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2,(5)
根据2013年10月—2014年2月北太平洋海域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资源探捕项目期间收集的调查数据,对长鳍金枪鱼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叉长范围为63122 cm,平均叉长为85.08 cm,优势叉长为81122 cm,平均叉长为85.08 cm,优势叉长为8190 cm(占总数的78.18%);体质量范围为590 cm(占总数的78.18%);体质量范围为527 kg,平均体质量为11.11 kg,优势体质量组为927 kg,平均体质量为11.11 kg,优势体质量组为912 kg(占总数的79.29%),雌雄个体叉长、体质量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叉长(FL,cm)与体质量(W,kg)的关系式为W总体=0.0004 FL2.3249,W雄性=0.0003 FL2.3875,W雌性=0.0005 FL2.2515;雌雄性别比为1∶1.17,雌性性腺成熟度以Ⅱ、Ⅲ期为主(占84.69%),雄性以Ⅱ期为主(占41.61%);摄食等级以1、2级为主(占82%),空胃率达到26.25%,胃含物中鲐鱼占大多数(占47.50%)。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1)
根据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农业部渔业局金枪鱼渔业科学观察员获得的生物学数据,对捕获的大西洋中部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的体长、体重(去鳃、去尾、去内脏)、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及性别比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的优势叉长为105140 cm,优势加工后的体重为20140 cm,优势加工后的体重为2040 kg;摄食等级为040 kg;摄食等级为04;性腺成熟度以Ⅱ、Ⅲ期为主,且雌、雄差异较大;叉长(L)与加工后的体重(W)的关系为W=1.3373×10-5L3.0147,R2=0.9691。将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结果比较,表明近年来大西洋中部大眼金枪鱼生物学特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1)
根据2011年6—8月中国资源探捕渔船在摩洛哥专属经济区海域(21°00'26°00'N、15°30'26°00'N、15°30'20°00'W)采集的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样本,对其生物学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渔获物的雌雄性比为0.93∶1,叉长小于170 mm和大于230 mm的样本中雌雄性比均较大,分别为2.67∶1和3.3∶1,其余叉长范围的雌雄性比为(0.6620°00'W)采集的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样本,对其生物学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渔获物的雌雄性比为0.93∶1,叉长小于170 mm和大于230 mm的样本中雌雄性比均较大,分别为2.67∶1和3.3∶1,其余叉长范围的雌雄性比为(0.661.12)∶1;雌性个体的叉长范围为1501.12)∶1;雌性个体的叉长范围为150270 mm,优势叉长为190270 mm,优势叉长为190230 mm,占雌性总数的81.51%,雄性个体的叉长范围为150230 mm,占雌性总数的81.51%,雄性个体的叉长范围为150250 mm,优势叉长为190250 mm,优势叉长为190230 mm,占雄性总数的84.47%;雌性个体的体质量范围为60230 mm,占雄性总数的84.47%;雌性个体的体质量范围为60210 g,优势体质量为90210 g,优势体质量为90150 g,占雌性总数的85.46%,雄性个体的体质量范围为60150 g,占雌性总数的85.46%,雄性个体的体质量范围为60210 g,优势体质量为90210 g,优势体质量为90150 g,占雄性总数的93.44%;沙丁鱼体质量与叉长的关系方程为W雌性=7×10-6L3.1076(R2=0.8483,P<0.001),W雄性=9×10-6L3.0653(R2=0.8140,P<0.001);雌性个体中未成熟个体、成熟个体、繁殖后个体分别占76.47%、19.64%、3.89%,雄性个体中未成熟个体、成熟个体、繁殖后个体分别占69.04%、30.08%、0.88%;经拟合,半数雌性个体达初次性成熟时的叉长为228.14 mm,半数雄性个体达初次性成熟时的叉长为219.78 mm;对所取样本进行摄食情况分析,发现胃级为0级和1级的样本最多且所占比例相近,但未出现胃数为4级的样本。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6)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是南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主要捕获鱼种之一,为了开展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关系的研究,根据2009—2012年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生产统计数据及遥感获取的海表温度(SST)、叶绿素a浓度(Chl-a)和海面高度距平(SSHA)等环境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长鳍金枪鱼渔场分布及与时空、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GAM模型对长鳍金枪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总偏差解释率为11.34%,其中贡献最大的为时间(周),贡献率为6.35%;该渔场全年均可作业,5—7月CPUE值高于1—3月和10—12月,其中5月中旬—7月下旬为鱼汛盛期;长鳍金枪鱼渔场主要分布在10°S30°S、162°E30°S、162°E174°E的海域范围内;中心渔场最适SST范围为26.0174°E的海域范围内;中心渔场最适SST范围为26.029.5℃,最适Chl-a浓度范围为0.0229.5℃,最适Chl-a浓度范围为0.020.05 mg/m0.05 mg/m3,最适SSHA范围为03,最适SSHA范围为020 cm。研究表明,影响渔场的因子按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时间(周)、纬度、SST、经度、SSHA和Chl-a。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1)
根据中国金枪鱼渔业观察员项目于2006年2—11月在东太平洋水域作业的中国金枪鱼延绳钓渔船上收集的数据,对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seus摄食强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个体大眼金枪鱼的摄食强度较大个体大眼金枪鱼的高,叉长小于140 cm的大眼金枪鱼的摄食强度相对较大;3—4月大眼金枪鱼的摄食强度较小,5—11月大眼金枪鱼的摄食强度相对较大;3月大眼金枪鱼的空胃率相对较高,5—11月大眼金枪鱼空胃率均低于15%;200~350 m水层中大眼金枪鱼的摄食活动非常活跃。各月份(χ2=227.95,P<0.0001)和不同叉长组(χ2=364.61,P<0.0001)大眼金枪鱼的摄食强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不同水层(χ2=178.50,P<0.0001)大眼金枪鱼的摄食强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3)
基于1998—2007年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围网生产统计数据及遥感获取的叶绿素a浓度、海表温度和海面高度等环境数据,应用GAM模型对黄鳍金枪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逐步回归分析了CPUE与各因子的差异显著性,然后利用渔业地理信息软件Marine Explorer 4.0对标准化后的黄鳍金枪鱼CPUE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进行了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时空因子(年份、月份、经度和纬度)和环境因子(海表温度、海面高度和叶绿素a浓度)对黄鳍金枪鱼CPUE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纬度对CPUE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经度、叶绿素a、海表温度、海面高度、年份和月份;1998—2007年,中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年均CPUE最大值(2.43 t/d)出现在1999年,月均最大值(2.36 t/d)出现在10月份,黄鳍金枪鱼资源丰度较高的海域出现在10°S、155°W,5°S、155°W170°W,5°S、140°E170°W,5°S、140°E175°E和5°N、165°E175°E和5°N、165°E170°E四点连线之内;黄鳍金枪鱼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分别为叶绿素a浓度0.152170°E四点连线之内;黄鳍金枪鱼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分别为叶绿素a浓度0.1520.168 mg/m3、海表温度28.450.168 mg/m3、海表温度28.4528.84℃、海面高度为70.0028.84℃、海面高度为70.0077.04 cm。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6)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是南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主要捕获鱼种之一,为了开展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关系的研究,根据2009—2012年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延绳钓生产统计数据及遥感获取的海表温度(SST)、叶绿素a浓度(Chl-a)和海面高度距平(SSHA)等环境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长鳍金枪鱼渔场分布及与时空、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GAM模型对长鳍金枪鱼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总偏差解释率为11.34%,其中贡献最大的为时间(周),贡献率为6.35%;该渔场全年均可作业,5—7月CPUE值高于1—3月和10—12月,其中5月中旬—7月下旬为鱼汛盛期;长鳍金枪鱼渔场主要分布在10°S~30°S、162°E~174°E的海域范围内;中心渔场最适SST范围为26.0~29.5℃,最适Chl-a浓度范围为0.02~0.05 mg/m~3,最适SSHA范围为0~20 cm。研究表明,影响渔场的因子按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时间(周)、纬度、SST、经度、SSHA和Chl-a。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4)
根据2009年8月—12月在长江常熟江段采集的362尾似鳊Pseudobrama simoni样本,对其年龄、生长特征和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似鳊种群由13龄共3个年龄组组成,1龄鱼为优势群体,占总数的51.3%;体长分布范围为62.333龄共3个年龄组组成,1龄鱼为优势群体,占总数的51.3%;体长分布范围为62.33133.65 mm,优势体长范围为75133.65 mm,优势体长范围为75110 mm(占总数的75.41%),体质量分布范围为3.70110 mm(占总数的75.41%),体质量分布范围为3.7046.10 g,优势体质量范围为3.7046.10 g,优势体质量范围为3.7018.70 g(占总数的80.11%);雌、雄个体的体长、体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丰满度、体高、头长等31个形态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长与鳞径的关系式为L♀=391.67R4-2211.8R3+4609.7R2-4171.4R+1463.2(n=156,P<0.001,r2=0.6973),L♂=171.22R4-895.44R3+1719.8R2-1406.4R+486.47(n=178,P<0.001,r2=0.7821);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4.52×10-6L3.2901(n=156,r2=0.94),W♂=1.09×10-5L3.0915(n=178,r2=0.98);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42.31×[1-e-0.1125(t+8.3442)],Lt♂=153.73×[1-e-0.1024(t+6.8309)]。研究表明,雌性似鳊体质量生长拐点年龄为2.24龄,雄性为3.96龄,常熟江段似鳊呈低龄化态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1,(1)
建立了褪色光度法测定司帕沙星含量的方法。室温下,在pH=3.5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司帕沙星与甲基红溶液反应10 min形成配位比1∶1的荷移络合物,在波长553 nm处有最大的褪色吸收峰。在此波长下,司帕沙星的浓度c在1.00×10(-6)~3.00×10(-6)~3.00×10(-6)mol/L遵守朗伯比尔定律,线性方程为A=0.14936 c+0.09909,相关系数r=0.997,检出限D=6.00×10(-6)mol/L遵守朗伯比尔定律,线性方程为A=0.14936 c+0.09909,相关系数r=0.997,检出限D=6.00×10(-7)mol/L。在该浓度范围内,表观摩尔吸光系数K=2.10×10(-7)mol/L。在该浓度范围内,表观摩尔吸光系数K=2.10×105L/(mol·cm);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1.52%,可用于准确测定药剂中司帕沙星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5):366-371
依据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渔获量和海水表层温度等环境数据,研究了延绳钓长鳍金枪鱼渔获量的分布及渔场区海水表层温度(SST)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长鳍金枪鱼渔场分布具有纬向分布特征,主要分布于10°S两侧和25~30°S之间的西南太平洋海域;长鳍金枪鱼渔场区平均SST为25.8℃,中位数为27.0℃,多数渔场区平均海水表层温度为22~29℃;渔场区海水表层温度数据分布偏向高温区,产量数据分布为正偏;平均CPUE和平均产量分布变化一致,温度为17~18℃的海域渔场平均CPUE和平均产量最高;不同温度下总渔获量分布呈双峰型,分别为20℃和29℃附近海域;捕捞群体在高温海域(≥24℃)和低温海域(<24℃)有所不同,高温海域长鳍金枪鱼的个体相对较大;时间序列分析表明,长鳍金枪鱼CPUE同南方涛动指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