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Planning》2015,(18)
中国书法简洁而丰富多彩,雅致而奔放,线条作为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幅书法作品气韵、风格的重要标准。线条可以使书法作品或流畅或滞涩,或平静或活跃,还可以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多数人把精力放在章法、结构、墨法上,而对线条并未给予过多的思考,只是或多或少地提及。学书者在对书法整体的把握中应该把线条作为重中之重,因为书法能成为一门艺术,与线条的作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氛围,是指围绕或归属于一物定根源的有特色的高度个体化的气氛。书法展示的氛围是指围绕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以及作品表现出的意象特征,而创造的一个适合于该作品主题的高度个性化的空间,并使之在观赏者的心理上和生理上产生反应,最大效率地传递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与商品展示一样,书法作品同样需要展示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2)
孙儆不仅是国内甲骨文研究的大家,也是甲骨文书法的开创者与集大成者。文章从孙儆的生平出发,介绍了孙儆的甲骨文书法,并对其作品进行赏析,以期为研究孙儆甲骨文书法作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0)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画家郑板桥是清代"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富有创新精神,在当时的画坛风格独树一帜,画风独到,个人特色鲜明。他的书法作品更是备受关注,其书法作品对现代书法的研究与创作都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6)
文章是笔者在书法教学中的一些感悟,既是对自己书法教学的一种记录,也是与他人交流的一种方式。文章主要以书法教学在中学阶段的重要性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探讨学校开展书法教学的三个必要条件:第一是教学时间要有保障;第二是学生学习书法的教材以书法大家的原帖为主,再结合当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校本教材;第三是要给学生的书法作品搭建一个展示平台,具体而言,就是开展书法展览,带学生多参加书法比赛,作为书法学习中的鼓励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正>喜欢书法的人往往是先看作品气韵,进而才会赏析作品的线条和用笔。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建材行业书画展上,佳作纷呈,高手云集,山西建材协会王洋的书法作品因书风高古,俊朗飘逸,受到专家好评,也引起我很大的兴趣。认识王洋是在认识他的书法作品之后,两届书画展后有机会见到王洋,一边品茶,一边侃书法,他的作品洒脱,人也潇洒。面对赞誉,他却说:"我对书法只是兴趣爱好,写着玩,玩着写,尽力玩好而已。"  相似文献   

7.
艺术资讯     
《Planning》2015,(15)
<正>"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军美术书法作品展览"近日开幕不久前,由总政宣传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军美术书法作品展览"在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展览馆开幕。作为军队系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展览以军旅美术书法的特有语汇,阐释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共展出484件各类美术书法作品。参  相似文献   

8.
朱信 《建筑》1997,(11)
艺术相通。热爱建筑艺术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朱守道先生是近年来活跃在中国书坛上的中年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展览并获奖,在全国“神龙杯”、“法制杯”等书法意由中荣获金奖。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以及多家计社论、艺术馆和碑林收藏镌刻他的书法作品。《朱守道书法作品集》出版之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曾先后报道和介绍了他的书法艺术。1996年,在第25届国际书道联盟举办的书法评比中,他荣获“秀作奖”,成为大陆少田几位获奖者之一。建筑和书法都是抽象的造型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7)
明初书坛崇尚复古主义,书法作品千篇一律。到了明中后期,书法家试图打破守旧、僵化的束缚,积极发掘书法创作的新内容,徐渭与张瑞图便是其中的领军人物。该文从书法形态艺术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徐渭与张瑞图的作品,以期为书法创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2)
书法是我国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优秀的书法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无限的艺术想象,可修身养性,增强人们对传统汉字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书法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及时改进、创新,文章着重对此进行剖析,提出对策与方法,力图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书法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