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1):77-79
《诗·小雅·巷伯》是讥刺幽王的政治诗。作者被谗言所害,作此诗来发泄心中怨愤。诗用"巷伯"定题,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巷伯是官职名;另一种认为巷伯是诗篇名。关于诗歌的作者,有三种说法:一是孟子是寺人,寺人和巷伯并非一人;二是作者是寺人,寺人即巷伯,二者为同一人;三是作者即近习,即大王身边亲近的人。  相似文献   

2.
古人写诗,常有分韵唱酬与同题仿作。那是兴之所致,局外人似乎没必要去裁定优劣。如果裁判带上“名人效应”,即或纯属戏言,也会给好事者提供“枷号”示众的案由。比如中唐诗人徐凝的“庐山瀑布》(仿李白《望庐山瀑布》而作),只因苏轼调侃为“恶”(《戏徐凝瀑布诗》;“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就留下话柄,至今被杂文家们反复引证,以为“效颦”者戒。徐凝仿作言激意浅、词生语硬(“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9)
南朝民歌《子夜四时歌》是南北朝时期女性描写的代表之作。整组诗以春、夏、秋、冬四时为序,几乎每首都涉及女性描写。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特征,女性所处的社会环境,拟作诗歌的风气和民歌创作的环境等四个方面来对《子夜四时歌》女性描写缘由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号浩 《建筑》2021,(2):42-44
<正>一、历史背景"香林寺"始建于萧梁天监(502~519年)年间,始建于南京湖熟镇杜桂村(今南京市江宁区),当时名为"杜桂院";宋代改名"香林寺",南宋《景定建康志》引《庆元志古钟记》云:"梁天监中,杜桂二卿平章朝政,舍所居以为寺,故从其姓以旌名。"明洪武元年(1368年)香林寺迁入城内,即南京城东明故宫北,成化十五年(1479年)重修;  相似文献   

5.
去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江泽民同志的两首七绝诗。诗虽作于1998年3月19日,但内容的跨度,却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整整八年的伟大实践,显示着一个团结奋斗、务实兴邦的重大主题。作者在诗前小序云:二首七绝系“忆旧”、“思今”之作。 (一) 第一首为《忆旧》: 寒江雪柳日新晴, 玉树琼花满目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4)
本文针对在教学《七月》中遇到的诗句"九月授衣""同我妇子""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七月》诗的作者问题也谈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嘎朵觉悟神山嘎朵觉悟是与冈仁波齐、梅里雪山、阿尼玛卿齐名的"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藏语又称"觉悟夏尕",意为"白圣客"。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以它为主要圣山来供奉祭祀,每年从藏区各地到此转山朝拜的教徒络绎不绝。邦夏寺元代八思巴所建的萨迦派寺院,位于尕朵乡南约23公里处,为原当地蒙古族群众所信奉的萨迦派寺院。供奉的释迦摩尼额甲舍利子是邦夏寺的镇寺之宝。  相似文献   

8.
潘胜利 《园林》2009,(1):70-71
木槿(Hibiscus syriacus)锦葵科、木槿属。木槿,古称葬(舜)、椴(白花者)、榇(红花者)、又名日及,《庄子》称其为“朝菌”。《诗经·郑风》中就有“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行,颜如舜英。”之句。其中舜华和舜英指的就是木槿花。晋·潘尼《朝菌赋序》云:“朝菌者盖朝华而暮落,世谓之木槿,或谓之目及。诗人以为舜华,庄周以为朝菌。其物向晨而结,  相似文献   

9.
8月3日,是黄东华烈士牺牲一周年纪念日。不久前女作家夏真的长篇报告文学《红门》出版发行,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为该书作了序,现将此文刊发,以进一步激发全省消防官兵和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黄东华的热情。  相似文献   

10.
沈福煦 《园林》2004,(5):9-9
湖心平眺西湖中的一个小岛,叫湖心亭,居全湖之中心,据《西湖游览志》记载:“湖心亭自宋、元历国初(明初),旧为湖心寺,鹄立湖中,三塔鼎峙。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所谓‘三潭印月’者是也。《六十家小说》载,西湖三怪,时出迷惑游人,故厌师作三塔以镇之。”寺与三塔在明孝宗时已废圮。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知府孙孟寻遗址,又建亭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