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针对承压水作用下基坑底隔水层为黏性土体的情况,设计突涌离心模型试验,分析不同开挖深度和水位作用下围护墙的弯矩、水平位移与稳定性,观测坑底土体隆起和突涌破坏状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承压水头的升高或开挖深度的增加,土体隆起变形的曲率变大并在坑底中央逐渐产生裂隙破坏;墙体被动侧土体抗力逐渐减小,围护墙弯矩和水平位移逐渐变大;围护墙后土体内形成竖向裂纹,基坑发生踢脚破坏。考虑土体强度的基坑抗突涌稳定性分析,宜将土体黏聚力折减来反映土体与围护结构接触缺陷、隔水层裂隙发育以及受到地下水软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天津吹填黏性土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发的大比例尺试验装置进行室内模型试验,重点观察和分析夯击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简称“孔压”)的动态响应。室内模型试验表明,经过加固后土体的含水量降低,密度增大,抗剪强度明显增强。为弥补模型试验的不足,借助FLAC3D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冲击荷载下吹填土地基土体的动力响应特征,重点对夯击瞬间锤土接触应力、孔压长消和土体位移进行研究。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都发现,夯击瞬间孔压急剧增长,在夯击过程中孔压分为增长、稳定、下降3个阶段。数值计算还发现夯锤与土接触瞬间,锤土接触力并未达到最大,接触力在夯击过程中有多次弹跳;土体的孔压峰值和位移峰值随土层深度和距锤底中心径向距离的增大而逐渐滞后。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北侧分布有海陆交互相黏性土,其物理性质较差,天然含水率接近或大于液限,孔隙比接近或大于1,与一般海相软粘土物性相似,但压缩变形特征与强度指标有别于一般海相软粘土,是一种结构性黏性土。采取自由活塞薄壁取样技术与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得不同固结应力水平下的原状样和重塑样,系统地分析了固结试验中原状样与重塑样在不同固结应力下的微观结构及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体现了微观结构变化与宏观力学性质的一致性,揭示了结构性黏性土不良物理性质与良好力学特性指标“异常”组合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砂槽模型试验模拟均质无黏性土垂向流土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无黏性土发生渗透变形和渗透破坏过程中,土体渗透系数、水力梯度、渗透流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土体渗透变形过程中优势流的产生、发展的循环过程,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发生流土破坏后的土体经过一段时间自重固结后的抗渗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均质无黏性土在渗流作用下发生渗透变形的过程中,有一个渗透系数不变的阶段。这一阶段土体中还没有形成优势流,土体处于稳定的安全渗流阶段。土体中优势流的空间可变性造就了一个优势流"形成→发展→消失→再形成"的循环过程,这种循环过程伴随着土体中不断的微小渗透变形。土体发生流土破坏后,破坏区域的土体出现了水力筛分现象,水力筛分过程改变了土体结构,降低了土体的抗渗强度。 相似文献
5.
使用层次聚类(HC)、模糊C-均值聚类(FCM)、学习矢量量化(LVQ)、贝叶斯判别方法进行了黏性土层位的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土样选自上海某工程的26个样本,每一样本考虑10个常规土工试验指标.研究表明,使用FCM时,如果所选变量超过3个,误判率大约为19.2%;使用HC时,如果变量选为10个、类间距离采用类平均法、样品距离不使用海明距离,误判率也为19.2%左右;选择全部10个变量、使用LVQ进行网络训练与预测时,误判率大约为10.4%;使用贝叶斯判别方法对土样进行判别时,已有土样交叉验证的误判率为5.2%左右,新土样的误判率为14.2%左右.数据输入输出和分析判别过程全部使用作者编制的应用程序完成.作者提出的黏性土层位的聚类和判别分析方法,对土样鉴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土的类型确定和性质评判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7.
使用自行设计电动修复装置,针对镉污染黏性土开展了室内土柱试验,分析了土柱中镉的去除效果、修复前后污染土的微观结构变化和镉的形态特征,探究了土壤中镉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镉初始浓度较小时,增大电压可以显著提高镉的去除率,电压的增大可加快土中不稳定形态镉的迁移。当镉初始浓度较大时,残余在土柱中的镉含量呈现出从阳极侧到阴极侧逐渐增大的现象。经过电动修复后,土颗粒从球形呈现的黏聚体结构变为了光滑、松散的结构。电压为40V时,约95%的弱酸提取态及可还原态镉从土壤中去除,修复后土柱中的残渣态等稳定形态的镉约为总镉的60%,有效降低了镉污染土的毒性。 相似文献
9.
10.
老黏性土场地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老黏性土场地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分析了武汉地区几个老黏性土场地深基坑工程实例,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以期指导类似条件下深基坑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2)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表观遗传的现象较多,已有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调控、基因组印记、基因沉默、母体效应、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等。在集约化的水产养殖模式中,养殖密度提高,投喂过量等均会产生刺激鱼类生长的环境因素。已有文献报道,环境胁迫因素刺激可影响鱼类表观遗传修饰,但并未涉及遗传信息的变化,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解释为表型变化。本研究围绕环境胁迫因素对鱼类表观遗传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阐释环境因素与基因互作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4)
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鱼类游泳行为已逐渐成为热点课题,它模拟生物视觉原理,通过处理采集的图片或视频获得动态目标参数信息,以达到对鱼类游泳行为监测分析的目的,本研究旨在介绍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发展趋势。首先介绍鱼体监测目标的种类选择与影像获取方法,然后介绍影像中的背景去除与目标检测,并对影像数据直接和拟合提取目标参数的单个鱼体目标游泳参数提取方法,以及运动预测法和特征匹配法的多鱼体目标监测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对游泳行为监测参数进行分类,并介绍了相关影像处理常用软件,最后总结了计算机视觉监测存在的难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人工冻结技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冻结法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方法的介绍,研究了冻土温度场的发展,以及温度场与冻结壁发展的关系,分析了目前人工土冻结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对进一步提高国内人工土冻结应用研究水平阐述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1)
结合素(bindin)属于配子识别蛋白的重要种类之一,是雄性海洋生物精巢或精子中特有的凝集素样的不溶性颗粒蛋白。在海洋生物体外受精过程中,当顶体反应发生时,精子释放出成熟的bindin蛋白可特异性地识别特定卵子表面的蛋白受体,进而促进精卵结合,在保障海洋生物体外受精准确性和维系海洋生物物种独立性、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棘皮动物属后口动物,是无脊椎动物的高等类别,棘皮动物的受精生物学和性别选择机制一直是基础生物学研究和水产养殖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内容。本研究中就近年来棘皮动物结合素bindin基因的结构信息、生物功能以及分子进化特点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了解棘皮动物结合素bindin的功能、分子进化特点及其在棘皮动物配子识别和性别选择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8,(1)
蛤类品种繁多,富含活性多糖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本研究中综述了蛤类多糖的提取方法、纯化方法、化学组成及其生物活性,并针对蛤类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在提高多糖纯度、创新提取工艺、实现工厂化生产、深入研究多糖结构对其活性机制的影响等方面加强研究,旨在为蛤类养殖、加工及其功能食品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SBBR工艺的概述,介绍了SBBR工艺的特点,阐述了SBBR工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探讨了SBBR工艺的脱氮除磷机理,最后指出SBBR是SBR工艺与生物膜技术相结合的工艺,是应用于废水处理最具潜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9):27-28
人工智能是当前时代发展下非常尖端的科学技术,人们对其发展保持着广泛的关注。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尝试和使用,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提供更加便捷、人性化的服务和其他功能,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效率、效益等都能得到提升。文章以此背景,对人工智能的优势进行探讨,研究分析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20.
目前,阻尼器在工程结构减隔震控制领域的应用已极为广泛,但存在中小地震作用下阻尼器的位移和速度等较小时,阻尼器难以充分发挥耗能能力的问题。因此近年来阻尼器响应放大技术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并利用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杠杆机构、跨层支撑等提出了多种阻尼器响应放大装置。全面综述国内外阻尼器响应放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包括装置构造和作用机理等。同时,分析现有阻尼器响应放大技术在遭遇极罕遇地震作用时阻尼器更容易失效等方面的不足,指出响应放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以期为阻尼器响应放大技术的发展和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提供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