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成熟型旅游目的地界定与研究进展(一)成熟型旅游目的地界定当前国内区域旅游开发中面临着产品结构过剩的危机,表现为由上个世纪的“低投入、低风险、高产出”向新世纪的“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特征转变。近年来国内一些主要旅游目的地相继进入相对比较成熟阶段,外部特点是旅游收入停滞不前、国内外游客数量增长不力,甚至出现停滞或衰退局面。(二)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进展1.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规律是形象定位及其传播策略的基础。从旅游者角度探讨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可感知性与不可感知性,探讨旅游者形成旅游目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6)
旅游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是影响旅游活动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要素。旅游安全事件会严重破坏目的地形象,影响游客对目的地的安全评价,继而会影响游客决策行为。本研究以泰国普吉岛游船倾覆事件为案例,通过问卷收集数据,调查研究游客对泰国普吉岛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并进一步分析旅游安全事件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最后,基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角度,分别从旅游安全事件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个阶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
本文依据云南元阳梯田旅游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得到数据,应用IPA理论对元阳梯田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知构成元阳梯田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要素包括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及旅游商品、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4个方面。通过IPA分析对重要性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要素的表现性和重要性程度并不是一致的;景点的特色、文化遗产地、传统民俗村是游客满意度比较高的内容;餐饮、住宿、内外交通等服务是游客最关注的内容,也是元阳梯田提升旅游形象迫切需要关注的因素。最后,笔者根据元阳梯田旅游形象现状,提出元阳梯田旅游形象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奥运会对北京的影响为例,初步分析了重大事件影响的推动性、聚集性、演替性和遮蔽性特点:并且论述了奥运会对于北京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吸引物、设施、服务、市场以及空间格局的影响。重大事件对于目的地及目的地旅游的影响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认识重大事件的影响特点,赛后总结重大事件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对于规划事件型目的地的旅游营销和规划旅游节事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1)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指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观点的综合,是对该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旅游业发展等各方面的认识、观念的综合。本文对都昌县旅游形象策划作了初步探讨,试图为该县树立鲜明的旅游品牌形象,促进都昌县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不断升级,品牌日益成为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旅游目的地品牌能够强化目的地的差异化,提高目的地的吸引力、向心力,是目的地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然而,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如何建设旅游目的地品牌、提高目的地品牌的影响力逐渐成为学者和目的地管理者最重视的问题之一.节庆营销以其巨大的形象传播聚焦效应、经济收益集聚效应、关联产业带动效应而日益受到旅游目的地的重视,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塑造、宣传地区独特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7)
从游客感知形象视角研究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服务是提升旅游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形象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旅游者对北川的第一印象是地震,"5.12"地震遗址博物馆和北川新县城是首选目的地。一日游是旅游消费者的主要消费特点,选择与家人和朋友一起是旅游的主要结伴方式。笔者建议培育"旅游+新业态",开发"旅游+特色产品",加大旅游宣传,拓宽北川旅游发展路径,打造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6)
新媒体对于城市旅游形象的认知和推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市场调查分析新媒体背景下游客对于沈阳市旅游形象的认知及总体评价,发现游客对于沈阳市工业形象的认知度较高,沈阳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观光游览动机较强,游客通过新媒体获得沈阳市旅游形象信息的比例较大,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利用新媒体的宣传作用较大。提出了沈阳市综合开发多种形式的新媒体宣传途径,加强旅游形象与工业文化的联系,建立市民参与的旅游形象宣传机制等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9)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者乐于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为旅游领域的研究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式。以肇庆市为例,通过网络文本分析,从认识形象、情感形象、推荐意向三方面探讨游客对肇庆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游客对旅游景点的感知以自然景点为主,对历史文化景点感知相对较弱。二是游客对肇庆旅游地情感形象感知以正面为主。三是游客对肇庆旅游的推荐意向以正面和中立为主。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肇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与管理提供资料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0)
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是与酒博会、科博会并列的四川三大主题博览会之一,举办大型活动往往能够引起各大媒体的关注,被认为是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超级引擎。本文首先分析了四川旅博会的现状,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四川旅博会对乐山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知名度、美誉度提升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剖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