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1):149-150
本文论述了数据、技术与思维是支撑学报发展的三个新硬件,指出学报编辑只有做到开放性地传播数据、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报的共享阅读,才会提高期刊数据引用频次和影响因子;学报编辑应学习、了解、应用新技术,通过掌握这些前沿技术,开发学报潜能;而最终决定学报数字出版之路走向和走多远的,是编辑的主体意识,亦即编辑的思维是否与时俱进,是否与这个时代接轨,是否能在短时间内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建筑结构学报》1988,9(1):79-79
<正> 建筑结构学报第二届编辑委员会于1987年12月3~5日在湖南省岳阳市举行了第一次会议。 会议先以无记名投票选举了5位主任委员,并由其协商产生了正、副主任委员。接着由编辑部负责人向本届编委会作了工作情况汇报。编委员经讨论同意了编辑部的工作汇报,对这儿年的建筑结构学报作了评价,并对今后的办刊方针、编辑部工作提出了要求。 编委会首先肯定了这些年来办刊的成绩,认为学报具有较好的质量(包括论文质量、编辑质量和印刷质量),反映了我国当前的建筑结构科学技术水平,具有自己的特色,基本上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0):144-145
本文论述了编辑作为一本刊物学术特色的缔造者,其编辑意识与编辑素质也要与时俱进,只坚守以前的传统意识是远远不能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要求的。从学术伦理意识、互联网条件下的创新意识、"大学报"意识、版权意识、核心关系营销意识五方面剖析了现代学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指出只有强化、加速数字化编辑意识集成,才能最终提升学报内涵,打造精品学报。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的《编辑学报》杂志(季刊)已正式创刊。该刊是有关编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报道国内外有关编辑学,主要是科技期刊编辑理论研究成果,交流编辑实践经验,为培养编辑人才、提高期刊质量,促进科技交流服务。该刊设有理论研究、专题报告、编  相似文献   

5.
2002年9月,学报完成了编委会换届工作,成立了第6届编委会(延续至今),周畅秘书长出任主编.这标志着学报又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随着共事多年的前辈张祖刚、齐立根、顾孟潮、曹达那一年的先后退休,不觉中我突然由编辑部最年轻的一员成了元老,随后被任命为编辑部副主任,从此和周畅一道担起了学报编辑部的领导重任. 学报的编辑团队一直以来都是以精干著称,尽管也有盛有衰,但是最盛时也超不过10人.记得当时科协对所属学术期刊的要求是月刊的专职编辑不能少于7人,而我们总是达不到,在年检时经常把兼职或编务人员填上凑数.到2002年底,人员少到了极限,由于老编辑相继退休,编辑部只剩我和周畅加上3名兼职编辑,周畅还要同时做秘书长的工作,我们只能疲于应付出刊,当时的工作状态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9)
编辑要增强策划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要博览群书,见闻广博,阅历丰富,文字功夫深厚。但更需要有必须的基本功,重视标点符号,做好选题把关,具备敏感性,强调责任感,在不同的出版岗位上发挥编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晓新同志,生于1953年,1968年参加工作,1988年电大新闻专业毕业,1983年由北京化工二厂调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编辑部工作,任技术编辑、编辑,1996年至2000年初任《建筑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副处级干部,因病于2002年8月8日去世,终年49岁。王晓新同志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编辑部工作的20年中,一直担任《建筑学报》的后勤编务工作,她对《建筑学报》的改革与发展作了大量的工作,在1995年酝酿《建筑学报》改版时,她积极建议,增大开本,改用铜版纸,增加正文彩页,适当增加广告,…  相似文献   

8.
建筑学报1956年第3期登载了陈志华、英若聪兩先生的一篇论文,对于我所写的‘论建筑艺术与美及民族形式’一文(以下简称原论文)提出了批评的意見。这种现象贯彻了“百家争鸣”的精神,是可喜的,是值得欢迎的。当时学报的编辑同志曾经要我写一篇答复的文字,而我由于正在从事于其他工作,没有可能那样做。最近抽出一些时间,把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写出来,就正于陈、英兩先生以及其他广大的建筑界人士之前。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2)
四十年来,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一直是学术期刊编辑特别是高校学报编辑反复论说的问题,折射出编辑的身份焦虑一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身份焦虑实始于1970年代末开始渐趋刚性的编辑职业化的推行,这一制度设计使得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告别"编研一体"的传统而与学术共同体分离,作为职业编辑人必须通过重建与学者的关系来确立自己新的身份。编辑身份建构历经了"编辑中介说""编辑再创造说""编辑主体说""编辑学者化"等交替递进的过程,每当前一个解说在现实中碰壁后即为后一个解说所取代,编辑职业化始终是不变的前提,而变化的则是身份目标不断抬高,实现路径愈加艰难,直到"学术引领者"这一在许多人看来高不可攀的目标提出后,终于响起了"回归杂家"的呼声,身份建构又回到了起点。教育部"名刊工程"的推出,为学报编辑提供了全面反思编辑身份与学术期刊体制关系的机会,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报刊体制改革并没能带来学术期刊及其编辑对学术共同体的回归,从而失去了在纸本时代解决编辑身份定位问题的最后机会。学术期刊编辑带着身份焦虑走进了数网时代,而传播技术的革新也许可为学术期刊编辑身份建构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编後     
我们在去年第9期的学报中,附发了一份读者意見表,想根据广大读者的意見,改进今后学报的编辑工作。到1月20止,已经收到约150份的囘信,现在每天都不断地有人寫来。我们以后要把全部的意見整理归纳,认真研究,制定计划,把学报办得更符合读者的要求。现在先就已经改到的意見,初步整理了一下,向读者彙报。 总的说来,读者对学报的关心,对我们的鼓励和支持,使我们非常感动,增加了我们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