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2)
目的明确乌头霜霉病病原菌的形态及其在植株上的传播方式。方法在药物栽培基地实地调查乌头霜霉病发病病状,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的孢囊梗萌发以及在叶上的定植和传播方式。结果乌头霜霉病病原菌为霜霉科霜霉菌属乌头霜霉,通过游动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产生芽管从叶上气孔侵入感染乌头。结论明确了乌头霜霉病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初步了解了病原菌在植物叶上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1)
<正>葡萄霜霉病是一种流行病害,该病严重流行时,叶片焦枯早落,枝梢扭曲畸形,果实瘦化酸涩,对树势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一、发生的特点及危害症状1.特点:病源为葡萄生单轴霉。属鞭毛肉亚门单轴霉属,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扩展蔓延,形成球形吸器伸入叶肉细胞吸收养分,卵孢子在水滴中形成芽管,芽管顶端形成梨形孢子囊,内生并释放30—60个游动孢子。2.影响病害发生因素1湿度、温度、光照对发病有一定的影响:降雨、大雾、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3)
报道了由火神孤菌引起的自然发病和人工感染裙带菜“绿烂病”组织病理的研究结果。两种发病藻体病理变化基本一致,细菌通过分解表皮细胞壁后侵入藻体内部,表皮和皮层细胞内细菌数量较少,髓部较多。在火神孤菌的作用下,表皮细胞游离,髓部细胞崩解,色素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胞器发生系列病变,细胞核病变不明显。同时,观察了病原菌火神孤菌的形态和亚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
<正>葡萄霜霉病是一种流行病害,该病严重流行时,叶片焦枯早落,枝梢扭曲畸形,果实瘦化酸涩,对树势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一、发生的特点及危害症状1.特点:病源为葡萄生单轴霉。属鞭毛肉亚门单轴霉属,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扩展蔓延,形成球形吸器伸入叶肉细胞吸收养分,卵孢子在水滴中形成芽管,芽管顶端形成梨形孢子囊,内生并释放30—60个游动孢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6)
<正>柑桔是西充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受管理水平、防治方法单一、自然气候条件等的限制,柑桔疫霉(脚腐)病有逐年加重为害的趋势,从识别症状、病原苗、发病条件、到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西南地区柑桔疫霉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症状柑桔疫霉病一直以来称为柑桔脚腐病,主要为害主干的根颈部位,严重者引起全树死亡,造成贮藏期大量烂果,称为疫菌褐腐病,现称褐腐病。由于最近在西班牙部分品种上,该病也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6)
目的:探讨儿童皮肤真菌病的临床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研究对象共96例,均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收治皮肤真菌病患儿。取患儿皮屑、甲屑、头发或分泌物进行直接镜检、培养检查及菌种鉴定。结果:96例患儿标本通过镜检及培养发现,红色毛癣菌感染者最多为42例,占总例数43.75%;其次为念珠菌感染20例,占总例数20.83%,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14例,占总例数14.58%,其它真菌发病感染率相当。结论:儿童真菌性皮肤病发病率偏高,诱因较多,其中以红色毛癣菌、念珠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感染多见。避免儿童过度亲密接触小动物,保护儿童皮肤保护屏障,可有效降低皮肤真菌病发病率。患病后合理诊断治疗,可有效避免感染加重,快速治愈。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5)
为探究乌鳢Channa argus烂身病的病因及患病乌鳢的体表组织病理学变化,从广东中山某养殖场患烂身病乌鳢病灶处分离到一株优势菌ZS20200317,通过形态学特征、革兰氏染色、16S rRNA及生理生化特性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检测了该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最后采用回归感染试验确认分离菌株为导致乌鳢烂身病的病原菌。结果表明:患病乌鳢烂身处的肌肉组织出现了明显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LB琼脂培养平板培养结果显示,该菌呈边缘光滑有光泽的圆形白色菌落,为革兰氏阴性菌;16S rRNA基因进化分析显示,菌株ZS20200317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亲缘关系最近,一致性高达98.5%;生理生化试验显示,该菌的赖氨酸脱羧酶、甘露醇、覃糖、蔗糖、氧化酶和VP等生理生化反应为阳性;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氯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和头孢拉定沙星等20种抗生素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羧苄西林、青霉素G、麦迪霉素、万古霉素和克林霉素7种药物具有耐药性;人工回归感染试验证实,该菌能引起健康乌鳢死亡。研究表明,维氏气单胞菌是广东中山地区乌鳢烂身病的病原,本研究结果为乌鳢维氏气单胞菌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2):9-11
为有效防控大面积发生的甘薯茎基部腐烂病,于2015—2018年在浙江省11个县市区的51个村(甘薯病区)采集127份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病样,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在2016—2018年连续3年进行了药剂防控试验。结果发现:主要有8种致病菌,即达旦提狄克氏菌、齐整小核菌、拟轮枝镰孢菌、腐皮镰刀菌、尖镰刀菌、甘薯间座壳菌、毁坏性拟茎点霉和爪哇镰孢,不同地区间致病菌组成分布均有所不同,并且病样普遍为多种致病菌复合侵染危害。药剂防控试验显示:使用多菌灵,或多菌灵加代森锰锌、多菌灵加农用硫酸链霉素混合液防控甘薯茎基部腐烂病有明显效果,但使用浓度应比其推荐浓度高,尤其多菌灵50%WP使用浓度不宜大于300倍,其100倍浓度的防控效果会更好些。本研究鉴定了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病原菌,并确定了防控药剂的种类和浓度。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
<正>1、马铃薯晚疫病1.1发病条件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18~22℃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冷凉(10~13℃,保持1~2小时)又有水滴存在,有利于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温暖(24~25℃,持续5~8小时)有水滴存在,利于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因此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小时以上,夜间10~13℃,叶上有水滴持续11~14小时的高湿条件,本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0~14天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1)
<正>1、马铃薯晚疫病1.1发病条件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18~22℃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冷凉(10~13℃,保持1~2小时)又有水滴存在,有利于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温暖(24~25℃,持续5~8小时)有水滴存在,利于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因此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小时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