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2,(5):359-363
于2007年6月以虾夷扇贝贝壳和尼龙绳作为附着基,采集了浮筏栽培和自然海区中生长的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成熟种藻的受精卵,观察了受精卵的萌发过程,并对其进行了室内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1718℃条件下,海黍子受精卵放出2 h后开始萌发,形成2个细胞,1 d后形成418℃条件下,海黍子受精卵放出2 h后开始萌发,形成2个细胞,1 d后形成46个细胞的多细胞体,2 d后生出假根,藻体直立后成为幼苗。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超过23℃后幼苗生长停止;幼苗生长的适宜光照为2 0006个细胞的多细胞体,2 d后生出假根,藻体直立后成为幼苗。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超过23℃后幼苗生长停止;幼苗生长的适宜光照为2 0006000 lx;适宜的NaNO3添加量为606000 lx;适宜的NaNO3添加量为60100 mg/L。经过近4个月的培养,海黍子幼苗的平均长度为2 cm,幼苗密度为7100 mg/L。经过近4个月的培养,海黍子幼苗的平均长度为2 cm,幼苗密度为720棵/cm2。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1)
在鹿角海萝Gloiopeltis tenax藻体生育期内,观察了大连沿海鹿角海萝的自然生态及藻体生长过程;在繁殖期内定期采集种藻进行孢子放散,测定了藻体生长、孢子放散量与水温的关系;使用培养皿、贝壳等附着基采集四分孢子和果孢子并在室内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鹿角海萝在大连沿海的生育期为10月至翌年7月,藻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长最快,此阶段水温为69℃。2)鹿角海萝的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69℃。2)鹿角海萝的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612℃),其中果孢子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水温612℃),其中果孢子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水温610℃)放散,放散高峰为5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0.9×106个/g;5月上旬至6月下旬(水温910℃)放散,放散高峰为5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0.9×106个/g;5月上旬至6月下旬(水温912℃)四分孢子体开始放散,高峰期为6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1.65×106个/g。3)四分孢子和果孢子附着后均可萌发形成盘状体,盘状体直径达250μm左右时形成直立枝,盘状体和直立枝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干露2 h条件下,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直立枝经在室内培养成为鹿角海萝幼苗。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1)
以浮筏栽培的Costaria costata成熟种藻为材料,采用阴干刺激方法获得大量孢子并采集在维尼纶绳苗帘上,研究了孢子萌发、配子体生长发育和幼孢子体生长与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胚孢子在水温16℃下24 h后开始萌发形成配子体;16~22℃是配子体生长的适宜温度,经过近1个月培育,雌雄配子体藻团直径分别可达50μm和45μm;雌雄配子体在水温达到22℃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超过23℃后生长停止进入休眠期;当水温降至23℃以下时配子体恢复生长,22℃时雌雄配子体开始发育,形成卵囊和精子囊,21.5~20.5℃是雌雄配子体成熟高峰期,其间雌雄配子体大量排出卵和放出精子,其卵囊和精子囊形成率分别达到70%和62%;卵受精后形成的幼孢子体在21.5~20℃间生长很快,受精20 d时测定藻体长度达到200μm以上,经过1个月海区暂养培育成藻体长度为0.3 cm的幼苗,经海区栽培后生长成为长为3 m、宽为35 cm的C.costata成体。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4):357-360
在显微镜下,对自然排放的的玻璃海鞘C iona intestinalis卵细胞和受精卵以及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玻璃海鞘卵具有特殊的被囊细胞,未受精前的卵径为110μm左右,受精后为160170μm;在20℃水温下,卵细胞从受精到蝌蚪幼虫孵出需16170μm;在20℃水温下,卵细胞从受精到蝌蚪幼虫孵出需1618 h,幼虫的浮游时间约2 h,从附着到尾开始收缩约3 h,从尾开始收缩至变态约4 h,从开始变态到变态完全约718 h,幼虫的浮游时间约2 h,从附着到尾开始收缩约3 h,从尾开始收缩至变态约4 h,从开始变态到变态完全约79 d。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3):242-246
于2004年对大连地区北极礁膜M onostroma arcticum的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室内进行了合子采苗、孢子体培养和孢子采苗及幼苗培养等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水温为3℃时,北极礁膜的叶片长度达到16 cm;水温为5℃时,配子放散量达到2.4×108个/g;孢子体在水温低于19℃时生长较快,水温超过22℃时生长几乎停止。孢子体在度过夏季高温期后,当水温降至20℃以下时,开始形成孢子囊;当水温降至15℃时,孢子放散量达到6.1×105个/cm2;孢子附着到苗绳上后经过50 d的室内培养,培育出长度为1 cm的北极礁膜幼苗。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6):397-402
2005年4月底在人工繁殖条件下,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精、卵的形态,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扁吻鱼的成熟卵呈浅灰色,微黏性,成熟卵卵径为1.801.85 mm,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胀,卵膜直径为3.301.85 mm,受精后卵膜吸水膨胀,卵膜直径为3.303.45 mm。受精卵在水温213.45 mm。受精卵在水温2122℃下,历经1 h40 min胚盘突起;2 h10 min出现第一次卵裂;历经7 h 15 min胚胎发育到多细胞期;12 h 4 min发育到囊胚期;16 h 36 min为原肠早期;30h 20 min发育到神经胚期;历经91 h 37 min器官形成,心脏搏动,胚体摆动;103 h后仔鱼孵出,全长为7.5 mm。孵出后的第6 d,全长为11.6 mm,卵黄囊基本吸收完毕,开口索食。孵出26 d后,全长为21.00mm,奇鳍、偶鳍发育完成,肌肉增生,但体尚未披鳞。观察发现:扁吻鱼受精卵不仅具有黏性,而且卵膜吸水膨胀,形成的膜径1.8倍于卵径,富有弹性;受精卵发育后期在微流水中能悬浮水中片刻,后逐渐沉水,因此加强水中氧量的供给有助于其发育;受精卵的胚盘隆起至第6次卵裂的时距大大快于青海湖裸鲤,且眼基和体节、嗅囊和尾芽同时发生;孵出前的胚体已超越卵膜内经,尾端超出头部的眼后。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6)
为了评估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有性繁殖生殖力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海黍子有性生殖相关的形态建成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藻体长度与侧枝数、侧枝长度与生殖托数、生殖托长度与生殖托挂卵数之间的数量相关性,利用回归方程估算了海黍子的个体生殖力。结果表明:海黍子成熟藻体平均长度为(164.5±59.9)cm,侧枝平均长度为(10.4±5.3)cm,生殖托平均长度为(9.3±1.5)mm,单个生殖托平均挂卵数量为(378±121)粒,各因子间存在线性正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单株海黍子成熟藻体能够产生(21400)万粒受精卵,可基本满足1 m400)万粒受精卵,可基本满足1 m2的采苗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3)
为研究山东省荣成海区野生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生长及化学组分的季节性变化,于2016年3、6、10、12月大潮期间采集鼠尾藻样品,并对其长度、生物量和化学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潮间带鼠尾藻在5—7月生长最快,同一时期中低潮位的鼠尾藻长度和生物量比较大;鼠尾藻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较高且随季节变化;鼠尾藻中褐藻胶含量变化范围为20.30%33.02%,在生长速度较快的6月其含量较高且显著高于3月和12月(P<0.05);而鼠尾藻中岩藻黄素含量变化趋势正好相反,6月其含量较低且显著低于12月(P<0.05);鼠尾藻中褐藻多酚含量变化范围为0.32%33.02%,在生长速度较快的6月其含量较高且显著高于3月和12月(P<0.05);而鼠尾藻中岩藻黄素含量变化趋势正好相反,6月其含量较低且显著低于12月(P<0.05);鼠尾藻中褐藻多酚含量变化范围为0.32%3.82%,3月褐藻多酚含量最高。研究表明,月份变化对鼠尾藻的褐藻胶、岩藻黄素、褐藻多酚含量的影响大于潮位的影响,本试验结果可为鼠尾藻活性成分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1)
于2005年6月—2006年8月对辽宁省东港市大洋河下游采捕的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样品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肥满度、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洋河河蚬的性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恢复期和休止期6个阶段,肥满度指数在2—10月间随水温上升递增,生殖期为6月上旬—10月中旬,其中6月中旬和10月上旬分别大量产卵一次,为两个生殖高峰期,水温为16.0~16.5℃;壳长为10~15 mm的1龄河蚬可达性成熟,性成熟季节全为雌雄异体,比例约为1∶1,繁殖方式为非孵育型。采用阴干和紫外线照射联合刺激,可诱导亲贝排放精卵。卵为沉性,外被一层胶质卵膜。受精卵在水温为20~22℃,pH为7.3~7.8的淡水中,约10 d发育至附着变态阶段,壳长约200μm。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2)
对人工养殖条件下长蛸Octopus variabilis的繁殖行为和胚胎发育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长蛸营底栖生活,以活体的蟹、贝、虾类等为主食,夜间或傍晚摄食活动加强;繁殖季节,雌、雄个体间存在交配行为,临产时雌体较为平静,产卵后一般不进食,卵子分批成熟,分批产出,受精卵较为分散地悬挂于池壁或附着基上,雌体具有护卵行为;人工养殖条件下亲蛸不能全部产出其所怀的卵,产卵量为2554粒,单位体质量产卵量为0.854粒,单位体质量产卵量为0.81.3粒/g,亲蛸产卵时的最小体质量为36.2 g;受精卵行盘状卵裂,直接发生,胚胎发育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器官芽形成期、红珠期、黑珠期和胚胎的逆转,在水温为191.3粒/g,亲蛸产卵时的最小体质量为36.2 g;受精卵行盘状卵裂,直接发生,胚胎发育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器官芽形成期、红珠期、黑珠期和胚胎的逆转,在水温为1925℃、盐度为3225℃、盐度为3234时,胚胎经过66 d孵化出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