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6.
正福建古称"闽",是土著闽越人的居住地。秦汉以来,中原多事时,北方人民不断南迁,特别在两晋南北朝、唐末五代,是北方人民大规模入闽的高潮时期。这股迁移潮切断了闽越土著文化的自身发展脉络,带来了中原地区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1661年,郑成功率军将荷兰人逐出台湾,设官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9)
南朝民歌《子夜四时歌》是南北朝时期女性描写的代表之作。整组诗以春、夏、秋、冬四时为序,几乎每首都涉及女性描写。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特征,女性所处的社会环境,拟作诗歌的风气和民歌创作的环境等四个方面来对《子夜四时歌》女性描写缘由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2)
西周初期的统治者为稳定和巩固新政权,推行了多项定国方针,从《尚书》和《诗经》中可以看出,周人从政治舆论、民生、行政、军事等多个方面确立民众对新王朝的国家认同,构建共同的政治思想观念和伦理价值观念。西周时期国家认同的确立不仅为周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政治、文化、思想基础,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治政思维和治政模式。  相似文献   

9.
依据城市发展动力的主次与强弱,可将中国城市发展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古代农业社会政治军事主导时期、近现代工业社会经济支配时期及20世纪末期以来信息社会文化决定性制约时期。文章重点分析了前两个历史时期城市的不同发展途径、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考察了文化在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并进一步强调了实施文化战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邦”。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5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称作“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作“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