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过关1974年,从香港到广州,要一早起乘火车到罗湖。下火车后,还要步行,过木桥。木桥的中央是“英华分界”。走过“分界线”,便有几名不懂广东话的解放军战士。“证件!”一个高大的解放军战士大喝一声。我停下来,拿出香港身份证,英文写着英籍(British)。他看不懂,“甚么国籍?”,又大声一喝。我不得不说:“英籍。”“你是中国人,为甚么是英籍?”这第三声喝,我有点不耐烦,用广东话说:“我陪知,问我老豆啦!”、他哼了一声:“过!”到深圳,是“华界”海关。“有没有照相机?”“有!’“拿出来看看。”我拿出一架Nitron,…  相似文献   

2.
新秩序     
BrianMessana宣布了他对同时代一词的厌恶。当被要求描述Messana O'Rorke的建筑风格时.他同样对极简抽象主义风格不感兴趣。“它过于偏重’禅宗’”,他说道。“我们更加注重实效性。”显然,他和TobyO'Rorke找到了他们的理想客户——一位爱尔兰银行家.他在调动到香港前不久在纽约购买了一栋1853年建造的四层红砖墙townhouse。  相似文献   

3.
《建筑细部》2006,4(6):876-877
欧美(英文简称“Ultra”)自1992年在香港成立至今,是亚洲知名办公家具方案提供者之一,迄今在香港、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设立销售办事处及陈列室,并于2004年1月在香港顺利上市。  相似文献   

4.
美国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裂缝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系陈振基同志根据美国NCMC近三年的文献资料(主要是一种名“TEK”不定期刊物),翻译、整理形成的一篇译文。标题系编译者所加。编者删去英文的“参考文献”索引。  相似文献   

5.
一米八的个子 ,方脸膛 ,黝黑的面庞上泛着红光 ;一口上海普通话说起来尤为亲切———他就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经理孙文杰。“七一”前夕 ,当笔者来到北京三里河中建大厦他宽敞的办公室请他谈谈有关国企改革发展的高见时 ,孙总谦虚地说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经营国有企业我是一员老将 ,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营国有企业我却是一名新兵。”说此话时 ,孙总一脸诚恳。1 981年 ,孙文杰由中建总公司派往香港中海集团工作 ,历任工程师、地盘副经理、经理 ,1 984年后任集团副总经理、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长兼总经理。在香港的 2…  相似文献   

6.
奶油     
《Planning》2019,(8)
<正>村上的大量读者,显然最关注的还是他的长篇,其实他的短篇小说也具有特别的魅力。此篇《奶油》,由菲力普·卡布尔从日语译成英文,发表于二○一九年一月二十八日的《纽约客》上,诗人李寂荡先生专门为本刊翻译,并写了译后记,他的亲身经历和对生活及命运的感悟,与村上这个短篇所营造的氛围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7.
科技期刊对英文题名与摘要的写作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英文摘要的翻译要忠实于原文 ,并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语言特点 ,力求规范 ,切勿乱翻译。针对科技期刊中常见的英文题名和摘要的翻译错误和各种不规范的情况 ,探讨了该类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 ,并通过举例说明正确表达方法 ,从而就如何写好英文摘要提出了几点建议 ,以便科技人员迅速判定该论文是否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金磊 《建筑》2022,(16):75-76
2022年6月21日,中国文物学会单霁翔会长于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终评“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时,向专家们介绍了他的新作《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以下简称“《人居香港》”)以及感想。他细致讲述了香港历史建筑“保育与活化”的经验与个案,说明了香港城市保护与建设的创新成就。笔者认真研读《人居香港》一书后,确感到它不仅呈现了香港本身对建筑遗产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雷姆·库尔哈斯的职业生涯从杂志编辑和电影编剧开始。1968至1972年间,他在伦敦的建筑协会学校学习。1970年他制作了“作为建筑的柏林墙”,1972年同E·曾海利斯和Z·曾海利斯一起完成了名为“撤离,或者做建筑的志愿囚犯”的理论研究课题。1973至1976年间的大部分时间他生活在纽约,开始写一本分析大都会文化如何影响建筑的著作:《谵妄的纽约:关于曼哈顿的回顾性宣言》,这本书于1978年在纽约、伦敦及巴黎出版。同时他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除了这一连串的活动之处,他还和E·曾海利斯一起从事了一系列的理论课题研究,包括“被控制星球的城市”以及新福利岛屿,其中由M·弗里辛道普所画的插图在《谵妄的纽约》一书中发表。1975年库尔哈斯和E·曾海利斯、Z·曾海利斯以及  相似文献   

10.
译者随笔     
几个月前,翻译完成一本出版于1974年的旧书,彼得·史密斯(Peter F.Smith)的《城市化动力学》,是“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译丛”中的一本,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我真费了不少脑筋,想给“The Dynamics of Urbanism”这个英文书名找到一个比较好的中文表达,直到全书翻译完成,还是采纳了出版社编辑给我的这个书名。  相似文献   

11.
景观——生命的体验与延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颐 《城市建筑》2008,(5):19-20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历,从宏观与客观的视角、理性与感性的思考、传统与创新、关怀的态度几方面探讨景观设计,提出景观是生命的体验与延伸。  相似文献   

12.
面对社会生活的渐趋于全球化以及城市文化的空虚蔓延,李凯生工作室一直关注于"地方性"的存在和城市现象的地方性意识,努力寻找地方性和城市文化的一致性。本文通过介绍工作室的几个作品以及工作状态表达工作室对当代中国建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一座院落的建造过程来理解全球化与地域性的关系,将这对既矛盾又复杂的存在形式,归结为建筑细部、建筑构造、建筑景观的构筑中,从而得出当代建筑全球化与地域性交融的建筑情境即是生活细节和建筑细节的交织。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建筑活动中,全球化与地域性构成了一种双向互动,提出了一系列“现代性”问题。有关全球化与地域性的争论似乎不可调和,然而其中却普遍存在着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误解,这导致我们难于深入地域建筑文化的本质。本文试图对此论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旅行     
《广西土木建筑》2012,(3):32-35
你的城市有没有博物馆?你多久没有去过博物馆了?对于每天奔忙于生计的我们来说,有太多值得关注的事物:新闻、房价、堵车……而当我们放松的时候,也是在电脑或电视旁边观看娱乐节目和肥皂剧度过。很少有人会选择去博物馆看展览、散步或者只是去哪儿看一眼。  相似文献   

16.
时尚品牌D&G最新的总部就设立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它共有5000m^2,其中包括了时尚展厅、办公室、餐厅以及一些其他的功能空间。它经过精心规划而建成,总部大楼的翻新使用了最天然的材料,例如白色namibic石材、特殊的玻璃幕墙和钢制品。它共有两个部分,两栋主体建筑分别建立于上世纪20年代和60年代,可以说有一定历史了。  相似文献   

17.
蜜桃(ME TOO)是我们杭州之行发现的一个小秘密。一位朋友请我们吃饭,到了杭州,我们自然说要吃西湖醋鱼。然而他说:"西湖醋鱼不好吃的。我带你们去  相似文献   

18.
19.
在建筑领域,技术与艺术之间的矛盾似乎不可调和,但又相辅相成地促进了建筑学的发展.西班牙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以天才般的技艺弥合了二者的裂痕,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雕塑家为一身的卡拉塔拉瓦也许就是当代的米开朗基罗.由于有着独特的时代与求学背景,卡拉特拉瓦对建筑学、结构工程学与美学都有独特的见解与诠释,向人们展示了建筑美学的新含意.  相似文献   

20.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主办、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承办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推进会"6月24-25日在京举行。会议明确了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工作思路,提出了由各省组织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