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2)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表观遗传的现象较多,已有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非编码RNA调控、基因组印记、基因沉默、母体效应、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等。在集约化的水产养殖模式中,养殖密度提高,投喂过量等均会产生刺激鱼类生长的环境因素。已有文献报道,环境胁迫因素刺激可影响鱼类表观遗传修饰,但并未涉及遗传信息的变化,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解释为表型变化。本研究围绕环境胁迫因素对鱼类表观遗传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阐释环境因素与基因互作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6):557-560
表观遗传学是指基因组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的可遗传表型变化的现象.表观遗传可通过与低氧诱导因子(HIF)家族协同作用,以促使细胞适应低氧环境,从而参与到低氧应答的调控过程中.现就表观遗传学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与低氧应答进行综述:1)VHL与PDH3调控HIF稳定性;2)通过影响HIF-1α共激活复合物的活性、HRE位点的修饰、HIF结合位点或附近区域的染色质活性,阻止HIF与HRE位点结合;3)组蛋白脱甲基酶对低氧应答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4)低氧环境引起细胞内整体的组蛋白修饰程度和DNA甲基化水平改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及成年后的生活。该病的主要表现为社会沟通及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近年来,自闭症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目前认为自闭症的发病与环境因素、遗传和表观遗传学均有关系,环境因素如交通污染等可通过神经毒性作用、影响个体遗传或表观遗传的方式引起自闭症,因此交通污染与自闭症的关系已逐渐成为热点研究方向。本文就交通污染与自闭症的关系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尤其是交通污染引起的神经损伤、自闭症相关遗传改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以期为自闭症病因及机制研究提供帮助,并对自闭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3):290-296
表观遗传学修饰是指在DNA序列未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的变化,主要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s、染色质修饰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最常见的骨组织疾病,其特征是骨强度下降和微细结构破坏,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增加,通常是由于新骨形成不足以补偿过度的骨吸收。目前认为表观遗传学调控在OP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意义。表观遗传学修饰广泛参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化及成骨-骨细胞转变过程中重要基因表达的调控及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交互作用。针对表观遗传学机制的药物初步显示了在OP治疗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7):90-96
表观遗传修饰是指不改变DNA序列的、可遗传的对碱基和组蛋白的化学修饰,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以及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修饰是更高层次的基因表达调控手段。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参与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印记、转座子沉默、X染色体失活以及癌症发生等重要生物学过程。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进步,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的研究广泛兴起,多个物种全基因组甲基化图谱被破译,全局水平对DNA甲基化的研究不仅利于在宏观层面上了解DNA甲基化的特性与规律,同时也为深入分析DNA甲基化的生物学功能与调控奠定了基础。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综述DNA甲基化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模式、规律以及和基因转录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
<正>表观遗传学是指在基因表达水平发生的可遗传的、无DNA序列变化的改变。其主要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调控,这些因素均可调控基因的转录。其中,DNA甲基化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调控机制,它在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及基因组印记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DNA甲基化是一项由多种酶参与的复杂分子机制,主要发生在CpG岛区域,是指S-腺苷甲硫氨酸上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
体色是影响鱼价格和价值的重要因子之一,影响鱼类体色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系统、营养素以及养殖环境等。文章就鱼类体色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作以简述。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低温是影响贝类生长和存活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研究贝类的低温耐受能力和抗寒机制对贝类养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贝类响应低温胁迫的研究结果,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低温胁迫对贝类生理生化的影响,包括低温条件下贝类能量收支、体成和酶活力的变化;冷应答基因对低温的响应,包括冷休克蛋白基因、热休克蛋白基因及抗氧化酶基因低温条件下的表达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贝类应对低温环境的预防和调控措施,并对今后贝类抗寒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实践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3)
低温是影响贝类生长和存活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研究贝类的低温耐受能力和抗寒机制对贝类养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贝类响应低温胁迫的研究结果,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低温胁迫对贝类生理生化的影响,包括低温条件下贝类能量收支、体成和酶活力的变化;冷应答基因对低温的响应,包括冷休克蛋白基因、热休克蛋白基因及抗氧化酶基因低温条件下的表达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贝类应对低温环境的预防和调控措施,并对今后贝类抗寒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实践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1)
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较为复杂,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更新,对鱼类性别决定及分化相关基因的鉴定和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p H、低氧、水压等均能影响大多数鱼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过程。本研究中,阐述了鱼类遗传型性别决定(GSD)和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TSD)方式,并对TSD与遗传型性别加温度影响(GSD+TE)性别决定机制下,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在雌雄异型中的表达及结合温度诱导性逆转进行概述,分析了温度对鱼类性别比例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应加强对性别决定基因的鉴定、解析和基因功能研究,为科学制定鱼类繁殖计划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