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22,(3)
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花鱼骨和唇鱼骨及其正反杂交子代(花鱼骨♀×唇鱼骨♂F1和唇鱼骨♀×花鱼骨♂F1)共4个群体进行微卫星分析,计算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遗传分化系数(Fst)、Nei氏遗传距离(DS)。结果表明:在4个群体中,反交F1的平均Ne最大(3.453 7),花鱼骨的平均Ne最小(3.049 7);花鱼骨和唇鱼骨及其正反杂交子代4个群体的平均PIC分别为0.599 4、0.602 6、0.628 0、0.637 4;反交F1的平均Ho最高(0.411 1),花鱼骨的平均Ho最低(0.208 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正交F1和母本花鱼骨先聚为一支,再和父本唇鱼骨聚为一支,最后同反交F1聚在一起。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结果显示:正交F1与母本花鱼骨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与反交F1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反交F1同父本花鱼骨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同母本唇鱼骨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杂交子代群体的等位基因基本来自父母本双方,可以推断杂交子代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属两性融合生殖,且杂交子代的遗传变异水平明显高于父母本,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5)
运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黑龙江泥鳅MIsgurnus mohoity、北方泥鳅Misgurnus bipartitus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11个形态参数进行了综合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北方泥鳅和泥鳅聚类,亲缘关系较近,与黑龙江泥鳅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1的总方差贡献率为50.430%,主成分2的为20.880%,主成分3的为10.381%,累积贡献率为81.691%。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3种泥鳅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71.4%100%,判别准确率P2为71.4%100%,判别准确率P2为71.4%100%,综合判别率为80.8%。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4)
鱼骨是水产品加工业的下脚料,占鱼体鲜重的30%~40%,富含钙、磷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却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和综合利用。鱼骨中的钙主要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构成,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水解鱼骨和提取钙质的方法主要有酶解法、酸法和醇碱法,三种方法各有利弊。本文从鱼骨的基本结构、主要成分、钙质的构成形式出发,介绍了鱼骨钙提取方法、消化吸收、加工应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3)
将传统形态学测定和框架测定相结合,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自斑狗鱼Esox lucius和黑斑狗鱼Esox reichrti的不同地理居群共115尾标本的36个测量性状和12个可数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两种狗鱼的形态差异。可数性状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白斑狗鱼与黑斑狗鱼的背鳍棘数、臀鳍棘数、臀鳍分支鳍条数、纵行鳞数、侧线上鳞以及侧线下鳞差异极显著。在可量性状上,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黑斑狗鱼乌苏里江种群与嫩江种群差异最小,首先聚为一支,后与黑龙江种群聚为一支,两种狗鱼差异明显,白斑狗鱼为单独一支。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群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判别准确率P_1为96.4%~100%。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狗鱼在形态上已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5)
采用形态特征分析和RAPD技术对采自广西北海、防城和广东湛江的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aldii 3个自然群体和越南大獭蛤Lutraria maxima 1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20条引物从施氏獭蛤3个群体和越南大獭蛤1个群体的145个样品中共扩增出428条带,大小为125~5 000 bp,每条引物扩增出6~17条带;多态位点比例为76.1%~91.9%,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84.5%,遗传距离为0.1321~0.2441;对施氏獭蛤3个群体和大獭蛤1个群体进行UPGMA聚类分析,施氏獭蛤北海群体和防城群体先聚为一体,再与湛江群体聚类,最后与越南的大獭蛤群体聚为一个整体;用8条引物可以区分施氏獭蛤3个自然群体和大獭蛤群体,可作为群体特征标记;形态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湛江、北海和防城施氏獭蛤3个群体的形态较接近,而越南大獭蛤群体的外部形态和遗传距离均与施氏獭蛤3个群体差异较大,已分化成为同属不同种;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主成分2和主成分3的贡献率分别为49.13%、17.18%和14.02%,累计贡献率为80.33%;施氏獭蛤3个群体判别函数的判别准确率P1为88.9%~100.0%,P2为86.7%~100.0%,综合判别率为95.9%。这说明施氏獭蛤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处于较高水平,种质状况良好,且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3):77-79
目的:探讨鱼骨图分析法在导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12月急性尿潴留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导尿;另选取2013年2-12月急性尿潴留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导尿。观察比较两组的导尿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有95例导尿成功,成功率91.35%;观察组中114例导尿成功,成功率97.44%,观察组的导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98,P<0.05)。结论:鱼骨图分析法能直观反映出急性尿潴留患者导尿失败原因,是提高导尿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2)
通过对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洞庭(DT)、黄河(HH)、黄沙(HS)、日本(RB)以及绿卡(LK)(洞庭与黄河杂交子代,DT♀×HH♂)5个不同群体16项生物学外部形态性状的测量,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绿卡与其母本洞庭群体先聚合,然后再与其父本黄河群体聚为一支,而黄沙和日本群体另外聚为一支,然后两支再汇聚;主成分分析得到了2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51.93%和11.02%,累计贡献率达62.95%;在16个测量参数中挑选9个对判别贡献较大的参数建立5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为61.7%~89.5%,判别分析结果也显示,中华鳖5个不同群体分为两大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鱼骨式剪力墙的基本特点,并分别进行了横向及纵向静力弹塑性分析,在同一加载方向下,通过施加不同的加载方式对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得出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抗震评估结果,并对鱼骨式剪力墙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评价。此外,为了简化分析过程,本文对性能特点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1)
为研究地标点法在矢耳石形态信息的提取效果,根据2014年3月在中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采集的108尾鲹科鱼类矢耳石样品(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短吻丝鲹Alectis ciliaris、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高体若鲹Caranx equula)进行地标点法分析,耳石形态经图像处理后提取地标点坐标值,进行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通过判别分析识别4种鲹科鱼类的耳石形态,利用薄板样条分析对耳石形态进行网格变形可视化。结果表明:相对扭曲主成分分析显示,第1、2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74.55%和11.16%,可以将4种鲹科鱼类耳石形态进行区分,其中地标点5贡献率为42.655%,地标点4贡献率为35.853%,这两个地标点贡献作用较大并解释了主要的耳石形态变异;矢耳石形态质心值分析显示,4种鲹科鱼类的最大值比较中,脂眼凹肩鲹最大,短吻丝鲹最小;相对扭曲主成分的判别分析显示,逐步判别和交互检验的4种鲹科鱼类耳石形态的判别成功率均达100%。研究表明,地标点法在耳石形态信息分析中识别效果显著,其耳石形态可视化可为耳石形态学自动化分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3)
用金鱼Carassius auratus var红白虎头(HH)和红白蝶尾(DD)两个品种进行繁殖及杂交,获得了4个Fl代组合HH、DD、HD(HH♀×DD♂)、DH(DD♀×HH♂),并观察F。代的受精率、孵化率、体色分离和体型差异。结果表明:1)反交F,代(DH)的受精率最低,为64.58%。2)4个Fl代的体色均出现分离,分化出青灰色、白色、全红和红白色个体。3)4个组合间,DD组和DH组的全长/体长差异不显著,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为极显著(P<0.01);HH、HD组与DD、DH组之间的头长/体长差异显著(P<0.05);HH、HD组与DD、DH组间的体高/体长差异极显著(P<0.01);DD组与DH、HD组之间的体宽/体长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HH、DH组与HID组之间的体宽/体长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个组合在部分形态特征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DD组与DH组,HH组与HD组差异显著指标较少,DD组和HH组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5)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两个反映形态特征信息的综合性指标——主成分1、主成分2,两者的贡献率分别为59.876%和29.297%,分析结果显示,DD与DH组、HH组与HD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5)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标记的唇■Hemibarbus labeo苗种放流效果评估工作,以安谷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实际工作中的两个唇■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6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两个唇■家系开展了亲子关系鉴定分析。结果显示:6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出37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61~0.952(平均值为0.776)和0.302~0.795(平均值为0.589);多态信息含量为0.262~0.767(平均值为0.526);Cervus软件分析显示,在双亲均未知的情况下,唇■6个微卫星位点的累计非亲权排除率(CEP)为99.09%;两个家系中的72个子代个体,正确分配到对应家系父母本(12个亲本)的总体比例为95.83%。研究表明,本研究中采用微卫星标记方法来开展唇■家系亲子鉴定的分析,可为唇■的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5)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标记的唇■Hemibarbus labeo苗种放流效果评估工作,以安谷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实际工作中的两个唇■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6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两个唇■家系开展了亲子关系鉴定分析。结果显示:6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出37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361~0.952(平均值为0.776)和0.302~0.795(平均值为0.589);多态信息含量为0.262~0.767(平均值为0.526);Cervus软件分析显示,在双亲均未知的情况下,唇■6个微卫星位点的累计非亲权排除率(CEP)为99.09%;两个家系中的72个子代个体,正确分配到对应家系父母本(12个亲本)的总体比例为95.83%。研究表明,本研究中采用微卫星标记方法来开展唇■家系亲子鉴定的分析,可为唇■的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2,(4):378-382
用常规方法对体重(84.34±13.48)g、体长(17.51±0.72)cm的花鱼骨Hem ibarbus maculates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鱼骨肌肉鲜样中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和灰分的含量(均为质量分数)分别为17.5%、2.8%、78.4%和1.2%;新鲜肌肉中18种氨基酸的总量为15.46%,占鱼体粗蛋白质的88.34%,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6.14%,占氨基酸总量的39.69%,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均显示,花鱼骨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9.02,脂肪酸中含有高比例(23.6%)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高于鲤科其它名优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2,(3)
研究了饲料中维生素C(VC)的含量对花Hemibarbus maculates鱼种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在水温为(25.0±3.0)℃的条件下,将14.84 g的花鱼种放养在12个网箱(60 cm×60 cm×120 cm)中,网箱放在室外2个水泥池(6.0 m×2.0 m×1.2 m)中。试验设F0(对照)、F1、F2、F3 4组,分别投喂按0、1 000、2 000和3 000 mg/kg(饲料)剂量添加含量为95%的包膜VC的试验饲料(粗蛋白37.0%、粗脂肪11.0%)。125 d的饲养结果表明:花的成活率为93.33%98.67%,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中VC含量的增加,花鱼种的特殊增重率先上升后降低,摄食含973.00 mg/kg VC的饲料时(F1组),鱼的特殊增重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饲料系数极显著低于其它组(P<0.01),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根据二次曲线拟合计算得出,花特殊增重率最高和饲料系数最低时,饲料中VC的含量为1 415.7898.67%,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中VC含量的增加,花鱼种的特殊增重率先上升后降低,摄食含973.00 mg/kg VC的饲料时(F1组),鱼的特殊增重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饲料系数极显著低于其它组(P<0.01),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根据二次曲线拟合计算得出,花特殊增重率最高和饲料系数最低时,饲料中VC的含量为1 415.781 451.74 mg/kg;花鱼种血清中γ球蛋白含量随着饲料中VC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VC含量为973.00 mg/kg时达最高值,该组极显著地高于其它组(P<0.01);花鱼种血清中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饲料中VC含量的增加而极显著升高(P<0.01),分别在VC含量为2 857.00、1 882.00 mg/kg(F3、F2组)时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Hans H. Siebke     
《Beton- und Stahlbetonbau》2001,96(7):503-514
  相似文献   

16.
17.
18.
Juergen Mayer H.,1965年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1992-1994年,在普林斯顿建筑学院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他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等任教,并于1996年在柏林创建J.MAYER H.建筑师事务所,2003年,他获得MIES VAN DER ROHE新锐设计师提名.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