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2,(1)
于2007年6月—11月,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莆田群体(PT)、大连群体(DL)和东京群体(DJ)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3个群体的受精率、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卵径、D形幼虫大小、单水管稚贝大小差异显著(P<0.05);附着规格、亲贝形态,PT群体与DL、DJ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浮游期间,幼虫生长速度依次为PT>DJ>DL,分别为(9.37±0.44)、(9.28±0.59)、(8.70±0.51)μm/d,PT、DJ群体与DL群体差异显著(P<0.05);9日龄时,PT、DL、DJ群体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95.08±1.87)%、(85.22±3.34)%、(75.32±3.49)%,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变态期间,3个群体幼虫的生长速度依次为PT>DJ>DL,分别为(2.54±0.39)、(2.37±0.52)、(2.05±0.45)μm/d,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变态率、变态时间、变态规格,PT群体与DL、DJ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室内培育阶段(2040日龄),3个群体稚贝的生长速度依次为PT>DL>DJ,分别为(22.60±4.04)、(20.67±4.74)、(18.74±5.15)μm/d,PT、DL群体与DJ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40日龄时,PT、DL、DJ群体稚贝的存活率分别为(87.07±4.29)%、(66.73±6.43)%、(35.75±4.84)%,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室外养成阶段(8040日龄),3个群体稚贝的生长速度依次为PT>DL>DJ,分别为(22.60±4.04)、(20.67±4.74)、(18.74±5.15)μm/d,PT、DL群体与DJ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40日龄时,PT、DL、DJ群体稚贝的存活率分别为(87.07±4.29)%、(66.73±6.43)%、(35.75±4.84)%,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室外养成阶段(80160日龄),3个群体稚贝的生长速度依次为PT>DL>DJ,分别为(86.94±21.72)、(75.23±16.91)、(67.25±18.26)μm/d,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160日龄时,PT、DL、DJ群体幼贝的存活率分别为(90.21±4.68)%、(66.73±4.94)%、(56.98±6.58)%,彼此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6)
为了评估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有性繁殖生殖力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海黍子有性生殖相关的形态建成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藻体长度与侧枝数、侧枝长度与生殖托数、生殖托长度与生殖托挂卵数之间的数量相关性,利用回归方程估算了海黍子的个体生殖力。结果表明:海黍子成熟藻体平均长度为(164.5±59.9)cm,侧枝平均长度为(10.4±5.3)cm,生殖托平均长度为(9.3±1.5)mm,单个生殖托平均挂卵数量为(378±121)粒,各因子间存在线性正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单株海黍子成熟藻体能够产生(21~400)万粒受精卵,可基本满足1 m~2的采苗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3.
堆砂白蚁的原始繁殖蚁雌雄配对。能成功地繁殖后代,建立群体。但与有加进若蚁的群体比较,在存活、产卵和孵化的比率上均以后者为高;而只有两个雌雄补充繁殖蚁则未能成功繁殖后代,很快死亡。本属成虫雌雄没有跟踪现象,产卵迟,卵量少,卵期较长。从配对至开始产卵:截头堆砂白蚁平均为32.21天;长颚堆砂白蚁为14.01天。初产卵每个间隔3~5天。卵在亲体内死去或人为分开情况下能孵出幼蚁,但仅存活1天左右;若孵化前放入若蚁若干头,孵出的幼蚁存活时间则较长。长颚堆砂白蚁在平均温度为30℃左右时,平均历期为47.9天;截头堆砂白蚁在25℃左右时,平均历期为57.6天。温度升高,卵的历期缩短。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6)
为了评估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有性繁殖生殖力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海黍子有性生殖相关的形态建成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藻体长度与侧枝数、侧枝长度与生殖托数、生殖托长度与生殖托挂卵数之间的数量相关性,利用回归方程估算了海黍子的个体生殖力。结果表明:海黍子成熟藻体平均长度为(164.5±59.9)cm,侧枝平均长度为(10.4±5.3)cm,生殖托平均长度为(9.3±1.5)mm,单个生殖托平均挂卵数量为(378±121)粒,各因子间存在线性正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单株海黍子成熟藻体能够产生(21400)万粒受精卵,可基本满足1 m400)万粒受精卵,可基本满足1 m2的采苗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3):170-174
分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幼虾[(2 37±0 21)g]与成虾[(21 59±1 76)g]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并对耗氧率的昼夜变化,以及温度和体重对其窒息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20 0±0 5)℃恒温状态下,大规格实验虾的耗氧率仅为小规格个体的34 53%,差异极显著(P<0 01);同时,克氏原螯虾耗氧率昼夜变化规律明显,成虾夜间12h的耗氧率平均为(0 156±0 008)mg/(g·h),白天12h的耗氧率平均为(0 134±0 009)mg/(g·h),差异显著(P<0 01);幼虾夜间12h的耗氧率平均为(0 484±0 011)mg/(g·h),白天12h的耗氧率平均为(0 369±0 051)mg/(g·h),两者差异同样极显著(P<0 01)。一昼夜中,幼虾和成虾耗氧率均出现3个高峰值和4个低谷值。克氏原螯虾的窒息点与体重及温度显著相关,并随体重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的增大而呈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5):348-352
于2004年和2006年对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2004年在4个100 L塑料桶和30 m3水泥池中分别培育出23 mm稚贝20万粒和3 000万粒,2006年在2个100 L塑料桶中育出23 mm稚贝20万粒和3 000万粒,2006年在2个100 L塑料桶中育出23 mm稚贝12万粒。结果表明:室外土池中培育的亲贝(壳长33.97 mm±2.90 mm)产卵量为(79.7±4.0)万粒/个,海区采集的亲贝(壳长为39.62 mm±2.78 mm)产卵量为13.2万粒/个;在水温为25.4℃、盐度为24、pH为8.0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20 h 30 min发育为D形幼虫;四角蛤蜊的卵径、D形幼虫、后期面盘幼虫、变态规格、单水管、双水管稚贝的大小分别为(50.93±0.49)、(70.96±0.92)、(164.00±3.54)、(186.00±4.22)、(212.00±5.46)、(496.00±9.87)μm;壳顶前期生长速度为(7.833 mm稚贝12万粒。结果表明:室外土池中培育的亲贝(壳长33.97 mm±2.90 mm)产卵量为(79.7±4.0)万粒/个,海区采集的亲贝(壳长为39.62 mm±2.78 mm)产卵量为13.2万粒/个;在水温为25.4℃、盐度为24、pH为8.0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20 h 30 min发育为D形幼虫;四角蛤蜊的卵径、D形幼虫、后期面盘幼虫、变态规格、单水管、双水管稚贝的大小分别为(50.93±0.49)、(70.96±0.92)、(164.00±3.54)、(186.00±4.22)、(212.00±5.46)、(496.00±9.87)μm;壳顶前期生长速度为(7.838.83)μm/d,壳顶中、后期为(11.388.83)μm/d,壳顶中、后期为(11.3814.99)μm/d;存活率为(80.34±1.86)%。稚贝期(1014.99)μm/d;存活率为(80.34±1.86)%。稚贝期(1045日龄)四角蛤蜊壳长、壳高的比例接近成体;1045日龄)四角蛤蜊壳长、壳高的比例接近成体;1015日龄稚贝的生长速度为(32.1515日龄稚贝的生长速度为(32.1536.82)μm/d,存活率近100%;1536.82)μm/d,存活率近100%;1530日龄,生长速度达(71.20±9.91)μm/d,存活率为(85.30±1.28)%;3030日龄,生长速度达(71.20±9.91)μm/d,存活率为(85.30±1.28)%;3045日龄,生长速度为(49.30±7.12)μm/d,存活率只有(14.10±1.61)%。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9)
试验研究日粮添加胍基乙酸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遗传背景一致、胎次、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二元杂交经产母猪54头,随机分为两个处理,每个处理设2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胍基乙酸600 mg·kg~(-1)。试验从妊娠后期(103 d)至21 d断奶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胍基乙酸0.06%组初生仔猪弱仔率降低60.68%(P<0.05),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5.85%(P<0.05),21 d仔猪断奶重提高5.65%(P<0.05),断奶仔猪生成活率提高4.09%(P>0.05)。两组间泌乳母猪采食量、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和窝产活仔个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猪日粮添加胍基乙酸600 mg·kg~(-1)可以提高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21 d仔猪断奶重,降低初生仔猪弱仔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Z1)
以曼氏皮海鞘Molgula manhattensis为试验对象,采用静水方法在不同饵料种类(湛江等鞭金藻、扁藻、小新月菱形藻、小球藻、螺旋藻粉、稚参饵料)、盐度梯度(20、25、30、32、35、40)、pH梯度(4、5、6、7、8、9、10)和规格[大、中、小3种规格,平均湿重分别为(0.2276±0.0023)、(0.9302±0.0093)、(1.8857±0.1004)g]的条件下对其摄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种饵料对曼氏皮海鞘摄食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摄食率大小依次为螺旋藻粉>稚参配合饵料>扁藻>湛江等边金藻>小球藻>小新月菱形藻;(2)盐度对曼氏皮海鞘摄食率的影响显著(P<0.05),在盐度为30、32时,曼氏皮海鞘对6种饵料的摄食率均较高,在盐度为20和40时,其摄食率均较低;(3)pH对曼氏皮海鞘的摄食率的影响显著(P<0.05),在pH为6、7、8和8.36(天然海水)时,曼氏皮海鞘对6种饵料的摄食率均较高,在pH为4、9、和10时,其摄食率均较低;(4)规格对曼氏皮海鞘摄食率的影响显著(P<0.05),曼氏皮海鞘对6种饵料的摄食率随其规格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4)
选用胎次相近、遗传相似、配种约85 d的健康二元哺乳母猪32头,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硫酸钙制剂(强骨灵)1 g·kg~(-1),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的产健仔数、初生仔猪均重、初生仔猪窝重和母猪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12.30%、15.44%、26.22%和4.68%(P<0.05),仔猪腹泻率降低75%(P<0.05),产活仔数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3)
为了比较野生和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及不同规格间的免疫力差异,试验设置3个不同规格的养殖刺参组(体质量分别为30.00 g±9.83 g、70.00 g±7.83 g、110.00 g±10.68 g,记为30 g、70 g、110 g组),以及3个不同规格的野生刺参组(体质量分别为70.00 g±8.13 g、110.00 g±7.53 g、150.00 g±10.64 g,记为70 g、110 g、150 g组),通过比较不同组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数量及免疫酶活性等方面的差异,系统地分析了体质量及生活环境与刺参免疫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养殖刺参还是野生刺参,不同规格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50 g组野生刺参的球形细胞密度显著高于70 g和110 g组(P<0.05);同种规格下,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体腔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10 g体质量组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球形细胞和淋巴细胞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体腔液免疫酶指标,同种类型不同规格刺参差异并不一致,无一定的规律性,但同种规格下,养殖刺参和野生刺参主要免疫酶活力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不同生存环境不会影响刺参体腔细胞数量与体腔液免疫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刺参免疫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