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社区邻里交往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针对目前城市社区邻里交往建设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对南京市新街口周边城市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以期获得典型的城市社区邻里交往现状以及所产生的原因背景,并结合相关理论资料,从居民构成、交往空间、住区安全性等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可行性建议,作为未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之参考。  相似文献   

2.
3.
社区感情,社区发展与邻里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学研究为理解社区感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使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加理性。与此同时,70年代以来,社区发展和邻里保护在实践中都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今天,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方法还在不断的探索中。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9,(13)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进而导致人们更加的注重精神世界的享受。当前人们生活在城市里面,尤其在各方面的需求都需要相关的人员引起重视。邻里中心这个概念是来自于新加坡的新型社区服务概念,对于社区治理以及为居民服务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近年来,社区邻里中心的建设不断地在各地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得到了城市居民的认同,对于人们的交往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通过城市社区里的邻里关系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进而从邻里问题探讨人们的需求,从而对社区级的邻里中心进行初步建设,旨在为城市社区邻里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公众参与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宏观层面,对邻里空间尚未广泛研究。将国内外公众参与社区邻里空间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综述,总结已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结合国情从参与主体、参与意愿、参与途径、以及保障体系建立上得到相应启示,对探索我国公众参与社区邻里空间的研究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但目前国内社区大多缺乏可识别性和亲和力。社会发展要求规划从关注空间逐渐转为关注人,重点关注人的活动规律、生活需要、精神追求。以苏州华通社区为例,通过收集数据剖析现状邻里空间,探寻适宜邻里交往、拉近邻里距离的空间重构途径,以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7.
社区邻里交往空间是居民信息交换和情感交流不可缺少的基本场所。良好的邻里交往空间的塑造,可以增强居民之间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对于创造宜居住区的意义重大。通过对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邻里交往空间的探讨分析,希望对"宜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4)
社会变迁带来的居民的居住方式改变、共同兴趣爱好消减、宗教仪式衰微、公共利益责任主体转移等,使得传统社区精神逐渐消逝并陷入"共同体困境"。现代社区精神重塑很有必要,应将自治事务的单位选择和行政事务的单位选择区分开来,明确社区居委会定位及与其他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不同业态的小区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除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外,社区公园的社会效益能推动人们迈向更高质量的邻里生活,一直以来都是国外发达国家风景园林与城乡规划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通过解读国外社区公园的发展历程和功能演绎,提出当前社区公园社会效益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对邻里福祉的社会影响.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1世纪后社区公园与邻里福祉的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邻里中心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特有的新加坡模式,并在中国苏州、天津等地进行多年实践.在此,针对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就新加坡新型邻里中心和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的案例,从选址与范围、规模与功能、空间与形态、建设与运营等方面展开比较研究,并探讨两地在自然环境、用地规划体系、财税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6):34-37
与碎屑岩储层相比,礁灰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复杂且具有油湿性,其水驱油机理主控因素尚不明确。采用"岩芯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压汞、润湿性"等静态资料与"微观驱替及岩芯驱替实验"等动态测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静态数据动态化"的渗流机理研究新方法,明确了礁灰岩储层的微观性质与流体驱替特征的关系以及不同孔隙结构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流花礁灰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可分为4类,其中,Ⅰ、Ⅱ、Ⅲ类为有利储层,具有低排驱压力、低退汞效率及强非均质性的特点,储层渗流能力与储层类型关系密切,主控因素有储层类型、孔喉半径比和润湿性3个关键因素。水驱前后的油水分布特点及不同岩芯驱替动态与驱替效果受储层微观性质控制并有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加强城市规划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城市规划的质量,必须充分关注和了解当前城市规划行业的背景.针对当前城市规划行业背景中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规划审批的公正性以及规划失误的隐蔽性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规划师职业道德的构成进行定位,并从内部加强和外部制约两个方面提出城市规划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是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乘客的设备,也是乘客衡量服务质量的“标尺”。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银联云闪付、手机NFC和二维码等移动支付市场前景广阔。通过梳理AFC系统现状,提出AFC系统在当前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软、硬件设备和服务管理两方面探索改进措施,并着重对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分析、论述。最后得出AFC系统架构趋于扁平化、服务趋于人性化的结论,并对AFC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给城市的公共安全、卫生与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此,采用总结归纳法阐述了19世纪后期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导致疫情暴发的历史现实,解读了疫情触发的城市公园改革,发现城市公园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公共健康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应对疫情时,城市公园中的自然要素可作用于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本身,从而对传染性疾病起到抑制作用。在社会防治过程中,城市公园可通过提供户外绿色空间、作为搭建临时医疗场所的场地,以及进行公园运行管理等方面对疫情防治起到支持作用。再通过历史文献分析法和引用论证法加以分析,以期为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园的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4):1-6
目的:研究PM2.5和AngⅡ的共同干预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率及可能的凋亡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分别以不同浓度PM2.5、AngⅡ、PM2.5+AngⅡ处理24、48 h,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KT的表达变化。结果:48 h CCK-8结果显示,PM2.5在100.00、200.00、800.00 μg/mL时、AngⅡ在20.00 μmol/L时与对应组别的PM2.5+Ang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流式结果显示,48 h时PM2.5+AngⅡ组凋亡率与单PM2.5或AngⅡ处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M2.5+AngⅡ处理比单PM2.5或单AngⅡ处理后P-AKT的表达量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本研究表明体外实验中,PM2.5对Ang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并可能通过PI3K/Akt/eNOS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对城市经营的整体战略进行了系统思考,重点探讨城市整体经营的客观和微观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密度居住区是亚洲许多城市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 模式,但普遍存在诸多社会与环境问题。社区绿道在高密度城 市居住区内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将居民与开放空间、基础设施 相连接,为居民提供日常休闲活动场所,在缓解社会与环境问 题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辨析高密度居住区背景下社区绿道 的内涵和特点,总结社区绿道在提升邻里聚居环境、完善绿色 基础设施、激活社区文化空间等方面的作用;其次,以上海市 甘泉社区绿道为例,探讨城市高密度居住区中的社区绿道实 践;最后,总结思考未来城市高密度居住区社区绿道建设的实 践方向。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2,(6):10-13
高校对学生拥有绝对的管理权,有些不合法,有些合法不合理。目前,高校处分权引起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多,对高校处分权这一权威提出挑战。那么,高校处分权这一概念是什么,高校有无自设处分规则的权力,高校到底拥有多大的处分权,高校处分权的性质是什么,如何保证高校处分权的方式和程序的规范,理清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结合城市需求与新技术发展现实,以及近年已经发生的若干案例,展望新基建时代,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城市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与建设模式的转变;提出城市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应该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进一步升级改造,完成从硬件建设到管理服务能力建设,从单一系统建设到开放复合功能协同,从一次性建设到动态建设与弹性布局的转变;同时,在建设模式方面,也应该完成相应的模式转变,包括建设与运营主体多元化、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标准规范的升级与地方性探索等。对于新技术的积极响应,将有助于建设更具韧性、更为健康的未来城市。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事件的频繁发生给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带来巨大的带动和影响.同时,对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的影响程度也反映了事件的重大性,认识重大事件所具有的特性--推动性、聚集性、临时性与永久件和周期件特质,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和利用事件.并通过分析重大事件的案例给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所带来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影响,包含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控制和引导重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使其成为推动当代城市发展和景观建设的一个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