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8,(3):329-335
为探讨木聚糖酶添加量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体腔液酶活力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0.03%、0.06%、0.09%、0.12%和0.24%)的木聚糖酶制成6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设6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体质量为(7.73±0.09)g的幼参50头,分别用6种饲料进行投喂,共进行56 d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幼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且0.09%木聚糖酶添加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添加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木聚糖酶添加组幼参体壁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6%~0.24%木聚糖酶添加组幼参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6%~0.12%木聚糖酶添加组肠道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4%添加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幼参体腔液中溶菌酶、过氧化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均随木聚糖酶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06%~0.12%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可显著提高刺参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体腔液酶活力,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折线回归分析得出,对平均体质量为(7.73±0.09)g的刺参,其饲料中木聚糖酶最适添加量为900 mg/kg。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5)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盐酸甜菜碱(Betaine hydrochloride,BHE)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肠道消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采用初始体质量为(2. 32±0. 04) g的刺参为研究对象,将刺参养殖在白色塑桶(60 L)中,海水盐度为33~35,试验期间水温为10. 2~25. 8℃,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 2%、0. 4%、0. 6%和0. 8%的BHE后进行投喂,各处理组设3个平行,每桶放养刺参30头,投喂试验共进行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BHE添加量为0. 2%~0. 6%时,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升高(P<0. 05);添加BHE的处理组刺参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DM)显著升高(P<0. 05);投喂添加BHE的饲料后,提高了刺参的出皮率(GBWR),但只有添加量为0. 4%和0. 6%的处理组刺参的出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 BHE添加量为0. 2%~0. 6%的处理组刺参幼参肠道蛋白酶活力显著上升(P<0. 05),而投喂60 d时,添加BHE的处理组幼参肠道淀粉酶活力均显著降低(P<0. 05);随着BHE添加量的升高,刺参幼参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呈上升趋势,添加BHE可提高碱性磷酸酶(AKP)活力,且添加量为0. 4%的处理组幼参的SOD和AKP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表明,当BHE添加量为0. 2%~0. 6%时,可使刺参幼参肠道蛋白酶活力上升、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改善,并促进刺参幼参生长,饲料中BHE的推荐添加量为0. 4%。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5)
研究了在螺旋藻添加的质量分数为12%时,饲料脂肪水平(5.36%、7.74%、10.52%、12.85%和15.45%均为质量分数)对红白锦鲤Ornmmental carp幼鱼(初始体质量为5.85 g±0.19 g)体色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饲养10尾锦鲤,表观饱食投喂60 d。结果表明:当饲料中脂肪水平为10.52%时,试验鱼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体表红质的a*值最高;试验鱼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随脂肪水平的升高而下降,饲料脂肪水平对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免疫指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上述研究说明,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螺旋藻时,锦鲤着色效果最好时的适宜饲料脂肪水平为10.52%,提高饲料脂肪水平不会持续提高锦鲤对螺旋藻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3)
为探讨木聚糖酶添加量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体腔液酶活力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0.03%、0.06%、0.09%、0.12%和0.24%)的木聚糖酶制成6种等氮等能试验饲料,试验设6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体质量为(7.73±0.09)g的幼参50头,分别用6种饲料进行投喂,共进行56 d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幼参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且0.09%木聚糖酶添加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添加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木聚糖酶添加组幼参体壁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6%0.24%木聚糖酶添加组幼参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6%0.24%木聚糖酶添加组幼参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6%0.12%木聚糖酶添加组肠道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4%添加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幼参体腔液中溶菌酶、过氧化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均随木聚糖酶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06%0.12%木聚糖酶添加组肠道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24%添加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幼参体腔液中溶菌酶、过氧化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均随木聚糖酶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0.06%0.12%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可显著提高刺参生长、体成分、消化酶和体腔液酶活力,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折线回归分析得出,对平均体质量为(7.73±0.09)g的刺参,其饲料中木聚糖酶最适添加量为900 mg/kg。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1)
为探讨在饲料中添加混合益生菌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消化酶活力和体壁营养组成的影响,以体质量为(0.54±0.06)g幼参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投喂含益生菌(1×105cells/g梅奇酵母C14+1×105cells/g红酵母H26+1×107cells/g芽孢杆菌BC26)饲料(益生菌组)和基础饲料(对照组)后,幼参肠道异养细菌数量和弧菌数量,以及幼参生长、肠道消化酶活力和体壁营养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第4周和第8周时,益生菌组幼参肠道异养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幼参特定生长率和肠道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益生菌组幼参比对照组具有较高的体壁粗蛋白质及糖分含量(P<0.05);投喂含益生菌饲料的幼参肠道弧菌数量显著低于投喂基础饲料的幼参(P<0.05);饲养8周时,益生菌组幼参体壁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补充混合益生菌可促进幼参生长和消化酶活力,并影响其体壁营养组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1)
为探讨在饲料中添加混合益生菌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消化酶活力和体壁营养组成的影响,以体质量为(0.54±0.06)g幼参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投喂含益生菌(1×105cells/g梅奇酵母C14+1×105cells/g红酵母H26+1×107cells/g芽孢杆菌BC26)饲料(益生菌组)和基础饲料(对照组)后,幼参肠道异养细菌数量和弧菌数量,以及幼参生长、肠道消化酶活力和体壁营养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第4周和第8周时,益生菌组幼参肠道异养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组幼参特定生长率和肠道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益生菌组幼参比对照组具有较高的体壁粗蛋白质及糖分含量(P<0.05);投喂含益生菌饲料的幼参肠道弧菌数量显著低于投喂基础饲料的幼参(P<0.05);饲养8周时,益生菌组幼参体壁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补充混合益生菌可促进幼参生长和消化酶活力,并影响其体壁营养组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4)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红曲米对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幼鱼生长、体色及部分血液和肝胰脏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配制5种饲料,分别添加红曲米0(对照)、0.5、1.0、1.5、3.0 g/kg,选择初始体质量为(8.79±1.80)g的红白锦鲤幼鱼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投喂56 d后停喂含红曲米的饲料,采用不添加红曲米的基础饲料继续投喂14 d,养殖周期共70 d,在试验的第56天时取样检测生长、生化指标,分别在停喂红曲米饲料的第0、7、14天时取样检测体表色度指标。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红曲米能显著提高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效率(P<0.05),且显著降低试验鱼血糖含量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P<0.05);红曲米添加量为1.5 g/kg时,试验鱼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红曲米添加量过高(3.0 g/kg)时,试验鱼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不同水平的红曲米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1.0 g/kg红曲米的饲料能显著提高试验鱼体表a*值和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P<0.05),停喂红曲米饲料7、14 d后,1.0 g/kg组试验鱼体表a*值和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P<0.05),停喂红曲米饲料7、14 d后,1.0 g/kg组试验鱼体表a*值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红曲米能有效提高红白锦鲤幼鱼的生长性能,降低其血糖含量,改善体色,建议添加量为1.0 g/kg,可维持14 d。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1)
在6个90 L蓝色方形水槽中各放养22尾锦鲤Cyprinus carpio幼鱼,初始体质量为(7.31±0.12)g,在水温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先用添加虾青素(130 mg/kg)和螺旋藻(质量分数为12%)2组饲料饲喂21 d,再用没有添加虾青素和螺旋藻的基础饲料饲喂20 d,每个试验组设3个平行,研究了虾青素和螺旋藻对锦鲤各组织器官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以及在锦鲤各组织器官中的代谢途径。结果表明:投喂添加着色剂的饲料后,锦鲤各组织器官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投喂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类胡萝卜素在锦鲤各组织器官中的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皮肤>鳍>肝胰脏>眼>肌肉,皮肤和鱼鳍是锦鲤色素沉积的主要部位;锦鲤的眼、肌肉、肝胰脏中色素的沉积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显著,而锦鲤的背鳍、尾鳍和皮肤随饲养时间的延长变化较显著;停喂添加着色剂的饲料后,锦鲤各组织器官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停喂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以虾青素作为着色剂时,锦鲤体表类胡萝卜素含量于饲喂第9天开始显著升高;而以螺旋藻为着色剂时,锦鲤体表类胡萝卜素含量于饲喂第13天开始显著升高,锦鲤对虾青素的沉积速度比螺旋藻快。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2)
在水温为2433℃的条件下,选取初始体质量为(71.1±1.4)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300尾,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3个平行。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由地衣芽孢杆菌和低聚木糖配制的合生素,每次投饵量为鱼体质量的3.5%,养殖试验共进行92 d。结果表明:试验组草鱼平均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了20.9%(P<0.05),饵料系数比对照组降低了8.9%(P<0.05);试验组草鱼的肠道微生物中,大肠杆菌数量比对照组减少了9.4%(P<0.05),而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则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1.6%和7.7%(P<0.05);试验组草鱼的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8.8%、36.8%和19.8%(P<0.05),肝胰脏中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4.6%和21.3%(P<0.05),而淀粉酶活性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3)
为探讨混合益生菌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免疫反应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用添加梅奇酵母C14(浓度为1×10~5cells/g饲料)、红酵母H26(浓度为1×10~5cells/g饲料)和芽孢杆菌BC26(浓度为1×10~7cells/g饲料)的混合益生菌饲料,投喂体质量为(0.54 g±0.06 g)的幼参,记为益生菌组,并设只投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投喂4周和8周后,测定幼参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饲养4周时,益生菌组幼参体腔细胞吞噬活力和呼吸爆发,体腔液(CF)和体腔细胞裂解液(CLS)溶菌酶、酚氧化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养8周时,益生菌组除CF和CLS酚氧化酶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他免疫指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养4周时,益生菌组幼参CF、肠道和体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CF、CLS、肠道、呼吸树和体壁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肠道和呼吸树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养8周时,益生菌组幼参肠道、呼吸树和体壁SOD活力,所有组织CAT活力,CLS和肠道T-AOC,CF、肠道和呼吸树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补充混合益生菌可促进幼参免疫反应和影响其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1)
为临床诊断和防治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皮肤溃疡病,采用病理解剖方法对患病锦鲤进行临床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试验用患病锦鲤取自上海市朝阳锦鲤养殖场发病池塘,确定病鱼10尾(编号1~10),取每条病鱼的组织进行病理解剖、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表明:患病锦鲤体表溃疡病处的病灶组织出现严重淤血、炎性细胞浸润并聚集、肌束溶解和坏死等典型病理表现;体表溃疡病是由致病菌局部感染所致,并未全身性感染,10尾病料的脾组织均表现出血管扩张、管壁增厚、血管周围的实质组织凝固变性,伴有红细胞坏死和凝固变性区域内部分组织坏死等较为一致的病理特征,可以诊断为血液中有毒物质引起的脾组织病变,导致脾功能低下;肝胰组织和肾组织较脾组织病变相对较轻;肠、心、鳃、头肾组织等基本正常。研究表明,本病例全部样品均有不同程度的脾凝固变性、肝组织淤血、肾组织间质充血及其组织中血管扩张、管壁增厚的病理变化,这与体表溃疡病变无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1)
为临床诊断和防治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皮肤溃疡病,采用病理解剖方法对患病锦鲤进行临床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试验用患病锦鲤取自上海市朝阳锦鲤养殖场发病池塘,确定病鱼10尾(编号110),取每条病鱼的组织进行病理解剖、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表明:患病锦鲤体表溃疡病处的病灶组织出现严重淤血、炎性细胞浸润并聚集、肌束溶解和坏死等典型病理表现;体表溃疡病是由致病菌局部感染所致,并未全身性感染,10尾病料的脾组织均表现出血管扩张、管壁增厚、血管周围的实质组织凝固变性,伴有红细胞坏死和凝固变性区域内部分组织坏死等较为一致的病理特征,可以诊断为血液中有毒物质引起的脾组织病变,导致脾功能低下;肝胰组织和肾组织较脾组织病变相对较轻;肠、心、鳃、头肾组织等基本正常。研究表明,本病例全部样品均有不同程度的脾凝固变性、肝组织淤血、肾组织间质充血及其组织中血管扩张、管壁增厚的病理变化,这与体表溃疡病变无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4)
为研究浮萍Lemna minor对黄金锦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抗氧化和消化能力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52.99±1.95)g的黄金锦鲤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3%、6%、9%、13%、14%的浮萍,相应替代同等水平的菜粕,制成6组等氮(粗蛋白质为38.5%~38.6%)、等能(12.2 MJ/kg)的饲料,分别记为D1(对照)、D2、D3、D4、D5、D6饲料组,将540尾健康的黄金锦鲤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尾鱼,养殖时间为8周。结果表明:D6饲料组增重率(WGR)、蛋白质效率(PER)、特定生长率(SGR)和肥满度(C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添加水平为3%的饲料组(P<0.05),而其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上述两组(P<0.05);D6饲料组蛋白酶活力与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各饲料组间淀粉酶活力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D4与D6饲料组肝胰脏、脾脏、肾脏和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且D6饲料组丙二醛(MDA)活力显著最低(P<0.05)。研究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浮萍的添加水平在14%时,有利于黄金锦鲤的生长,并能提高鱼体抗氧化能力与消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4)
为进一步开发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肤色基因资源,采用Illumina PE1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体长为(28.34±3.12)cm的红白锦鲤的白色和红色皮肤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获得116.26 Gb Clean Date,并与Nr、GO、KEGG、KOG、Pfam、Swiss-Prot、eggNOG等7个数据库进行BLAST信息比对,共获得10 476个注释基因。结果表明:Nr数据库注释成功比例最高,为35.62%;通过功能、通路富集分析,差异基因富集在包括激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黏着斑通路在内的132个代谢途径;随机选取9个差异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发现,红白锦鲤皮肤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趋势与RNA-seq定量结果一致,表明转录组测序结果是可靠的。本研究中获得的转录组数据可为今后观赏鱼肤色关键基因开发及功能分析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4)
为研究浮萍Lemna minor对黄金锦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抗氧化和消化能力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52.99±1.95)g的黄金锦鲤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3%、6%、9%、13%、14%的浮萍,相应替代同等水平的菜粕,制成6组等氮(粗蛋白质为38.5%38.6%)、等能(12.2 MJ/kg)的饲料,分别记为D1(对照)、D2、D3、D4、D5、D6饲料组,将540尾健康的黄金锦鲤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尾鱼,养殖时间为8周。结果表明:D6饲料组增重率(WGR)、蛋白质效率(PER)、特定生长率(SGR)和肥满度(C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添加水平为3%的饲料组(P<0.05),而其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上述两组(P<0.05);D6饲料组蛋白酶活力与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各饲料组间淀粉酶活力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D4与D6饲料组肝胰脏、脾脏、肾脏和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且D6饲料组丙二醛(MDA)活力显著最低(P<0.05)。研究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浮萍的添加水平在14%时,有利于黄金锦鲤的生长,并能提高鱼体抗氧化能力与消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2,(4)
为进一步开发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肤色基因资源,采用Illumina PE1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体长为(28.34±3.12)cm的红白锦鲤的白色和红色皮肤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获得116.26 Gb Clean Date,并与Nr、GO、KEGG、KOG、Pfam、Swiss-Prot、eggNOG等7个数据库进行BLAST信息比对,共获得10 476个注释基因。结果表明:Nr数据库注释成功比例最高,为35.62%;通过功能、通路富集分析,差异基因富集在包括激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黏着斑通路在内的132个代谢途径;随机选取9个差异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发现,红白锦鲤皮肤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趋势与RNA-seq定量结果一致,表明转录组测序结果是可靠的。本研究中获得的转录组数据可为今后观赏鱼肤色关键基因开发及功能分析等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2,(4)
以锦鲤Cyprinus carpio皮肤(带鳞片)和尾鳍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作为锦鲤体色的衡量标准,研究了微生态制剂(投喂和泼洒)与着色剂对红色锦鲤幼鱼体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锦鲤皮肤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随饲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并在饲养的第8周达到最大值(38.69 mg/kg±8.64 mg/kg);投喂着色剂和微生态制剂的两组锦鲤皮肤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也随投喂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P<0.05),均在第6周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5.78±3.16)mg/kg和(53.91±4.49)mg/kg,在停止投喂着色剂和微生态制剂两周后,该两组锦鲤皮肤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所降低,分别为(44.05±4.78)mg/kg和(50.99±5.45)mg/kg;而只投喂微生态制剂的两个试验组和只泼洒微生态制剂的两个试验组锦鲤皮肤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饲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在试验的第8周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表现出相同的规律,且投喂微生态制剂的两个试验组在数值上要略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0.21±5.74)mg/kg和(39.74±4.96)mg/kg,而泼洒微生态制剂的两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含量相当,分别为(38.31±9.31)mg/kg和(38.34±6.78)mg/kg。这说明微生态制剂无论是作为饲料添加剂投喂或是水体泼洒使用对锦鲤体色的作用都是安全的,并且投喂微生态制剂虽然短时间内对锦鲤体色的影响不明显,但长时间投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增色的作用,不会因停止使用而发生褪色的现象。微生态制剂和着色剂对锦鲤尾鳍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2,(5)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对锦鲤Cyprinus carpio L.性腺脂肪酸组成、繁殖力和仔鱼成活率的影响,选择品种特征明显的3龄红白锦鲤雌雄亲鱼各300尾[雌鱼(2649.0±257.5)g,雄鱼(2349.0±283.9)g],分别投喂含有4种不同比例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复合益生菌饲料,即A组(枯草芽孢杆菌、丁酸梭菌、粪肠球菌菌数比例为1∶1∶1)、B组(1∶1∶5)、C组(2∶3∶3)、D组(4∶2∶3)、E组(对照组,不含复合益生菌),养殖周期为90 d。结果表明:各益生菌组雌鱼性腺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C_(18∶1n-9)、C_(18∶2n-6)及C_(18∶3n-3)等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组含量最高,且B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EPA、DH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益生菌组雌鱼性成熟系数、绝对繁殖力和体质量相对繁殖力均高于对照组,仅B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各组雄鱼性成熟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亲鱼配组后,各益生菌组雌鱼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各时期仔鱼的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复合益生菌饲料能显著促进锦鲤的性腺发育,增强雌鱼的繁殖性能和仔鱼成活率,其中枯草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粪肠球菌的比例为1∶1∶5(B组)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4)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添加剂组合对锦鲤Cyprinus carpio(初始体质量为195.88 g±0.98 g)生长和体色的影响,并与日本优质锦鲤商品饲料进行增重和增色效果对比,进行了增重和增色两部分试验,其中增重部分以三色锦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试验增重饲料与商品增重饲料对其生长的影响,增色部分以红白锦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试验对比饲料、试验增色饲料和商品增色饲料对其体色的影响,各组均设3个重复,试验周期为60 d,每隔15 d测定锦鲤的生长和体色指标。结果表明:添加L-肉碱、血球蛋白粉、螺旋藻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饲料对三色锦鲤的促生长效果与商品增色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试验饲料具有更低的饲料系数;添加虾青素、螺旋藻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试验饲料对红白锦鲤体色的增艳效果与商品增色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投喂两种试验增色料和商品增色料的锦鲤体表各部位对色素的沉积程度相似。研究表明,采用不同添加剂组合的两种试验饲料与日本优质锦鲤饲料的功效水平相当,能够分别满足对锦鲤快速增重和增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2)
为研究鲤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免疫效果,根据鲤HSP90 mRNA的基因序列(GenBank),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HSP90,并将pEGFP-C1-HSP90转染至鲤脑细胞(CCB)中,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显示,重组质粒pEGFP-C1-HSP90在CCB中成功表达;以不同免疫剂量的重组表达质粒与pIRESORF81联合免疫鲤,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免疫前后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注射重组质粒的血清中能够检测到KHV特异性抗体,其抗体水平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第三次免疫后两周,抗体水平达到最高;联合免疫与单独免疫核酸疫苗pIRES-ORF81相比,抗体水平明显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鲤HSP90作为锦鲤疱疹病毒的免疫佐剂具有一定的目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