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1)
兰斯顿·休斯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黑人诗人。休斯的诗歌善于通过意象如黑色、梦和布鲁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对民族前途的担忧。这些意象是诗人真实情感的流露,读来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7)
诗词中的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意象(景物)的特点、意象群、象征、比喻性意象和意象的传统色彩来赏析诗词。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4)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个字都是一种心情,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灵魂。怎样才能让学生快速有效地走入诗歌、感悟诗歌,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就成为教师现阶段教学的重心。在教学中,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根据诗题,判断类型,初步了解诗人感情;二是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对把握诗人情感不无裨益;三是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再现,借助意象品味诗歌情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四是情感字是关键,引导学生抓情感字品味诗歌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4)
意象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以词语为载体的一种修辞艺术,是诗人情感与世间万物的融合体。本文以中英文抒情诗中常见的景物意象月、海、花为例,从哲学观念、地理环境、审美态度及文学传统四个方面剖析中英意象使用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深层次地理解中英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4)
意象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以词语为载体的一种修辞艺术,是诗人情感与世间万物的融合体。本文以中英文抒情诗中常见的景物意象月、海、花为例,从哲学观念、地理环境、审美态度及文学传统四个方面剖析中英意象使用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深层次地理解中英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8):46-47
唐诗中,诗人通过意象寄托自己的情感,使文章含蓄有韵味。"桃李"是唐人喜欢使用的意象之一,文章从部分唐诗入手,探究"桃李"一词的意蕴,从其表现的春景发展到所指代的人物,看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不断补充丰富,赋予词语更多情感、更多生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6):67-68
菊花作为中国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被文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内涵。本文通过分析近代著名诗人姚华如何通过多姿多彩的菊花意象来表达个人的情感色彩,从而更加深入了解诗人的意象表达和内心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1)
古诗词之所以字字珠玑而言近旨远,离不开其内涵丰富的意象及其创造出来的深远意境,王崧舟老师根据这一特点,在执教古诗词中通过举象知意,揭示情感寄托的蕴意、诗意造境,搭建情感互通的桥梁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诗人所营造的意蕴及其深厚的意象世界,勾勒出诗歌中完整丰富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6)
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诗人们往往运用想象使其作品灵动而隽永。同样,诗歌的鉴赏也离不开想象。无论是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意境的建构,还是对诗人情感的领悟,都需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生活经验中去寻找相应的形象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达成与诗人地沟通、共鸣。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8)
课题组以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山行》及其三种英译文作为语料,试图从主题与主题倾向关联视角出发,探讨该诗翻译过程中在词义选择、意象创构及情感融合上是如何实现主题与次级主题之间的互为关联与制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