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2,(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麻醉剂丁香酚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稚鱼耗氧率与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稚鱼经230 mg/L的丁香酚麻醉2 h后,耗氧率呈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麻醉浓度为2、4 mg/L组稚鱼的耗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 mg/L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830 mg/L的丁香酚麻醉2 h后,耗氧率呈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麻醉浓度为2、4 mg/L组稚鱼的耗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 mg/L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830 mg/L的5个浓度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西伯利亚鲟幼鱼经6030 mg/L的5个浓度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西伯利亚鲟幼鱼经60180 mg/L的丁香酚麻醉10 min后,各试验组间幼鱼血液中磷离子、总蛋白、总胆固醇、血糖、尿素、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试验组幼鱼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总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90180 mg/L的丁香酚麻醉10 min后,各试验组间幼鱼血液中磷离子、总蛋白、总胆固醇、血糖、尿素、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试验组幼鱼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总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90180 mg/L浓度组幼鱼血液中的镁离子浓度高于对照组;120180 mg/L浓度组幼鱼血液中的镁离子浓度高于对照组;120180 mg/L浓度组幼鱼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浓度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间白蛋白与乳酸脱氢酶浓度波动较大。以上结果初步表明,8180 mg/L浓度组幼鱼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浓度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间白蛋白与乳酸脱氢酶浓度波动较大。以上结果初步表明,830 mg/L丁香酚可应用于西伯利亚鲟稚鱼的短途运输中,6030 mg/L丁香酚可应用于西伯利亚鲟稚鱼的短途运输中,6090 mg/L丁香酚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血液生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2)
将杜仲、当归、黄芪、枸杞等10味中草药均匀粉碎后配制成复方制剂,按质量分数为0(对照组)、1%(A组)、3%(B组)、6%(C组)添加到饲料中投喂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分别在饲养试验的第4、11、18、25、32天采样,检测其血清溶菌酶活性、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杀菌活性、红细胞比容等免疫指标的变化,并在最后一次采样中检测其脾脏脏器系数。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试验鱼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分析中草药对鱼体免疫功能及免疫保护率的增强作用。饲养结果表明:从第18天开始,试验组血清中溶菌酶水平一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开始后第18天和第25天,B组、C组的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32天,3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1132天,各试验组血清杀菌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红细胞压积值,仅在第18天时B组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期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第32天时测定的各组间脾脏脏器系数均未显示差异。攻毒试验结果表明,C组免疫保护率为75%,其余组均为0。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5)
为研究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对养殖水质及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肠道菌群、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抗病力的影响,在养殖水体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105、105、106、106、107 CFU/mL的凝结芽孢杆菌(分别记为A0、A1、A2、A3组),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体质量为(2.50±0.32)g的青虾28 d后,测定青虾肠道菌群数量、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抗病力。结果表明:添加凝结芽孢杆菌的各试验组水体氮磷指标总体上低于对照组,且A3组最低;A2组对虾肠道总菌数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2和A3组弧菌Vibrio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数量较对照组略有所增加(P>0.05);除A1组溶菌酶外,各试验组对虾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溶菌酶(LZM)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较对照组略有所提高(P>0.05);经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后,各试验组青虾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A3组青虾成活率最高(60%)。研究表明,养殖水体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改善养殖水质和青虾肠道菌群数量,提高青虾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最佳添加浓度为107 CFU/mL的凝结芽孢杆菌(分别记为A0、A1、A2、A3组),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养殖体质量为(2.50±0.32)g的青虾28 d后,测定青虾肠道菌群数量、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抗病力。结果表明:添加凝结芽孢杆菌的各试验组水体氮磷指标总体上低于对照组,且A3组最低;A2组对虾肠道总菌数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2和A3组弧菌Vibrio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数量较对照组略有所增加(P>0.05);除A1组溶菌酶外,各试验组对虾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溶菌酶(LZM)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较对照组略有所提高(P>0.05);经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后,各试验组青虾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A3组青虾成活率最高(60%)。研究表明,养殖水体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改善养殖水质和青虾肠道菌群数量,提高青虾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最佳添加浓度为107 CFU/mL。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2)
用400 Hz正弦波连续音对不同体长鲤Cyprinus carpio进行音响驯化,探讨声音对不同体长鲤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体长3040 cm和2040 cm和2030 cm的鲤,驯化第8 d聚集率达到100%;体长1030 cm的鲤,驯化第8 d聚集率达到100%;体长1020 cm的鲤,驯化第6 d聚集率达到100%;体长520 cm的鲤,驯化第6 d聚集率达到100%;体长510 cm的鲤,驯化第5 d聚集率达到100%。平均聚集时间,体长3010 cm的鲤,驯化第5 d聚集率达到100%。平均聚集时间,体长3040 cm的鲤为50.01 s,2040 cm的鲤为50.01 s,2030 cm的鲤为49.37 s,1030 cm的鲤为49.37 s,1020 cm的鲤为48.77 s,520 cm的鲤为48.77 s,510 cm的鲤为47.25 s。400 Hz正弦波连续音对不同体长鲤均具有明显的诱集效果,但对体长较小的鲤的聚集效果相对好于体长大的鲤。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4)
为了解盐度对褐菖鲉Sebastisucus marmoratus幼鱼生长和代谢的影响,在室内水泥池(6.5 m×2.5 m)、水深1.3 m的条件下进行了不同盐度(5、7.5、10、15、20、25、30)对体质量为(3.65±0.82)g褐菖鲉幼鱼特定生长率、成活率、摄食率、饲料系数的影响试验,以及在水浴静水条件下,不同盐度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试验,养殖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褐菖鲉幼鱼在10、15、20盐度组中生长较好,成活率分别为97.50%、98.33%、91.67%,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904、2.001、2.077%/d; 5、7.5和30盐度组褐菖鲉幼鱼成活率分别为0%、19.17%、76.67%,均显著低于10、15、20盐度组(P<0.05);各组褐菖鲉幼鱼饲料系数为1.230~1.367,其中15、20和25盐度组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7.5和30组(P<0.05),而10、15、20、25盐度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褐菖鲉幼鱼摄食率为1.282~2.157%/d,其中15、20和25盐度组摄食率均显著低于7.5和30盐度组(P<0.05),而10、15、20、25盐度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盐度为7.5~30范围内,褐菖鲉幼鱼耗氧率(OR)和排氨率(AR)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别在盐度为15和25时达到峰值,分别为0.137 mg/(g·h)和10.406μg/(g·h),之后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与盐度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即y=-0.0002x2+0.0091x+0.0512(R2+0.0091x+0.0512(R2=0.9287);褐菖鲉幼鱼的O/N值范围为12.160~16.415。研究表明,褐菖鲉幼鱼具有较强盐度耐受能力,可通过调节生理代谢水平适应低盐或高盐水体,比较适合其生长和代谢的最适盐度范围为15~25。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3)
为研究电磁场对鱼类生理的影响,试验中将体质量为(103±2)g的40尾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分组放置在相同水温(10℃±1℃)、不同电磁场强度(0、0.5、1.0、1.5、2.0 mT的恒定磁场)下培养,并对每组鱼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KP)、乙酰胆碱酯酶(AChE)、溶菌酶(LZM)活性和蛋白含量进行测定,试验周期为10 d,电磁场环境由亥姆霍兹线圈产生。结果表明:从试验第2天开始,电磁场试验组AKP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电磁场试验组AChE活性在210 d内逐渐减弱,并最终下降至初始活性的85.98%10 d内逐渐减弱,并最终下降至初始活性的85.98%95.47%;试验结束时,电磁场试验组LZM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蛋白含量较初始水平降低了24.61%。研究表明,电磁场对鲫血清4种生化指标的影响基本为抑制作用,说明多数外界环境的变化对鱼体本身会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1)
为了研究东南太平洋公海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摄食习性和营养生态,根据中国鱿钓船2019年6—12月在东南太平洋秘鲁和厄瓜多尔公海生产时所捕捞的茎柔鱼样本,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其进行摄食习性和营养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厄瓜多尔公海茎柔鱼肌肉δ(13)C、δ(13)C、δ(15)N显著高于秘鲁公海茎柔鱼(P<0.05),厄瓜多尔公海茎柔鱼肌肉δ(15)N显著高于秘鲁公海茎柔鱼(P<0.05),厄瓜多尔公海茎柔鱼肌肉δ(13)C、δ(13)C、δ(15)N范围分别为-19.81‰~-17.38‰、9.36‰~14.43‰,秘鲁公海茎柔鱼肌肉δ(15)N范围分别为-19.81‰~-17.38‰、9.36‰~14.43‰,秘鲁公海茎柔鱼肌肉δ(13)C、δ(13)C、δ(15)N范围分别为-20.77‰~-17.99‰、7.65‰~13.60‰;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茎柔鱼胴长对肌肉δ(15)N范围分别为-20.77‰~-17.99‰、7.65‰~13.60‰;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茎柔鱼胴长对肌肉δ(13)C、δ(13)C、δ(15)N的影响,结果显示,厄瓜多尔公海茎柔鱼胴长对肌肉δ(15)N的影响,结果显示,厄瓜多尔公海茎柔鱼胴长对肌肉δ(13)C、δ(13)C、δ(15)N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秘鲁公海茎柔鱼胴长对肌肉δ(15)N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秘鲁公海茎柔鱼胴长对肌肉δ(13)C、δ(13)C、δ(15)N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厄瓜多尔公海,茎柔鱼雌、雄个体δ(15)N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厄瓜多尔公海,茎柔鱼雌、雄个体δ(13)C随胴长增大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雄性个体δ(13)C随胴长增大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雄性个体δ(15)N随胴长增大无显著性变化(P>0.05),雌性个体δ(15)N随胴长增大无显著性变化(P>0.05),雌性个体δ(15)N随胴长增大有显著性变化(P<0.05),在秘鲁公海,茎柔鱼雌、雄个体δ(15)N随胴长增大有显著性变化(P<0.05),在秘鲁公海,茎柔鱼雌、雄个体δ(13)C、δ(13)C、δ(15)N随胴长增大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在厄瓜多尔公海,茎柔鱼δ(15)N随胴长增大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在厄瓜多尔公海,茎柔鱼δ(13)C、δ(13)C、δ(15)N分别在性腺等级Ⅰ~Ⅲ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δ(15)N分别在性腺等级Ⅰ~Ⅲ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δ(15)N在性腺等级Ⅰ~Ⅲ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秘鲁公海,茎柔鱼δ(15)N在性腺等级Ⅰ~Ⅲ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秘鲁公海,茎柔鱼δ(13)C在性腺等级Ⅲ期、δ(13)C在性腺等级Ⅲ期、δ(15)N在性腺等级Ⅱ期最大(P<0.05);营养生态位分析显示,厄瓜多尔公海茎柔鱼具有较低的生态位(SEAc=1.46(15)N在性腺等级Ⅱ期最大(P<0.05);营养生态位分析显示,厄瓜多尔公海茎柔鱼具有较低的生态位(SEAc=1.462‰),其δ2‰),其δ(13)C、δ(13)C、δ(15)N受同位素基线和摄食作用的共同影响且不同胴长组间差异较小,秘鲁公海茎柔鱼具有较高的生态位(SEAc=2.18(15)N受同位素基线和摄食作用的共同影响且不同胴长组间差异较小,秘鲁公海茎柔鱼具有较高的生态位(SEAc=2.182‰),其δ2‰),其δ(13)C、δ(13)C、δ(15)N主要受摄食作用影响且不同胴长组间差异较大,此外,两海域茎柔鱼雌性个体都较雄性个体拥有更高的生态位。研究表明,在厄尔尼诺气候条件下,茎柔鱼在秘鲁外海具有较低的营养生态位,并且拥有狭窄的摄食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4)
为了解盐度对褐菖鲉Sebastisucus marmoratus幼鱼生长和代谢的影响,在室内水泥池(6.5 m×2.5 m)、水深1.3 m的条件下进行了不同盐度(5、7.5、10、15、20、25、30)对体质量为(3.65±0.82)g褐菖鲉幼鱼特定生长率、成活率、摄食率、饲料系数的影响试验,以及在水浴静水条件下,不同盐度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试验,养殖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褐菖鲉幼鱼在10、15、20盐度组中生长较好,成活率分别为97.50%、98.33%、91.67%,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904、2.001、2.077%/d; 5、7.5和30盐度组褐菖鲉幼鱼成活率分别为0%、19.17%、76.67%,均显著低于10、15、20盐度组(P<0.05);各组褐菖鲉幼鱼饲料系数为1.230~1.367,其中15、20和25盐度组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7.5和30组(P<0.05),而10、15、20、25盐度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褐菖鲉幼鱼摄食率为1.282~2.157%/d,其中15、20和25盐度组摄食率均显著低于7.5和30盐度组(P<0.05),而10、15、20、25盐度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盐度为7.5~30范围内,褐菖鲉幼鱼耗氧率(OR)和排氨率(AR)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别在盐度为15和25时达到峰值,分别为0.137 mg/(g·h)和10.406μg/(g·h),之后随盐度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与盐度呈一元二次函数关系,即y=-0.0002x~2+0.0091x+0.0512(R~2=0.9287);褐菖鲉幼鱼的O/N值范围为12.160~16.415。研究表明,褐菖鲉幼鱼具有较强盐度耐受能力,可通过调节生理代谢水平适应低盐或高盐水体,比较适合其生长和代谢的最适盐度范围为15~25。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2)
以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试验对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紫丁香叶粉,研究紫丁香叶对史氏鲟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共分9组(对照组、AH组),AH组),AH组试验饲料中紫丁香叶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3%、4%、5%、6%、8%、10%,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饲养试验共进行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史氏鲟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C组和F组外,其它各试验组鱼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下降(P<0.01);H组鱼血浆中白蛋白显著下降(P<0.05),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AST)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鱼血浆中C3、C4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除C组和F组外,其余各组鱼血浆中C3、C4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这说明,饲料中不同水平的紫丁香叶粉对史氏鲟生长和免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2)
为探究温度变化对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幼贝(壳长为36.39 mm±4.45 mm)抗氧化系统的响应,试验从低温开始每天1℃逐渐升温,共设5、10、15、20、25℃5个温度试验组,检测温度胁迫下各组岩扇贝幼贝鳃组织抗氧化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表明:岩扇贝幼贝SOD活力在5℃时显著低于其他温度组(P<0.05),温度为1025℃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CAT活力在温度525℃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CAT活力在温度520℃时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5℃时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T-AOC能力在15℃时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温度从15℃升高或降低,T-AOC能力都会显著下降(P<0.05),温度从15℃降低至5℃时,T-AOC能力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温度从15℃升高至25℃时的下降幅度(P<0.05)。研究表明,高温对岩扇贝幼贝鳃组织中CAT活力有着明显的诱导作用,对T-AOC能力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温对岩扇贝幼贝组织中SOD活力、T-AOC能力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从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证明了15℃为岩扇贝幼贝最适生长水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