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更正     
《Planning》2014,(1)
<正>本刊2013年第5期《比较话语的不对称:尼采与道家》一文的第二作者"汤伟!明"应为"汤伟松",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道家生态智慧从哲学层面建立了人地关系的至高至善的标准,对从根源指导生态规划设计具有重要价值。在西方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的背景下,约翰·莱尔提出了"道家方式是人文生态系统设计的正确方式"的观点,并认为伊恩·麦克哈格设计的伍德兰兹社区正是西方人充分借鉴吸收道家智慧和道家方式的集中体现。从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自然排水系统、调蓄机制和后期管理4部分探讨伍德兰兹社区现代生态适宜性分析技术与传统道家生态思想的契合,并探索道家思想与现代生态规划设计思想的融合的特征与规律,为生态规划设计提供一种具有创造性实践意义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更正     
《Planning》2022,(1)
<正>本刊2013年第5期《比较话语的不对称:尼采与道家》一文的第二作者"汤伟!明"应为"汤伟松",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核心内容,道家人才管理思想的核心——"无为"入手,探讨其人才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评述,并从三个方面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第一,观念浸润至自化;第二,行为调整至和谐;第三,人本激励生创新。意在以古为鉴,为现代能本管理寻求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洪亮平  乔杰 《城市规划》2019,43(4):48-52
学科建设离不开学说的发展,学说发展需要话语体系的建构。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追溯了中国城市设计学说的思想之源。在对中西方城市设计发展进行比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立足中国城市设计核心思想及价值观,从基本概念与理论入手,用现代话语重建当代中国城市设计话语体系;指出城市设计话语体系应遵循"体用一源"的法则,思想及理论是"体",方法、策略及技术体系是"用"。城市设计学说不能被资本所绑架,关键在于学说应有独立的价值标准。人、自然和社会是城市设计价值观构建的三个基本维度,保持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才能真正把握城市设计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4):256-257
"Der Wille zur Macht"是尼采后期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接受和宣传尼采思想的时候一般将其译为"权力意志"。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尼采的这个核心概念进行了误读,而这种误读形成的原因既有特定时代的启蒙救国的背景,更重要的是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这种误读中,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既表达了自身对尼采思想的理解,也表达了自身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8)
尼采的"上帝死了"揭露了西方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将一直隐藏在西方形而上学背后的虚无主义从幕后"推到"了前台,虚无主义在时代的聚光灯下暴露无遗。想要对"上帝死了"做出既显赫明朗、又切近事实本身的解释就需要开启尼采"上帝死了"的真正内涵,在追问的道路上活生生地"端出"思想本身。"端出"意味着在道路上呈现自身,"是其所是"跃然而出,而非将尼采的"上帝死了"作为一个硬邦邦的结果摆置到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8)
道家思想对中国画的创作影响深远,道家思想崇尚自然山水,从一切自然事物中抽象出"道"。"画道"被视作造就画艺的关键,所以历代画家都注重虚实相生、无为而为。也就是说,从古至今,画家的绘画思想、审美等皆以道家思想为基石,纵观历史上各时期中国画的发展,多与道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有关。故如今欲使中国画有所突破与创新,必须以道家思想为切入点,基于由艺术升华的哲学高度来思考与改革,将中国画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3)
原研哉是日本现代设计的代表人物,其设计思想同中国传统的道家美学思想有着深厚的渊源。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研哉用独特的设计思维与道家的文化内涵碰撞设计出的作品,被大众接受,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该文探讨原研哉作品中的美学思想,并分析其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包装设计市场的日益繁荣,有关茶叶的包装设计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融合着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茶叶包装设计,为消费者们带来了全新的人性化设计体验,使人们感受到了文化的延续和与时俱进。本文致力于将传统的道家美学观点与现代消费者的审美眼光相结合,探究传统道家思想对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影响,寻找文化传承的溯源,从而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使其能够灵活运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