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lanning》2019,(11):188-18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意识工作形态的最新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文从分析两者的内部结入手,致力于全面探索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为推进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206-208
现阶段,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建设。本文首先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然性;其次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向;最后探讨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校思政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建筑》2023,(6):16-19
编者按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和首要任务.从本期起,《建筑》杂志推出"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 建新功"专栏,刊登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集中宣传行业主管部门、协(学)会、建筑类高校、骨干企业开展主题教育有关情况和典型经验做法,供业内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6)
从中国高校地位、性质和目标三个维度说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高校师生至关重要,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实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高校师生这一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0):275-27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本文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又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它不仅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视野下对实事求是思想、认清当前社会矛盾、正确看待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性审视;而且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对判断当前历史方位、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满足人民更高层次需要等理论的创新性运用和发展。同时其包含的依法治国理念、廉洁从政思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精髓,对正确引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实践影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创新的理论成果,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力奋斗的行动指南,因此,应正确认识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形成基础,并在实践过程中深刻掌握其内涵,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0)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加快推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中小学教材建设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中小学教材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坚定文化自信,着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之中,以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2):285-286
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代表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明确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根据当前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观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发展的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而凝聚智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3):27-2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发展的历史方位,特别是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建设相结合,改革实际同时代特点相统一,不断开辟科学社会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始终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原则和方法,并根据新时代的特点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是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8,(8)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思考教育效能问题,应当从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两方面的要求去理解教育效能问题。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角度看,应当以解决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为目标,以科学化为主要方式改进教育效能。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角度看,一方面应当借鉴后现代对现代性的批判,兼顾教育效能的过程与结果,重视教育的持续发展与"积极状态";另一方面应当借鉴信息化、生态化、全球化等新现代化趋势,变革教育效能的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1)
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在浙江的具体体现。新时代,应从动态上把握浙江精神的发展与深化,深度挖掘和研究浙江精神蕴含的德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分析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困境,寻求浙江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从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2)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它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有着强大的数据库与便捷性,使得人们在信息获取、传播方面更加的便捷、丰富多样,非常受大学生的欢迎,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数据洪流中,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本文深入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明确教育内容,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构建意义入手,遵循当下思政教育发展规律与原则,提出新时代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5)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孙子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加强新时代高校孙子文化建设的领导力度,推进新时代高校孙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课堂,创新新时代高校国防孙子文化建设平台,不断拓宽高校孙子文化教育方式,探索新时代孙子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0,(2)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促进思政教育和各类课程的有机结合,是每一名高校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从历史文化、数学建模和分享励志事迹几方面对思政教育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6)
思政理论课要主动融入专业教育,聚焦于专业人才培养,统一于课程,形成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融合课程",重构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快将思想政治课融入专业教育,必须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形成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为此,有必要建构一种思政理论课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建立育人长效机制、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构建科学合理的诊断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0,(9)
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丰富和发展教学内容,满足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重新审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在保证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注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给学生营造新的教学体验。基于此,该文主要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路径展开深入的研究([1])。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0,(8)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人民生活朝着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为提升当代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关注度和认同度,则需要结合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和优势,积极创新与整合思政教育工作内容、目标,通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加强学生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新媒体时代下,为思政教育的创新整合工作带来很多优势,因此,为增强课堂的新鲜度和吸引力,就必须将思政教育的创新整合工作与新媒体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平等交流,使他们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政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4):1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伟大思想的生成主要有四重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是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必然结果;从理论逻辑来看,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表达和当代表现;从实践逻辑来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的、鲜活的实践;从时代逻辑来看,是新的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四重逻辑共同构成了一个矛盾的辩证统一体,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