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22,(6)
研究了蓝光(λ=436.67 nm±4.8 nm)、红光(λ=625.38 nm±6.3 nm)、黄光(λ=574.95 nm±6.1 nm)和绿光(λ=547.43 nm±4.3 nm)对灰绿、暗红两种体色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成蟹(头胸甲宽59.11~79.98 mm)和同家系仔蟹(头胸甲宽8.9~9.8 mm)摄食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色灰绿的"花盖"在蓝光和绿光中的摄食频率均高于其在另外两种光色中的(P<0.05),而体色暗红的"赤甲红"在红光中的摄食频率明显高于其在另外3种色光中的(P<0.01);绿光中仔蟹的成活率最高,但各颜色光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绿光组仔蟹的蜕壳率最高,仅与自然光组仔蟹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绿光组仔蟹体质量的特定生长率(SGR1)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绿光与黄光中仔蟹的摄食率(FI)较低,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绿光组仔蟹的食物转化效率(FCE)最大,与红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自然光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6)
对大连南部沿海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抱卵量与体质量、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等形态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抱卵蟹可分为两种体色,体色暗红的"赤甲红"体质量为28.93~72.87 g,头胸甲长为3.70~5.65 cm,头胸甲宽为5.25~7.30 cm,抱卵量为16.11~55.12万粒/只;体色灰绿的"花盖"体质量为18.09~90.88 g,头胸甲长为3.20~5.45 cm,头胸甲宽为4.59~7.73 cm,抱卵量为9.58~60.63万粒/只。抱卵"赤甲红"的体质量、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的平均值均明显大于"花盖"(P<0.05)。"赤甲红"平均抱卵量、生殖力、单粒卵质量的平均值均高于"花盖",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体色蟹的抱卵量与体质量、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均呈正相关,"花盖"的各相关系数均大于"赤甲红",二者抱卵量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3)
用塑料围网将一个池塘分隔成6个100 m2的小池塘,每池放养100只体质量为(10.01±1.02)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分别投喂配合饲料和杂鱼,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养殖180 d后随机采样,称量体质量,测量壳长和壳宽,计算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出肉率、肌肉营养成分和消化道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投喂两种饲料的中华绒螯蟹的体质量、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出肉率、壳长、壳宽及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以配合饲料替代杂鱼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无明显影响;配合饲料组蟹胃的类胰蛋白酶和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杂鱼组(P<0.05),杂鱼组蟹肠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两种饲料对蟹消化道其他各部位消化酶的活性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4)
为研究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繁殖前后性腺中脂类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排精/卵前后的中间球海胆性腺中脂类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排精/卵前,雌、雄个体在性腺指数和性腺含水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性个体性腺中脂类含量显著高于雄性个体(P<0.05);排精/卵前后,海胆性腺中磷脂含量均较高,是海胆脂类的重要组分,排精/卵后,海胆性腺中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显著下降(P<0.05),胆固醇在雌性性腺中出现了显著升高(P<0.05);雌、雄海胆性腺中脂肪酸组成种类基本相同,共检测到24种脂肪酸,其中C_(20∶4(n-6))和C_(20∶5(n-3))是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组分,排精/卵后,雄性个体性腺中C_(18∶1(n-9))含量显著升高(P<0.05),雌性个体C_(18∶0)含量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海胆亲本营养繁殖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2)
为探讨养殖方式对红壳色不同家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群体养殖、室内单体养殖和室外稻田养殖3种方式,比较了红壳色(A)、红壳家系中正常壳色(B)、"光合1号"(C),以及拟建立的早熟(D)、近亲早熟(E)育种家系仔蟹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室内群体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35.8%,仅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变异系数(CV)为27%,个体大小差异较小,与其余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仔蟹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为7.0%/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内单体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86.7%,显著高于B、E组(P<0.05);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CV为52%,个体大小差异较大,与C、D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仔蟹体质量SGR为5.7%/d,A组与B、C、E组仔蟹生长差异明显(P<0.05)。室外稻田围隔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3.2%,极显著低于B、C、D组(P<0.01);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CV为12%,极显著低于E、D组(P<0.01);A组仔蟹体质量SGR最低,为8.1%/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室内单体养殖红壳色仔蟹能显著提高其成活率,有助于获得更多育种家系相关性状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4)
为研究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因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各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以及在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等过程中的作用,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对红鳍东方鲀成鱼的肾脏、脑、心脏、脾脏、肝脏、精巢和卵巢等组织进行了amh基因的表达分析以及不同发育时期(23、30、40、60、80日龄及2龄和3龄鱼)红鳍东方鲀个体水平上amh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3龄成鱼脾脏、肾脏和肝脏中的amh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精巢和心脏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卵巢和脑(P<0.01),其中脾脏中表达量最高,脑中表达量最低;红鳍东方鲀23日龄、30日龄、2龄和3龄鱼中,雄鱼amh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同期雌鱼(P<0.01),而60日龄和80日龄时雌鱼表达量显著高于雄鱼(P<0.05),40日龄时雌、雄鱼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龄时雌、雄个体性腺中amh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龄鱼(P<0.05);雄性幼鱼amh基因的表达量从2330日龄呈增长趋势,且在30日龄时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而雌鱼整体amh基因的表达量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80日龄时雌鱼amh基因表达量最高。研究表明,amh基因在红鳍东方鲀的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4)
为研究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因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各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以及在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等过程中的作用,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对红鳍东方鲀成鱼的肾脏、脑、心脏、脾脏、肝脏、精巢和卵巢等组织进行了amh基因的表达分析以及不同发育时期(23、30、40、60、80日龄及2龄和3龄鱼)红鳍东方鲀个体水平上amh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3龄成鱼脾脏、肾脏和肝脏中的amh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在精巢和心脏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卵巢和脑(P<0.01),其中脾脏中表达量最高,脑中表达量最低;红鳍东方鲀23日龄、30日龄、2龄和3龄鱼中,雄鱼amh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同期雌鱼(P<0.01),而60日龄和80日龄时雌鱼表达量显著高于雄鱼(P<0.05),40日龄时雌、雄鱼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龄时雌、雄个体性腺中amh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龄鱼(P<0.05);雄性幼鱼amh基因的表达量从23~30日龄呈增长趋势,且在30日龄时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而雌鱼整体amh基因的表达量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80日龄时雌鱼amh基因表达量最高。研究表明,amh基因在红鳍东方鲀的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
为探讨养殖方式对红壳色不同家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群体养殖、室内单体养殖和室外稻田养殖3种方式,比较了红壳色(A)、红壳家系中正常壳色(B)、"光合1号"(C),以及拟建立的早熟(D)、近亲早熟(E)育种家系仔蟹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室内群体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35.8%,仅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变异系数(CV)为27%,个体大小差异较小,与其余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仔蟹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为7.0%/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内单体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86.7%,显著高于B、E组(P<0.05);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CV为52%,个体大小差异较大,与C、D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仔蟹体质量SGR为5.7%/d,A组与B、C、E组仔蟹生长差异明显(P<0.05)。室外稻田围隔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3.2%,极显著低于B、C、D组(P<0.01);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CV为12%,极显著低于E、D组(P<0.01);A组仔蟹体质量SGR最低,为8.1%/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室内单体养殖红壳色仔蟹能显著提高其成活率,有助于获得更多育种家系相关性状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6)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延后繁殖性能、生理指标及仔鱼成活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50组亲鱼(雌、雄鱼体质量分别为550~665、500~573 g),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3个平行,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1%、0.3%、0.5%、0.7%(均为质量分数,下同)复合益生菌制剂,养殖周期为30 d。结果表明:雌鱼的性腺指数、怀卵量、相对怀卵量随饲料中复合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并于0.5%添加量时达到峰值,但这3个指标在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0.3%、0.5%复合益生菌添加组第一批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仔鱼成活率均高于其他组,其中,仅0.5%添加组仔鱼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添加组(P<0.05);产卵前,不同试验组雌鱼肝脏中AKP、ACP活力均显著高于产卵后(P<0.05),且2种酶活力均随饲料中复合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强,当添加量为0.5%时2种酶活力均达到峰值,产卵前不同添加组雌鱼肝脏中T-SOD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0.3%、0.5%添加组雌鱼血浆中T-SOD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复合益生菌添加量为0.5%时,复合益生菌饲料可显著提高大口黑鲈仔鱼成活率,增强产卵前雌鱼肝脏中AKP、ACP活力及血浆中T-SOD活力,本研究结果可为复合益生菌在大口黑鲈延后繁育工作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6)
为了研究西非近海海域真鲷Pagrosomus major的基础生物学特性,对2014年5—8月西非近海海域(7°E~11°E、1°S~5°S)3个航次采集的738尾真鲷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航次真鲷体长范围为70~272 mm,平均体长为166 mm,第二航次体长范围为85~275 mm,平均体长为178 mm,第三航次体长范围为103~231 mm,平均体长为155 mm,3个航次真鲷样本的体长组成无显著性差异(F=1.94,P>0.05);体长与体质量关系表明,雌性生长速度快于雄性;渔获物中性别组成接近1∶1;雌性个体以性腺成熟度Ⅱ、Ⅲ期为主,对应的优势体长分别为130~150、150~170 mm,不同性腺成熟度雌性个体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雄性个体以性腺成熟度Ⅱ期为主,对应的优势体长分别为110~130、150~170mm,不同性腺成熟度的雄性个体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胃含物摄食等级以2、3级为主,占整个渔获物样本的71%;不同摄食等级的个体体质量间有显著性差异(F=21.747,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