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针对小电阻接地方式在配电网实际运行中暴露出来的安全问题和技术问题,重点分析了小电阻接地中架空绝缘导线断线接地带来的安全风险问题和绝缘子闪络带来的供电可靠性问题,在国网配电网智能化应用及关键设备联合实验室漯河真型试验场做了小电阻接地方式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试验,并用计算机仿真软件MATLAB仿真了不同接地过渡电阻下故障零序电流的大小,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小电阻接地方式在发生绝缘导线断线接地时,由于接地过渡电阻较大,系统零序保护会失灵,无法立即切除带电线路,给过往行人带来安全风险;当绝缘子闪络时,因杆塔有接地装置,接地过渡电阻很低,属于金属性接地故障,故障电流较大,线路会立即跳闸,频繁跳闸使供电可靠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等三种接地方式,阐述其各自的各自的特点,并提出小电阻接地方案的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8)
目前我国的380/220V三相四线制低压配电系统,绝大多数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TN)运行系统。本文针对在TN低压配电系统中,低压电网的三相不平衡的危害,分析了中性点接地,对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叙述利用建筑物基础作接地体的接地电阻的理论计算及其测量。对目前接地电阻计算及测量中存在的模糊之处给予澄清。  相似文献   

5.
指出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就目前城市配电网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太原市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做了介绍,从而保证城市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6.
梁奎端 《建筑电气》1992,11(4):185-187
通过对全国24座综合通信大楼接地装置的调查和接地电阻的测试,提出了接地电阻在实际测量中最容易引起测量误差的各种原因,并逐项进行分析,指出测量接地电阻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董长权  赵敏 《建筑安全》2004,19(7):11-13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第3.4.9.1条规定,起重机轨道的接地电阻,以及起重机上任何一点的接地电阻均不得大于4Ω。《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桥架型起重机部分第6.7.2条规定,起重机供电电源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系统时.零线重复非接地电阻不大于4Ω,零线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如何降低接地电阻措施进行综合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暴小菲 《广东建材》2005,(11):123-124
本文对配电网各种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作了比较,并对近年来发展较快的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作了概要介绍,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出了推荐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供电能力能够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对于电气工业的需求程度,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且,配电网建设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物质文化的需求。配电网大多数由于设计的原因,对于故障的敏感度较高,所以经常发生故障维修案例。本文主要通过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可靠的配电系统建设方案,来帮助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和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分布式发电技术在低压配电网络中的发展现状。以能否构成系统中性点将分布式电源划分为两类,给出几种典型的分布式电源并入低压配电网络的结构,对其接地形式进行归类,分析各自的优缺点。论述分布式电源接入低压配电网络后,不同的单相接地故障点带来不同类型保护失效的问题。提出保护协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从原理上分析了消弧线圈并电阻接地方式,并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得到消弧线圈并小电阻接地方式仅能处理过渡电阻为125Ω的接地故障;消弧线圈并中电阻接地方式在对称电网中的接地电阻识别能力可达2000Ω,但在电网极不对称的情况下最多能识别800Ω的接地电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阻性分量提取法的动态接地方式,它通过突变量启动法触发选线装置,运用阻性分量提取法判定故障线路,在高阻接地故障下仍能准确选线.漯河10 kV真型试验场进行的试验表明,动态接地方式能可靠处理3500Ω的高阻接地故障,这为提高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选线准确率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准确模拟接地网周围土壤结构对接地装置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有限元算法,建立了考虑异阻区的土壤结构模型,对接地网散流过程中地中电流密度进行分析;并对异阻区土壤电阻率、截面积、厚度、位置等参数对接地网接地电阻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异阻区截面积不大于10 m×10 m时,可以忽略异阻区对接地网接地电阻的影响,否则应考虑其对接地电阻的影响;异阻区土壤电阻率越小、厚度越大,其对接地电阻的影响越大,异阻区土壤电阻率ρ=10Ω·m,厚度h=1 m时,接地电阻下降幅度为36%;异阻区土壤位置在接地网边角(40,40)时其对接地电阻的影响最大;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采用边角换土方式代替传统的整体换土,不仅可以减少施工量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接地电阻。  相似文献   

14.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极冲击接地电阻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雷电流流经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极的冲击特性,运用CDEGS软件仿真分析杆塔接地极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冲击特性。分析水平接地极及四种改进接地极的冲击特性,探讨不同接地极尺寸以及不同土壤电阻率对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规律。得到接地极长度及半径对水平接地极冲击接地电阻的影响规律,接地极冲击接地电阻随水平接地极长度的增加而降低,但逐渐趋于稳定;同时获得垂直接地极对四种改进接地极的冲击接地电阻特性,为实际工程中采用合适的方法降低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突破谐振接地系统选线瓶颈,提出一种动态电阻选线方式,运用理论分析和ATP-EMTP仿真试验,确定了选线程序启动方式与动态电阻阻值选取办法.其次通过分析电路模型,得到动态切换为电阻接地方式后的阻性注入电流表达式.最后在国网配电智能化应用及关键设备联合实验室进行现场试验,验证了在谐振接地系统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时,动态...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未断开接地装置和架空地线连接时接地电阻的测量误差来源,指出实际流经接地装置的电流小于电流测量值是产生测量误差的根本原因。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变电站接地电阻值、电流回路电阻值、杆塔接地电阻值、架空地线类型的改变对接地电阻测量误差的影响。为了减小大电流法测量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误差,应当断开接地装置和架空地线的连接并令测试范围内杆塔的架空地线与地绝缘。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接地降阻设计的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降阻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要综合考虑降阻效果、防腐效果、长效性和稳定性等因素,认为GPF-94高效膨润土降阻防腐剂是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的降阻材料;水平外引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合适的位置、面积以及均压效果和使用寿命,使降阻得以科学、经济、安全地实现。  相似文献   

18.
接地模块对地网接地电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非金属接地模块的组成以及降阻原理,利用接地网仿真计算模型,分析了接地模块的安装位置,接地模块个数,接地网面积以及土壤电阻率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接地电阻的变化规律。地网散流时,在地网边角上的电流最大,接地模块最佳的安装位置是地网的边角;相同的接地模块对不同面积地网的降阻效果是不同的,地网越小,降阻效果越好;接地模块之间会产生屏蔽现象,影响降阻效果;土壤电阻率越高,接地模块的降阻效果越明显;在不同土壤电阻率的情况下,使用接地模块而产生的地网接地电阻下降率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杆塔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针对安徽池州供电局的4条110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的测量误差,采用数据对比、理论计算的方法并配合电路模型,分析了杆塔接地电阻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结果表明: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时,宜采用直线三级法;电流极的布线长度至少应达到接地网对角线的2倍;布线方向应尽量和塔体基座垂直;测量时应在晴朗天气下进行。  相似文献   

20.
1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对配网安全运行及故障处理具有重要作用.以输电线路电缆化率为研究对象,利用ATP-EMTP建立10 kV配电网接地方式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电缆化率及接地方式下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气特性,并据此划分了不同接地方式的适用范围;详细比较了不同接地方式转供电的特点,给出建议的合环方式及保护配置,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当σ<10%时,采用不接地方式;10%≤σ<50%时,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50%≤σ≤80%,采用10Ω小电阻接地方式;σ>80%时,采用5Ω小电阻接地方式;第二,对于小电阻和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转供电技术中的合环操作建议采用直接合环方式,同时在合环开关处配置保护,及时跳开合环开关隔离故障,必要时可闭锁相关保护设备并发出告警信息,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