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3,(15)
《语言学概论》是高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教学难度较大,尤其是课程定位不清,和教学方法单一,本文即从这两方面提出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5)
语码转换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歌词作为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也随着社会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成为了语码转换的重要载体。本文以中文歌曲的歌词为语料,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歌词语篇中的语码转换的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4):247-248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和语言学融合的学科,是新的语言学分支。它旨在分析和研究语言中的生态因素,提出语言和生态是两个相互影响的因素。长期以来,在生态语言学的研究中存在两种范模式: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前者强调影响语言功能的环境因素;后者着重研究微观方面,分析语言使用的非生态特征。学习研究生态语言学,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1)
以戴炜栋和何兆熊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2版)为授课教材,本文以第一章课后教学小结为例,介绍了英语语言学课程第一章导论部分的教学动态,包括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和再教设计,凸显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和撰写教学小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6)
文章对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通过对语言学研究对象、研究性质、研究目的的不同角度阐述了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1):254-255
互动语言学是当前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索绪尔将语言学分为动态语言学和静态语言学后,这两类语言学发展的并不平衡,动态语言学的研究较少。互动语言学作为社会语言学的分支,涉及多个语言因素,它兴起的原因既有深厚学术历史渊源的背景,又符合当前语言学研究的现状,打破了语言学界近几年语法研究僵化的局面,为语言学术界提供了新思路,对汉语语法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
在"语言学转向"之后,普通语言学对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力转移到了符号学身上,符号学则在语言意义研究上极大推动了普通语言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方法创新与方法论价值。符号学巴黎学派处于基于语言学模式的符号学高峰,在意义问题研究上纠正了传统语言哲学的意义外在论,其不再通过语言及其意义来认识世界,而是认为世界本已意指化,意义与符号不可分离,从而形成特有的语言学方法,即语言符号论、话语理论、意义分层观等三种思想创新和语义结构分析法、意指实践分析法两种操作性方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1):109-110
作为语言学重要分支之一的应用语言学,一直备受语言学专家的关注。应用语言学,顾名思义,相比于其他语言学分支,具有独特的实用性,也因此吸引了许多译员、翻译学者对其展开研究。本文聚焦于应用语言学在翻译领域的研究,阐述应用语言学在俄语口译实践中的实用性,笔者根据自身俄语口译实践经历,归纳总结翻译策略,旨在推动应用语言学在俄语翻译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5)
结构主义文论的主要特点是认为文学作品取决于结构和系统,要理解文学作品,就要把握好结构、系统以至深层规则,把握好作品中的"二元对立"的元素。这些语言学中的主要观点和方法被运用到了文艺学中,突出了文学的语言意义,使得文学开始重视自身内部规律的研究探讨,希望通过具体的文学现象来探索出文学内在的普遍本质,这就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9)
话语使语言的主要表达形式,而语言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基础,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而且也具有非常强大的使用功能,具备一定的功能性。对于话语分析来说,话语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本文主要对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帮助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5)
彭泽润《地理语言学和衡山南岳方言地理研究》不仅是中国第一部地理语言学理论著作,而且是第一部地毯式高密度地描写研究县级行政区域衡山县和南岳区的354个行政村的方言的地理语言学实践著作。从语言事实中原创性地总结出不少辩证的语言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2.
王又佳 《华中建筑》2006,24(6):38-41
建筑师、建筑作品与建筑的观赏者(普通市民)三者的关系随整个人类社会的语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转向。本文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将建筑师、建筑作品与建筑的观赏者之间的创作与被创作、解读与被解读的关系与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相类比,分析建筑的发展、转向过程中作者、文本、读者及其相互关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肖Min 《华中建筑》1996,14(3):28-30
文化的通约性是国林语言学观的基础。文章以申小龙先生的文化语言学观点解读中国古典园林,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总结出“景观本体、流线组织、追求意境”的中国古典园林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4.
建筑语言是建筑学与语言学交叉而形成的,如同人际交往的语言一样,建筑语言是一个具有自身内在规律或内在秩序的符号系统.通过建筑语言的分析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以语言学为视角,探讨建筑语言的语体、风格及文体,对我国建筑语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走向净化建筑语言的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2)
<正>1. the Research Methodologies of CDA 1.1 The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of Teun A.Van Dijk: Dijk has long been a leading theorist who takes discourse analysis as a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texts in social context.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5)
语法隐喻率先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主要是指用一种语法手段来代替另一种语法手段来表达某一既定意义的语言现象,所以韩礼德(1994)将语法隐喻称为"相同的所指,不同的能指"。语法隐喻系统内呈现了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三大形式。为了更好地阐明和解读语法隐喻的价值,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基于其中的心理扫描过程,原型理论和象似性来研究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隐喻现象(只涉及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以期揭示它的认知理据和发挥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3):102-103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精髓,能否完整保留中心思想是衡量翻译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后解构主义时代,"中心思想"逐渐转化为"文本",成为翻译研究中最核心的概念,众多译者一贯坚持"文本内外融合、以内为主"的中心原则。语言学与翻译学都是综合性强的感性学科,在翻译时注重"文本"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2,(3):102-105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投资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城投公司"承担了重要的任务,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独有贡献。当前,在相关经济、金融政策出台,整体经济运行环境进入新常态下,"城投公司"生存活力逐渐减退,亟待寻求突破发展之路。本文以大同市经济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调控背景,提出适应新常态经济环境和符合宏观调控目标的大同市"城投公司"转型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3):87-90
在社会变革及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微文化"借助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建设的各方面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文章基于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结合我国高校的教学现状,考察"微文化"对教育形态中的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及教学反馈三个方面的影响,为教育形态正面吸收"微文化"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2):106-107
翻译中的语码转换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特殊的语码转换形式和翻译手段。它的出现、类型及频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来看,不但受到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域要素的制约,也受制于译文的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其中概念功能的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